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願捐數萬商鋪做病房,民間善舉需積極回應

2020年02月06日08:38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業主願捐數萬商鋪做病房,民間善舉需積極回應

  2月4日,網絡流傳一張疫情防控線索征集圖稱,武漢漢口北批發城業主願將幾萬間水電全通的空置商鋪捐出,改建成臨時醫院或隔離區,為武漢解難。新京報記者聯系到當事業主,她表示漢口北商鋪業主群裡的業主們大部分都願意把自己門面拿出來,無償被征用,並希望盡快有人聯系她把這件事辦妥,為武漢解難。

  大疫面前更見國民責任與擔當。遠在江蘇的酒店老板尹玲,也正在對自家的賓館進行“大手術”,扒了容易沾細菌的地毯,把酒店改造成了臨時隔離點。丈夫起初擔心以后顧客心理上會有陰影,但她表示:“哪怕這次做完酒店不開了,我肯定要接!”

  自願將空置商鋪、賓館用於疫情防治,無疑是民間抗疫熱情迸發的縮影,這不僅僅是擔當精神的凸顯,更是共同阻擊疫情的個體自覺。而這份善意顯然該被珍視,而不是被揮霍。

  就眼下看,這些資源也應了疫情防控之需:拿武漢來說,就在湖北省明確對所有疑似病例集中隔離后,武漢已在將會展中心、體育場館改建成大空間、多床位“方艙醫院”,用於統一集中收治確診后的輕症患者,這是對公共資源的有效利用。但也要看到,跟短時需求量比,現有的隔離場所供給仍顯不足——畢竟,當地對隔離場地的社會需求已被疫情調至“峰值”。

  但在資源緊缺的背景下,對民間資源合理利用,也是對抗疫資源體系的補充。據了解,漢口北批發城的空置商鋪,水電全通、空間充足、設施齊全,稍加隔斷,即可成為臨時醫院和隔離區。一眾業主主動捐出空置商鋪用於建設隔離病房,源於為社會分憂的擔當意識,也是結合實際做出的理性選擇。若這些商鋪確能如其所願用於防疫抗疫,那也善莫大焉。

  民有所願,政有所應。對這些業主的抗疫熱情,政府層面也不妨用政策善意加以呼應:可從防疫抗疫角度出發,結合所在區域疫情分布情況、醫療資源分布情況以及抗疫工作整體需求等予以研判。如果符合條件,那或許可以用來解燃眉之需,就算不具備改建“方艙醫院”的基礎,或許也能為社區防疫提供觀察、檢測、診療的場所和環境。

  在妥善利用他們自覺“捐”出的資源之余,也可以在政策框架下予以回饋——通過政策購買社會化服務或社會資源的方式,給予必要的回報,用善意回饋善意。

  說到底,相信民間的力量、回應民眾的善意,本也是凝聚抗疫力量的過程。無論是捐出商鋪的業主,還是扒了自家地毯的賓館老板,都展現了可貴的責任意識,也足以窺見民眾眾志成城的決心。

  在抗疫形勢嚴峻的當下,決勝“戰疫”也需要凝聚全社會力量,去綜合各方力量、各種資源進行高效配置,其中包括善待那種捐錢捐物的善舉。到頭來,將這些資源用在“刀刃”上,就是朝向“力往抗疫一處使”的有益之舉。(許朝軍)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