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租降費增貸,北京“十六條”為中小微企業雪中送炭

2020年02月06日15:55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減租降費增貸,北京“十六條”為中小微企業雪中送炭

從2月5日起,北京迎來一場大范圍降雪,紛飛的大雪下了一天一夜。而北京市政府5日出台的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的16條措施,對那些面臨著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難的中小微企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北京打出減租降費增貸等“組合拳”,顯然意在幫助企業共渡難關。

病毒雖無情,政策有溫度。綜觀之,北京“十六條”不僅是對此前全市疫情防控阻擊戰十九條措施的落實,並且是針對幫扶中小微企業的“靶向施策”:如減租降費的財政舉措、增加信貸投放的金融舉措、更加豐富的公共服務等內容。其中一個重要特點是相關政策做得更細、更注重平衡,注重尊重市場規律,強化了政府在經濟防疫阻擊戰中以提供公共服務為主的責任。

首先,通過停征部分事業性收費和減免房租,為中小企業實實在在減輕負擔。北京“16條”措施中明確了,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中小微企業停征特種設備檢驗費、污水處理費、佔道費﹔國企房產承租企業符合條件者免收2月房租或減免50%房租﹔對保障民生的早餐、菜店、便利店等,給予70%租金支持等。

疫情當前,政府、國企向中小企業主動讓利,政府率先“過緊日子”,與企業共擔風險,不僅是最實在的幫助,也有助於在經濟社會形成政府與企業、企業間相互助推的良性互動。

其次,更加注重厘清政府與市場邊界,有效避免了政府請客、企業買單等問題。以金融支持為例,北京“十六條”在鼓勵金融機構增加信貸投放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等的同時,明確對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給予貸款貼息支持。

毋庸置疑,疫情期中小企業的風險是現實存在的,必然導致企業融資成本上升,這是金融體系風險防控的必然結果,隻有這樣才能有助於管控市場風險。此時若政府“用力過猛”,用行政命令強行壓低融資成本,有可能進一步加劇市場資源的錯配和風險升水。

北京“十六條”在出台加大金融支持的力度時,有效擺正了責任主體的位置,政府通過貼息支持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無疑不僅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也避免了市場價格扭曲及由此帶來的資源錯配風險,體現出了政府對公共服務責任的擔當。

再次,強調政府通過加大向中小企業購買產品和服務的形式,對疫情中企業進行支持。北京“十六條”明確要求全市預算單位在滿足機構自身運轉和提供公共服務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傾斜力度,進一步提高面向中小微企業採購的金額和比例。

顯然,通過加大向企業購買公共服務,本身就是用市場化手段對疫情期企業的支持,而且這種支持基本屬於有利無害的舉措,值得支持和推廣。

在當下的困難時刻,政府既不能“置之不理”,也不可“大包大攬”,而需要找准平衡,尤其要給足市場呼吸空間。不難看到,北京“十六條”在金融支持、財稅支持和企業生產運營服務保障等方面,大都更好地通過為企業提供公共服務,營造良好宜商環境來推動金融的支持,有效地將經濟防疫阻擊戰與基於放管服的行政體制改革聯系起來,這無疑有助於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有效發揮。

如果說,蘇“十條”拉開了各地經濟防疫阻擊戰的序曲,那麼北京在已出台19條防控疫情幫扶企業舉措的基礎上再出台“十六條”,則預示著各地的經濟防疫戰正在從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益型轉型,企業生存發展權正在得到越來越有效的重視和捍衛。當下處於與疫情作戰的關鍵期,可以預見,用高質量經濟發展去助力防疫阻擊戰,不僅將為疫情防控提供事半功倍的成效,而且將有助於促進政府公共服務職能的轉型,推動公共服務型政府建設。(劉曉忠)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