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下南京服務業 餐飲店老板愁得睡不著

2020年03月02日09:25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服務業面臨“疫情大考” 如何交出“高分答卷”

58到家在公司進行消殺。

金陵飯店發動員工通過朋友圈賣大肉包。

為避免人員聚集,“名秀發型”店內最多隻能有5個人。

缺客戶、缺消費氛圍……面對“疫情大考”,相比制造業工業企業,具有人員集聚和接觸特征的服務業企業,線下營收上不去,日常剛性開支卻少不了,復工難度大。針對這種情況,政府部門及時推出了普適性的減稅降費政策,而服務業企業除了積極應對“自救”外,還希望政府部門后續加大幫扶政策,刺激消費,推動市場盡快恢復。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蘇企|復工進行時】今天推出第七期:服務業面臨“疫情大考” 如何交出復工“高分答卷”。記者探訪相關服務業現狀並請專家對服務業有序復工“號脈”給“良方”。 

A 記者探訪

餐飲業

大型餐飲店老板愁得睡不著 省烹飪協會呼吁外賣平台降佣金

【現狀】南京一家大型餐飲企業的老總李明(化名)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直言,最近愁得睡不著覺。他們2月份的營收少了2000萬元,還有近千名員工的工資要發。“但再難也要想辦法。”

李明介紹,之前差不多85%做堂食,15%做外賣,沒感到外賣平台的佣金壓力那麼大。現在堂食做不了,轉而全做外賣才發現,佣金讓人“扛不住”。“比如100塊錢的訂單,外賣平台要拿走17-20%。外賣騎手如果收10元/單,其中大約8元是商家付,2元是消費者付。”他希望,除了政府在稅收、社保,企業在房租等方面給餐飲業幫助,也希望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台降佣金。

此外,餐飲業“無接觸配送”在“疫情大考”下凸顯方便安全,但損耗、丟失、冒領等問題也時有發生。消費者孫先生參加了小區業主自發組織的菜品團購,大多很順利,但有一次團購的蝦子被人冒領了。

【應對】江蘇省烹飪協會秘書長周明元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介紹,根據餐飲企業的普遍反映,2月28日,江蘇省烹飪協會發布了《關於呼吁餐飲外賣平台全面降佣的公開信》(簡稱《公開信》)。《公開信》中提到,“外賣平台佣金費率較高是餐飲企業的痛點”“現階段餐飲企業無法承受”“堅信外賣平台將會與我們相互扶持,患難與共。”對於投遞出現的意外情況,周明元表示只是暫時的,可能還是要請小區加強管理。隨著疫情好轉,外賣和快遞可能會允許送到小區內,這種情況會改觀。非常時期,還是希望大家看到好的一面,互相體諒。

旅游業

仍處停滯狀態,忙著處理退單 導游轉型賣特產,上線視頻“雲旅游”

【現狀】 “我們可能將是最后一個復工的行業。”中國國旅(江蘇)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旅行社協會副會長、江蘇省旅游協會旅行社分會會長孫兵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說,當前旅游業仍處於停滯狀態。疫情帶來了大量的退訂,國旅目前累計已給1.6萬人退單。他感到棘手的是,部分出境旅游團訂單的款項已經轉賬到海外,想要退款很難,需要與供應商談判、定損,才能向客戶退款。

和國旅一樣,自1月21日途牛公布退改保障方案以來,客服團隊24小時在線忙退改。1月21日至2月2日,退改電話接聽量暴增10倍以上,日均咨詢量最高超9000個。途牛稱,團隊旅游和“機票+酒店”的業務受到的影響非常大,佔公司收入比例也非常大。

【應對】 2月28日,南京市中級法院、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發布《關於加強聯動依法妥善處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旅游糾紛的工作意見》,明確1月24日之后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旅游合同無法履行或無法繼續履行的,可依法認定為“不可抗力”的情形。經營者應遵循公平原則,在扣除簽証等“不可退還的費用”后,將余款退還給旅游者。

目前,途牛的“特產頻道”成為途牛“變身”“自救”的新陣地。遍布全國的30家地接社的導游們不甘心賦閑在家,轉型深入目的地特產一線。借助“苔客”App的社群營銷,特產頻道部分商品的日銷量環比上漲最高達571%。途牛還通過會員微信群、抖音等平台,開啟以視頻內容形式呈現的“雲旅游”。

酒店業

散客入住個位數,轉攻餐飲外賣 希望政府再出減稅刺激消費政策

【現狀】南京一家知名酒店的負責人介紹,最近他們以及周邊一些酒店的散客入住都是個位數。2月份營收可能連去年零頭都不到。目前該酒店員工還有十幾位沒回南京,回來的則按要求先隔離14天。防疫物資方面感覺口罩採購還有些緊張。

