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南京升級版火神山 穿過三大區域像走迷宮

2020年02月18日08:21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7分40秒長鏡頭 帶你了解南京“升級版火神山”

這是南京版“火神山醫院”完工的航拍夜景。

這個是污染隔離病房。

這裡是半污染區。

這是病房內部,有淋浴間。

三大區域層層防護就像“走迷宮”,動線設計不走“回頭路”,新風系統負壓病房、不接觸分餐紫外線自動消毒……12天,由中建八局三公司建設的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應急工程(即南京市第二醫院應急工程項目)正式完工,預計今天交付,項目將用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被稱為南京“升級版火神山”。昨天下午,揚子晚報記者來到位於江寧區湯山鎮的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南京市第二醫院湯山分院),在該院西側的山坡前,看到了這座新醫院。記者用7分40秒一刀未剪的長鏡頭,帶您全景“深入病區”。

現場探訪

穿過三大區域,就像“走迷宮”

在三公司設計研究院綜合所所長朱軼新的帶領下,揚子晚報記者穿越層層防護,從“清潔區”,到“半污染區”,最后到達“隔離病房”。

據介紹,應急工程主要建設應急隔離病房72間(相當於356間標准集裝箱)和32間醫護人員生活區,預計未來可以在3天內迅速擴容到288間。為什麼說它是“升級版”的“火神山”醫院呢?記者了解到,該項目與目前大多數應急病房的不同之處在於創新採用“永臨結合”的建造模式,即裝配式活動板房使用年限10年,防滲地基基礎、污水收集系統則是50年設計使用年限,簡單改造后,就可永久性使用。

從大門進入后,記者便看到了“男女更衣室”,這是醫護人員的進入通道。刷卡進入更衣室后,首先進入的是第一更衣室,醫護人員在此更換工作服。然后打開門,進入第二更衣室,工作人員需在此將防護服穿好。然后再打開門,通過兩個緩沖間后,進入工作區。由於每個房間的門都是錯位的,而且打開一扇必須要立即關上,所以整個過程就好像“走迷宮”。記者從更衣室大門進入“半污染區”,足足推了五扇防護門。

半污染區是身穿防護服的醫生和工作人員的通道。由於通往病房的門連著“半污染區”的走廊,所以在這個區域操作要求也是非常嚴格。打開通道門,就可以進入病房。記者看到,病房設置看上去和普通醫院沒什麼區別,但仔細觀察還是有所不同。朱軼新介紹,通道旁的病房設有隔離窗,醫生可以從隔離窗觀察病人情況。另外,每個病房都配備“物品傳遞窗”,就好像飯店包間裡的“傳菜口”,但不同的是,這個“傳遞窗”兩側都有拉手,一邊開,另一邊自動鎖住,可防止接觸感染。此外,傳遞窗還內設紫外線消毒燈。

隨后,記者進入病房。進入病房前,記者又經過了一個“緩沖間”,這個“緩沖間”可通兩個病房。記者看到一個病房目前可配備兩張床和一個衛生間,床頭有醫護對講系統,衛生間裡有淋浴頭,一個洗漱台,還有一個馬桶。隨后記者又去了護士站,護士站比較大,目前正在進行最后的桌椅擺放。記者在現場看到,醫護人員行走的線路,病人是不能行走的。病區有病人專門的通道,病人也是由專門通道進入病房。

記者體驗

負壓病房保証房間氣體“不外漏”

患者呼出的氣體是隨意散播在空氣中的嗎?糞便又是如何處理的呢?揚子晚報記者也進行了現場體驗。記者看到,病房內外都有銀色和黑色的管道和風口。朱軼新告訴記者,醫護清潔區設計為正壓,污染區設計為負壓,這樣病房的氣體就不會流到別的地方,而是通過排風管道,經高效過濾器過濾后高空排放。那麼正負壓下,病房內的新鮮空氣又如何保障呢?不要著急,每間病房內都特別設計了新風系統,新風採用初效、中效及高效三級過濾,確保送至室內的新風清潔無害。

那麼糞便和生活用水又如何處理呢?記者了解到,目前病區和非病區排水、通氣系統均獨立設置,病區與非病區污水均採用無檢查井的封閉排水管道收集,並採用給水PE管材熱熔連接,以保証管網的密閉來防止含病菌污水的滲漏。而醫療廢水、生活污水則會經臭氧消毒預處理+化糞池+預處理消毒后,加壓排到院區一期污水處理站深化處理,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准》中傳染病機構排放標准后才排放。就連場地雨水,也採用了防滲膜隔離雨水下滲,防止污染地下水。又設了雨水收集池,經消毒處理后排入臨時受納水體,並使用應急紫外消毒設施等確保供水水質安全。

背后故事

高峰期現場管理人員和工人達到2000多人

1月29日,接到建設南京市公共衛生醫療中心應急工程的任務后,中建八局三公司迅速響應,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書冬靠前指揮,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張述堅任常務指揮長,副總經理李磊任現場指揮長,所有精兵強將都調上了“前線”。每天早上5:00,辦公室人員已經到場開展項目的后勤服務。6時,項目安監部組織作業工人開展班前安全教育,講解防疫注意事項。7點不到,項目管理人員和工人早已在現場開始施工……

項目經理周廣惠身先士卒,不停穿梭於項目部各個辦公室和現場之間。協調經理戴峰每天平均五分鐘一個電話,“每天17個小時的通話時間協調各方﹔兩天時間協調老百姓遷出了近120座老墳﹔三天時間拆遷房屋8棟、近70間房子。”項目副經理龔陳沖帶領4名管理人員、60名工人、20台挖機、10台推土機24小時作業,歷時5天完成本需30天才能完成的北側650米長道路工程。

“這個醫院是山地建筑。”朱軼新說,南京版“火神山醫院”的特色,就是利用地形,每棟病房南側地形低的位置建了二層,北側地形高的位置建一層,共三個醫護單元。結合地形高差,在不同的合適部位設置可有救護車停靠的病人出入口。在採訪中,記者還聽到了很多讓人“不可思議”的速度:24小時完成施工設計圖,7天時間完成場平、道路及基礎的建設任務,12天項目建設完成緊急隔離病房72間和32間醫護人員生活區……高峰期現場管理人員和工人達到2000余人。(劉韋娟 鄭興 徐媛園)

(責編:蕭瀟、張妍)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