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化水網縱橫,漁業發達,是江蘇著名的“魚米之鄉”。當地以淡水魚、大閘蟹為主的水產品年產量超30萬噸,連續34年位居江蘇省內陸漁業縣級之首,漁業經濟年產值達260多億元。
興化的“一條魚”,不僅富了養殖業,興了加工業,也帶動了旅游業發展,成了江蘇農特產“接二連三”融合發展的縮影。
以前,迎峰度夏對江蘇而言年年都不輕鬆﹔而今年,蘇南各地卻沒有再聽到“拉閘限電”的消息。是誰解了江南用電大戶之渴?
南通如東縣海上環港風電場,155台風力發電機迎風矗立,葉片晝夜旋轉,一台風機平均每天發電1.2萬度。
“看看我這菊苗,長得咋樣?”7月18日一早,許鵬正在自家菊花大棚裡忙活,遠遠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進來,連忙高聲搭腔。
44歲的許鵬,家住江蘇東海縣山左口鎮,種菊已有十多個年頭,但種植專事出口的白菊還是頭一年。來人是中國農科院東海農業綜合試驗站的“90后”專家姚紅,她經常活躍在田間地頭,是當地花農信賴的“老朋友”。
今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宏偉藍圖十周年。十年來,江蘇省地區生產總值連跨6個萬億元級台階,總量居全國第二,13個設區市全部躋身全國百強,擁有5座萬億城、21個千億縣、10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此外,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7萬元,環境空氣質量連續3年達到二級標准,全省社會文明程度指數保持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