【應對】上述這位酒店負責人介紹,目前住宿業務難開拓,他們就設法從餐飲方面想辦法,比如拓展政府機關、金融企業的集體配送﹔在網上推出適合居家餐飲習慣的菜肴、面點。“外賣平台的佣金高,我們主要通過微信的團購接龍。”在餐飲方面發力的還有金陵飯店。2月22日,南京金陵飯店創下一天賣出19萬隻金陵大肉包的銷售記錄,銷售額突破百萬元。為了吸引員工積極投身“自救”行動,金陵飯店集團面向員工發出倡議,鼓勵大家積極參與銷售,充分利用朋友圈開展“團包子”活動。南京國際會議大酒店則通過微信小程序開拓外賣服務,已為6000余戶家庭、10多家單位配送10000余份外賣產品。

據了解,雖然餐飲方面有些幫助,但總體來說量也不是特別大。酒店希望政府能再出台一些針對酒店業的政策,比如稅收能減免、緩交社保費用、疫情過后出台刺激消費等,以利於市場盡快恢復。

實體商場

客流量營業額均大幅下降 開辟線上銷售,勞模擔任“購物管家”

【現狀】南京新百中心店副總經理薛源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2月19日,按照統一部署新百恢復營業,目前商場的復工復產正有條不紊地進行。但顧客到店量與以前相比,出現“斷崖式下跌”。

“現在客流量隻有以前的5%到10%,銷售額也隻有以往的15%至20%。”薛源介紹,商場內餐飲隻能提供外賣,不做堂食﹔其他商家也面臨客流量較少、營業額下降的困境。“沒有現金流,但日常經營性開銷還在產生,負擔不小。”

【應對】薛源表示,“最重要的應對舉措,是通過‘新百購’和微信社群營銷等,開辟了線上新銷售模式。”薛源稱,南京新百中心的勞模和黨員們還發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由全國、省、市勞模擔任“購物管家”,聯系相關品牌的導購做專業推薦,為消費者提供“一對一”專業服務。在這種方式下,顧客可到店購買,也可選順豐快遞,或者由“黨員先鋒號”中的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自駕送到約定地址。此外,“線上銷售還推出獨有折扣,比如國際美妝、國際運動等,因此銷量不錯。”

揚子晚報記者還了解到,最近實體商業紛紛試水直播營銷。南京的德基、金鷹、新百、中央商場通過微信群、小程序等途徑,開啟社群營銷。這些商場都提供“零接觸”服務,對商品進行消殺后再送到指定地點。

家政業

雇主和阿姨均不敢“冒險” 有企業推核酸檢測和上崗保險

【現狀】南京市民張女士家是雙職工,最近兩人都已復工,家裡無人打掃。她想請鐘點工阿姨,但又心存顧慮——畢竟她們大多一人做幾家,萬一出問題很容易交叉感染。

長期做鐘點工工作的謝女士,老家在安徽。盡管春節后她一直在南京,身體也沒問題,但她的雇主們還是不放心,跟她說最早等學校開學后再復工。不復工就沒收入,幸好幾家雇主給她發了2月份的工資,但一般是減半。

南京樂我家政創始人王學琴告訴揚子晚報記者,現在該公司的工作人員已正常上班,但阿姨的上崗率不高,訂單也不多。“在家辦公的,保潔大多自己做了。新生兒家庭、有病人或老人臥床的家庭屬於‘剛需’用戶,有部分成交量,但成交后若不滿意想換人,暫時還真沒有替補。”

王學琴還介紹,“有些阿姨在外地回不來,回來后也要隔離14天﹔目前南京跨區域流動比較敏感,有的訂單已經談好了,但小區不讓進。”

另外,有的雇主跟阿姨之間是長期雇佣關系,但在疫情期間阿姨沒上工,雇主還發不發工資?發多少?這個沒有統一標准,要靠雙方溝通。

【應對】怎麼打消雇主和阿姨的顧慮?王學琴介紹,對談成的訂單,雇主和家政人員雙方都要簽承諾書,並通過通訊手段查詢,確保雙方都沒有離開過南京。她介紹,家政業第一次遇到這種特殊情況,整個行業都在“摸石頭過河”。據她了解,目前很多家政公司也在抓緊時間做線上培訓,提升技能和知識儲備,隨時為入戶做准備。

