經歷了戰爭的殘酷,才會懂得和平“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體會過民族危亡的切膚之痛,就會深刻理解國家強大對於普通百姓的重要意義。在一個紀念勝利的年代反思苦難,警示如此深刻。南京之殤,殤自國力衰微,殤自一盤散沙。南京之祭,既為生命之消逝舉國致哀,也為人類和平警鐘長鳴。從南京到奧斯維辛,從中國到世界,戰爭浩劫讓人類付出了太多代價。烽煙盡處,一束象征和平的紫金花,凝聚著對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和平年代,中國人民將與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共同捍衛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果實,攜手開創和平發展、共同繁榮的美好時代。
13日上午,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與此同時,全國多地也同步舉行悼念活動...【詳細】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詳細】
“國行公祭,法立典章。鑄茲寶鼎,祀我國殤。”南京的歷史,人類的記憶。從“恐怖之城”到“和平之城”,南京的命運變遷足証和平是何等珍貴...【詳細】
人民日報 | 2016-12-13 21:58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據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報道)…
來源:新華網 | 2017-12-13 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