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傳統紡織變身“高大上”

本報記者 趙永新

2020年02月17日07: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傳統紡織變身“高大上”(創新故事)

《人民日報》 2020年02月17日 19 版 版面截圖

原題:從無名小卒到全球專家,盛虹集團咬定創新不放鬆

傳統紡織變身“高大上”(創新故事)

一手抓抗擊疫情,一手抓恢復生產,位於江蘇省蘇州市盛澤鎮的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虹集團”)按時復工。無人值守、高速運轉的流水線,白亮如雪、細若蠶絲、韌比鋼絲的纖維盤,靈活自如、精確抓取的機器人……車間裡的所見所聞,完全顛覆了記者對紡織這個傳統行業的印象。

“隻要有高科技支撐,傳統行業同樣可以變得高大上、白富美。”在印染紡織業摸爬滾打了20多年的盛虹集團董事長繆漢根笑著說。

此言不虛。持續不斷的技術創新,不僅為盛虹集團贏得了“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榮譽,更為企業帶來了強大的行業競爭力和經濟實力。在不久前發布的2019“中國企業500強”榜單上,盛虹集團位列第132位,十年間排名躍升361位。

“不搞重復建設、不做常規產品、不採用常規生產技術”——這是2003年盛虹集團由印染進軍化纖行業時,繆漢根制定的發展思路。

當時,國內同行生產的超細纖維規格以0.5dpf(1萬米重量0.5克)為主,而一家日本企業率先將超細纖維單絲細度做到了0.3dpf,並自信地宣稱:這是世界上工業化紡絲的極限。

“要做就要比別人做得更好,走差異化發展之路。”涉足化纖行業不久的盛虹集團毅然出資7億元,在歐洲成立研發中心,並聯合清華大學、東華大學專家攻關。

“當時我們把印染業務賺的錢預研化纖新產品,很多人不理解。”繆漢根笑著說。在他的激勵下,企業研發人員頂住壓力潛心攻關。歷時兩年多、經過無數次失敗后,盛虹集團把超細纖維單絲細度做到了0.15dpf,震驚業界。與此同時,研發人員在設備、工藝上同步研發,0.15dpf超細纖維單絲很快實現量產,並迅速進入了國內外市場。如今,盛虹的超細纖維年產量,已超過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的總和,位居全球第一。

“這極大提升了我們的創新自信。”盛虹化纖副總工程師邊樹昌告訴記者,自此,盛虹集團確立了科技創新、錯位發展的打法。從世界領先的專業PTT(一種聚酯類新型纖維)記憶纖維生產線,到國內領先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年產3萬噸PTT聚合裝置……市場缺什麼,盛虹集團就研發什麼產品﹔行業趨勢向哪兒走,盛虹就搶先一步做預研。目前,盛虹集團纖維產品的差別化率達到85%,被國際同行譽為“全球超細纖維專家”“全球差別化纖維專家”。

近年來,盛虹集團先后成立了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江蘇(盛虹)紡織新材料研究院、國家級紡織品檢測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創新平台,搭建了支撐創新的“研發大腦”。從紡織業前沿技術追蹤到生產線設備更新,這個“大腦”覆蓋了產業全鏈條、多環節的研發。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2019年6月,由盛虹集團牽頭組建、10多個單位參與的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獲得工信部批復。這是全國第十三個、江蘇省首個國家級創新中心,也是全國第一家由民營企業牽頭建設的國家級創新中心。

“我們之所以牽頭組建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就是想和國內同行聯合起來搞研發,破解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共性難題。”繆漢根告訴記者,雖然我國是化纖制造業生產大國、總體規模已位居全球首位,但先進功能纖維仍是我國化纖工業的薄弱環節,還存在自主創新能力較弱、規模化比例偏低、產品同質化等問題,亟待繼續向高端化邁進。“作為紡織行業的龍頭企業,盛虹集團有這個義務,帶領大家一起把這個行業做上去。” 繆漢根說。

《人民日報》 2020年02月17日 19 版

(責編:張妍、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