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場所體溫檢測互認,也是高效抗疫良策

2020年02月12日08:53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公共場所體溫檢測互認,也是高效抗疫良策

  據報道,2月18日后,隨著通勤及返京客流增加,交通樞紐客流量將逐漸恢復至日均約60萬人次的常態化水平。為加快樞紐站大客流通勤效率,減少人員聚集,北京四惠、東直門等八大交通樞紐啟動與地鐵站測溫互認機制,實現乘客快進快出。

  目前來看,體溫檢測已成各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車站、機場、商超進出口等公共場所。但隨著復產復工,地鐵、交通樞紐等地客流恢復常態,如何實現乘客通行效率、體溫檢測兩不誤,就需更多考量。

  北京有關方面啟動交通樞紐與地鐵站測溫互認的機制,是立足交通樞紐客流量較大的現實作出的務實之舉,也體現了要“信息互聯”要效率提升的思路。

  以北京為例,早晚高峰地鐵和各大交通樞紐的客流量驚人,如果一位乘客在途中要面臨多次測溫,對通勤效率的影響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短期內的多次檢測,實屬“無效檢測”,反而還會增加檢測人員與乘客、乘客與乘客間近距離接觸、聚集的效果,無形中加大感染風險。所以,在保証不漏檢的前提下,在某個區域和范圍內實現體溫檢測結果互認,有著諸多好處和現實意義。

  不僅如此,在公共場所測量體溫已成普遍抗疫手段的前提下,已有醫療專家指出,在短時間內頻繁使用同一個體溫測量儀器測量多人的體溫,存在病毒交叉傳染的可能性。這就意味著,我們不但要做好儀器的消毒工作,更要盡量減少重復檢測,這就更加凸顯了在一些地方實現體溫檢測結果互認的必要性。

  在測溫方面,北京配備專業級醫療測溫設備,在此基礎上又啟動測溫互認體制,對於實現“測溫不停留”的目標大有助益。

  非常時期需要非常舉措,全民體溫檢測或將持續一段時間,如何實現既不漏檢又不重復檢查,如何實現抗擊疫情和保持常態生活節奏兩不誤,需各地各級部門因地制宜,拿出更多類似於“公共場所體溫檢測互認”這樣科學有效的辦法來。(苑廣闊)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