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首先請吳主任與各位網友打個招呼!
嘉賓吳沛良 各位網友大家好,很高興做客人民網江蘇演播廳。
主持人 好的,吳主任,能不能首先給我們大概簡單介紹一下江蘇省農業發展的情況和相關特點?
嘉賓吳沛良 好的,江蘇的農業,我們江蘇不僅僅是經濟大省,也是農業大省。江蘇在經濟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當中,始終把農業發展放在四化建設的基礎地位,以農業現代化建設為總抓手,來推進農業增收。我們江蘇的農業,江蘇的農業現代化的特點概括起來有三個方面,一個就是我們糧食總產在全國保持領先位置,我們江蘇的耕地面積在全國第十位,我們糧食總產去年684.6億斤在全國第五位,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今年的糧食生產比十年之前增加了190億斤的糧食 產量,為國家的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糧食不但自給還有余﹔第二個特點我們江蘇土地產值率高,我們大力發展高效實施農業在鎮江農民收入當中高效實施農業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農民收入十連快在全國來講僅次於浙江,佔全國第二位﹔第三個特點,我們農村改革創新在全國處於領先的位置,我們農村改革創新幾個方面的特點,一個是農民的合作組織,組織化程度提高,農民合作組織化的數量以及參加農民合作組織化的社員比重在全國第一﹔第二個我們農業土地規模經營佔到了全省的67%,也是在全國領先水平,另外,我們信息農業經營主體,家庭農場、種田大戶,這種參與化的合作組織、農業經營主體在全國領先水平,我們家庭農場現在一點二萬,標准化的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六千多家,國家農業龍頭企業在全國第二位,61家,農業龍頭企業在總體上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推進農業產業化發揮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主要這幾個特點,所以江蘇的現代農業水平在全國是領先的。農業部和我們江蘇省政府合作共建共同推進農業現代化唯一的省份。
主持人 吳主任,中央將糧食問題放在經濟任務首位,江蘇作為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如何保障糧食安全?
嘉賓吳沛良 江蘇是沿海經濟發達省份,也是農業和糧食生產大省。一方面發展經濟抓錢袋子,另一方面,我們始終把米袋子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任務。我們十年增產糧食一百九十多億斤,糧食自給率達到 104%,也就是說糧食自給有余,我們保糧食生產主要採取有這幾個方面的措施,一是保耕地穩定面積。因為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我們節約用地,我們堅守陣地,保護了紅線,不僅保証了數量,而且也保証了耕地的質量,所以我們始終面積穩定﹔第二個主要是抓科技攻單產,全省面積主要穩定在八千萬畝左右,但是我們的單產在不斷的提高,因為我們的單產主要是靠科技,靠人才支撐,這一方面我們農業上面有三項工程: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行工程,同時我們加強農村實用技術的培訓和擴建,所以我們糧食的單產處於全國的領先水平﹔第三個特點,我們加大政策的扶持,一方面我們國家的政策四項補貼的政策,不折不扣的落實到基層和農戶,另一方面,我們省財政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的力度,省財政對農業的責任,一個是基本建設,對農業生產條件的投入,另外對農業項目的支持不斷的增加﹔第四個特點,轉變生產方式,提高生產效益。通過糧棉油高產增效創建、商品化集中育秧、病虫害統防統治等服務方式的轉變,大力培育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化服務組織等新型主體,發展不同形式的規模經營。去年創建高產增效創建萬畝示范片一千多個,水稻集中育秧比重提高到三分之一以上,統防統治覆蓋率50%以上,糧棉油專業化服務組織達到6000多個,統防統治百分之50以上,這樣大量的節省了農民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益,今年我們糧食生產數量要超去年穩定在680億斤以上, 我們還要挖掘糧食生產的 ,我們糧食單產已經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再上高產難度很大,但是也有解決的辦法,我們分析主要抓三個方面:一穩、二擴、三提高。“一穩”,穩定面積是基礎,糧食總面積穩定在8000萬畝左右,其中水稻面積穩定在3300萬畝左右。“二擴”,就是擴大旱改水、擴大機插秧,旱改水是提高產量最重要的方面,像玉米改水稻,旱作物改水稻可以每畝提高四百斤,另外擴大機插秧又可以每畝提高1-2百斤的產量。“三提高”,就是提高糧食生產的質量、提高糧食生產的效益、提高經營的規模,通過經營方式的轉變來提高我們糧食綜合生產的能力。
人民日報社江蘇分社社長賀廣華(左)介紹報網融合發展情況
人民網江蘇視窗總編輯汪崢嶸(左)介紹網站採編平台
吳沛良在人民網(江蘇)演播室接受專訪
用微信"掃一掃"左邊二維碼即可把該訪談內容分享給你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出品人: 汪崢嶸
監 制: 吳紀攀
策 劃: 馮 俊
採 編: 姚媛、顧姝姝
錄 制: 韓振
統 籌: 楊靜
設 計: 朱曉花 杜凌燕
聯 絡: 盛丹丹
T E L: 025--85582815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4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