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關注無車家庭,政策精細化更趨公平

2020年01月13日08:31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搖號關注無車家庭,政策精細化更趨公平

  政策足夠精細化,才能更加體現人性化、公平化。

  最近,在北京兩會政務咨詢會上,很多代表、委員們都關注到了機動車搖號的問題。對此,北京市交通委新聞發言人容軍表示,下一步,搖號措施將關注無車家庭,而且更關注家庭成員數更多的家庭,讓小客車指標的配置更加精准。

  搖號政策優先考慮無車家庭,這一呼聲並非最近才有。早在2012年,廣州就有政協委員建議,搖號應優先照顧無車但又有購車需求的家庭。2017年,杭州兩會上,政協委員洪明進一步提出了增設“無車家庭搖號單列”的想法,建議從該市現有年度增量指標數中切出五千到一萬個,單獨用於無車家庭的搖號。

  在道路資源有限的前提下,甚至在空間資源(如車位)都日益緊張的語境裡,再加上環保生活、綠色出行的新需求,無論是在使用端的限行,還是在擁有端的搖號,訴求其實都隻有一個:為了更美好的公共生活環境。

  從現實需求上講,無車的個人,是一個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而無車家庭背后,往往是兩個人、三個人甚至更多人的需求懸空。將車牌資源優先分配給無車家庭,就意味著同時滿足了多人的出行需求,更利於實現整體上的調控效率。

  此外,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隱性需求是,什麼樣的人最需要私家車?對於年輕的上班族來說,實惠、便捷的公交地鐵往往是常見選擇,但是一旦家中有了嬰兒或者行動不便的老人,對私家車的客觀需求就會更加強烈。優先滿足這樣的家庭,也是在釋放政策溫情的一面。

  其實,類似的傾向性考慮,在現有搖號政策裡已經存在。如在《北京市小客車數量調控暫行規定》的實施細則中,就要求累計參加搖號7次至12次未中簽的,中簽率自動升為當期基准中簽率的2倍﹔累計參加搖號13次至18次未中簽的,中簽率自動升為當期基准中簽率的3倍,以此類推。

  而兩大生活剛需中,除了車,還有房。目前,許多城市都有購房搖號政策,不少城市都有對“無房家庭”的適度傾斜。如在杭州,開發商一般都會劃出20%∼40%的房源優先讓無房家庭搖號。

  在抽簽概率絕對公平的數學倫理裡,為什麼還要有這種“額外照顧”呢?因為概率是概率,現實是現實,具體情境中的需求總有個輕重緩急。隻有政策足夠精細化,才能更加體現人性化、公平化。(樊成)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