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談"超前閱讀":對兒童未必有益

2020年01月28日07:1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兒童超前閱讀需謹慎(金台論道)

  “該不該讓小學生讀《紅樓夢》?”近日圍繞這一問題的探討引起廣泛關注。在許多人心目中,《紅樓夢》是代表中國古代文學最高成就的杰作,讀這樣的好書當然有益,還用探討該不該讀嗎?

  但即便是好書也要在恰當的時候讀,才能真正受益。超前閱讀對少年兒童未必有益,還會影響閱讀習慣的培養。許多名著隻適合成年人閱讀,而不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特別是從傳統社會流傳下來的名著,固然有其地位和價值,但隻有具備一定知識儲備和社會閱歷的成年人才有可能鑒別其中的糟粕,理解其深刻內涵。正如清代學者張潮所說:“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台上玩月。皆以閱歷之淺深,為所得之淺深耳。”不僅僅是中國的傳統名著存在這樣的問題,就是西方的童話故事類的名著也一樣。拿廣為人知的《格林童話》為例,其中許多篇章主題之黑暗、內容之殘酷,即便成年人看了也會感到脊背發涼,今天孩子們通常讀到的《格林童話》是經過刪改后的文本。在不同年紀讀不同的書,是有道理的。

  當前全民閱讀日益深入人心,家長和學校越來越重視孩子的閱讀,但隨之也出現了一些不良傾向:不顧兒童身心發育階段的超前閱讀,單純追求數量的過度閱讀,缺乏選擇鑒別的跟風閱讀,就是其中較為突出的。后兩種不良閱讀傾向暫且不論,超前閱讀的危害似乎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

  有家長和老師認為,既然這些名著已被列入推薦閱讀書目,那就說明是可以放心給孩子看的﹔而且在中高考時,相關文學作品是必考題,家長和老師就急於讓孩子們早早閱讀。一位家長曾說:“小學階段不把這些名著全讀完,到了初高中,哪還有時間讀?”本著功利化的心態把名著硬塞給孩子,孩子們輕則讀不懂、讀不進去,重則對閱讀產生厭惡情緒。雖然很多名著也有縮寫本、彩繪本等以少年兒童為讀者對象的版本,但畢竟名著類圖書的背景離今天的生活太遠了,小朋友們又不具備相關知識,硬著頭皮讀恐怕也收獲不大。

  對少年兒童來說,充滿童心童趣、貼近生活、清新優美的文學作品應該成為閱讀的主力。相反,古典名著類圖書應推遲到較高年級再讀。應當提醒家長和教師,兒童年齡越小,閱讀分級就要越細,對內容的把關就越要嚴格。隻有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知識面、理解力、社會閱歷不斷提升,對圖書的選擇面才可相應擴展。超前閱讀既無必要,更需謹慎。(肖岩)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