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地陷事故:該給城市道路來一場全面體檢

2020年01月15日08:41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西寧地陷事故:該給城市道路來一場全面體檢

  對城市道路進行定期體檢,當成為城市建設標配。

  1月13日,青海西寧南大街發生路面坍塌,一輛公交車陷入其中,截至昨晚10:00左右,事故已造成9人遇難,仍有1人失聯。目前救援仍在進行中,事故原因正在同步調查。

  城市道路毫無預警地張開血盆大口,將活潑潑的生命“吞噬”其中,這種無妄之災,讓人心痛。在這起災禍中,包括退役武警孫萬紅和黃衣少年在內的市民挺身而出,帶給人們許多感動。但是,我們或許更應反思:這樣的事故何以一再發生?

  截至2018年,中國城鎮化率已接近60%,城鎮化進入“下半場”。此前已經建成的城市道路,眼下正在建設或者即將開建的道路,都需要以結實的骨骼讓人踏實地行走在上面。那麼,給城市道路進行體檢,或者為未來的體檢提供完善的條件,或許就該成為一項基本要求。

  比如在日本,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東京、名古屋等城市也頻發塌陷事故。1990年,日本在全球率先使用雷達探測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進行地下空洞調查,對一些有風險的空洞進行了工程填補,完工后又建立了定期探測巡查制度,極大解決了城市道路塌陷的問題。這種“定期探測巡查制度”值得借鑒。

  實際上,對城市進行體檢,我國已有相關動議。去年3月份,住建部啟動首批“城市體檢”試點,長沙、廣州、南京等11個城市組成“第一試點方陣”。根據相關要求,城市要建立長效機制,結合信息系統和管理機制建立,逐步形成“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城市體檢長效機制。而要體檢的八個方面之一,就是城市的“安全韌性”。

  揆諸一些城市的實施方案可以發現,城市道路、地下管網、區域開發強度等都是體檢重點。考慮到城市道路的安全性既涉及地面韌性,也涉及地下管網的好壞,所以城市道路在體檢過程中,尤其需要重視這兩方面。

  事實上,就在這次地面塌陷事故中,相關畫面就顯示,在塌陷的“地洞”中,就有大量的管道破裂,這是因塌陷而致,還是塌陷的某種成因?如果是后者,此前有定期“體檢”的話,或許可以避免此次悲劇。

  盡管,住建部首批體檢試點的城市隻有11個,也並不包括西寧,但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定期體檢,應當成為每一座城市的共識。而相關體檢標准,隨著這一工作在更多城市鋪開,國家層面也宜有更全面的細則,供地方城市參考使用。

  其實,即便是在一些未被列入首批試點的城市,有的已經開始自覺進行體檢。比如,2017年,河北滄州就對該市69條道路做了一次全面體檢,涉及道路的路況、排水、照明等市政設施,同時對檢查發現的道路網裂、便道磚缺失、檢查井沉陷、路燈配電設施故障等問題進行了全面整治。而在北京,“一年一體檢、五年一評估”的城市體檢要求也早已寫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對城市進行體檢已成為首都建設的一項標准操作。

  頻繁發生的道路塌陷,提醒對城市道路進行定期體檢,不能再等了。隻有腳下的道路足夠堅實,走在上面我們心裡才能踏實。我們總不能每次都等到城市道路塌陷后,才想起來補救,才被動地去善后。對城市道路體檢應當成為城市化的標配。

  當然,由於城市道路體檢可能涉及復雜的路況與地下空間,這也需要城市治理者充分利用智慧城市手段,綜合利用AI、大數據等技術進行探測,從而為精准化綜合施策提供依據。(王言虎)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