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財政微增長,背后是惠及企業讓利於民

2020年01月08日08:55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北京財政微增長,背后是惠及企業讓利於民

  北京財政微增長,是以財政增速的“退”換取社會和企業減負的“進”,以財政微長贏得社會和企業“獲得感”的增加。

  又到盤點過去一年“家底”的時候。新京報記者近日從北京市財政局了解到,2019年北京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817.1億元,增長0.5%,完成了調整后的年度預期目標。

  0.5%的增速單就絕對值看,確實不算高。可作對比的是,2018年北京財政收入增速為6.5%。但增速只是衡量一地財政收入狀況的指標之一。從結果看,這個增速,依然保証完成了調整后的年度預期目標,已經殊為不易。

  要知道,當前國內外經濟環境都在發生變化,北京也在進行產業結構優化,同時還要落實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財政收入增長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

  較之於籠統地看財政增速,北京2019年財政表現更值得關注的一個數據是——預計全年新增減稅降費約1800億元。而2018年的這個數字為400億。也就是說,較之上一年,2019年北京的減稅降費規模擴大了1400億元。

  這是個什麼概念——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累計新增減稅降費超過2萬億元,北京差不多佔了全國減稅降費規模的十分之一,而其GDP總量佔全國僅有3.3%左右。就此而言,北京的減稅降費力度是遠超全國平均水平的。

  很明顯,在高質量發展的背景下,北京直接為企業和社會“減負”,體現了一種“共度時艱”的財政政策導向。具體看,就是以財政增速的“退”換取社會和企業減負的“進”,以財政微長贏得社會和企業“獲得感”的增加。

  尤其是對實體經濟而言,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為企業尤其是小微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大禮包”。

  比如,北京將免征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月銷售額標准,由3萬元提高到10萬元﹔擴大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小型微利企業范圍,將企業所得稅減半征收限額由100萬元提高到300萬元﹔按50%最高幅度頂格減征小規模納稅人城市維護建設稅、房產稅等“六稅兩費”,惠及北京100余萬戶納稅人……

  如此一方面不折不扣地落實中央減稅降費政策,另一方面在地方權限范圍內頂格實施“六稅兩費”減免政策,實際就是因地制宜地最大限度減輕實體經濟的發展壓力,讓相關企業能夠輕裝上陣。這種減負,雖然暫時影響了財政的增長速度,實際卻是為營造更優營商環境,為財政的可持續增長奠定堅實基礎。

  需要提及的是,當前北京財政增速的放緩,也是北京主動優化經濟結構的結果。眾所周知,目前北京正在進行城市功能轉換,一些落后、污染產能逐步被轉移、淘汰,取而代之的是諸如高精尖等現代優勢產業的崛起,而與之相對應的是財政收入質量的大大提升。

  說到底,在經濟新常態下,衡量一個地方的財政收入狀況,賬面上的收益只是觀察指標之一,除了看收了多少、增速幾何,更要看減了多少,質量如何——既包括為企業和社會“減負”,也涵蓋財政結構的變化。

  這種轉變,更能夠體現經濟發展質量和社會“獲得感”。就此而言,2019年北京財政微增長,其“含金量”不容低估。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