另據了解,58到家推出“在線健康檔案”,記錄阿姨近期的活動軌跡、體溫、外地返程阿姨的隔離和觀察情況。此外,58到家還與國內知名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合作,雇主通過“三方在線”視頻面試等程序選定阿姨后如果還不放心,58到家可安排阿姨做核酸檢測,費用由雇主承擔。目前,核酸檢測服務在重慶、四川、湖南等省市已經實施,其他省市將陸續開始。針對阿姨擔心雇主家有風險的情況,58到家給家政服務人員免費提供保額20萬元的防疫專項保險。

理發業

“二月二”前后不少已復工 預約登記、測體溫戴口罩隔開坐

【現狀】“再不開業,真撐不下去了,花唄、信用卡都快‘報警’了。”南京建鄴區北圩路“名秀發型”的老板孫凡告訴揚子晚報記者,店租加上正常花銷,感到壓力“山大”,最近半個多月直接營業損失五六萬元。在做好防疫准備、遞交復業申請后,該店在2月22日恢復營業,正好能趕上“二月二”。但到崗員工隻有3人,是原來的1/3,分別是兩位理發師和一位助理。不過最近客人也隻有原來的一半左右。

【應對】孫凡介紹,店內現在控制人數,五十多平米的小店,最多隻能同時有5個人出現,其他人可以在車裡或附近等。“不戴口罩、體溫37.2度以上的不接待。”店裡還做好消殺工作,並准備了很多一次性圍布。南京市民劉女士則介紹,自己2月21日去新街口綜合體一家理發店理了發,事先跟熟悉的理發師微信預約,進商場時被測了體溫,在店內大家都戴著口罩、隔開坐,感覺挺放心。

B 專家建言

政府加大對服務業減稅降費力度 服務業三條途徑應對公共危機事件

在“疫情大考”下,針對服務業面臨的困境,專家如何“把脈”、有何“良方”?揚子晚報記者採訪了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江淮教授和南京財經大學教授、現代服務業智庫首席專家張為付。

支招一:可多向新服務、新企業、新創業傾斜

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江淮教授經過對企業的調研認為,雖然很多企業復工復產,但人員流動不暢,市場需求被限制,成為影響服務業復工的主要問題。張為付教授也分析,服務業復工的困難更多。“因為服務業以人為服務對象,需要接觸。”

鄭江淮教授認為,總體上看,有的服務行業企業不可避免地遇到困難。但是市場又留出空間給新興服務業企業。他認為,服務業非常有韌性。個別企業可能因現金流倒閉,但對行業需求而言,員工還在,客戶還在,其它資源(包括店面)還在,疫情解除后,仍然可以恢復經營。此時,有限的服務業幫扶政策在幫助已有企業存續之困的同時,還可以支持新服務、新企業、新的創業者,盡可能多地擴大新增就業和經營收入。

支招二:5G應用后未來“雲服務”發展空間大

鄭江淮介紹,服務上“雲”成為服務業企業創新最流行的方式。近期這些“雲服務”為創新提供了極好的發展機遇。首先帶動了雲計算、雲辦公、雲服務等相關服務業營收大幅度增長。這些消費一旦進入生活,很快會形成消費依賴。隨著5G技術廣泛應用,未來還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也將給企業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但是這個行業依賴於巨大的消費者流量,未來服務業態創新也將層出不窮,市場競爭也很激烈。

支招三 :服務業未來要有應對突發事件預案

鄭江淮教授認為,未來服務業企業應對突發的公共危機一要有預案,二要有現金儲備,三要購買保險(可設立相關保險)。他指出,線上問診小程序、智能外呼平台等數字化平台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顯著作用。擁有數字化能力的企業在面對疫情時也能有條不紊開展工作。隨著5G時代的來臨,企業必須抓住新一輪數字化浪潮的機遇,加快數字化轉型,疫情過后,無論是商業模式還是運行模式,都需要廣泛地應用數字化技術載體和服務形式。

對此,張為付教授表示贊同。他認為,經歷這次疫情后,未來服務業要應對突發公共事件,除了服務模式創新(比如推出不接觸式配送服務),還可以在個體化餐飲消費(比如團餐個體化)方面發力。

支招四:發力無人配送、下沉市場的線上程度

“此次疫情對很多行業來說,也是一種契機。” 鄭江淮教授認為,首先,無人配送將是未來零售、物流等服務業發力的重要方向。其次,下沉市場的線上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新聞、養生、保健等短視頻、游戲,成為被追捧的對象。目前,下沉市場的互聯網滲透率還不是很高,此次疫情無疑會加速下沉人群的線上化進程。相關服務業企業應當發力布局線上泛娛樂、短視頻等相關領域。張為付教授也認為,無人化服務(比如生產、配送等服務機器人的推出)未來是服務業著重發力點之一。

支招五:建議發放消費券加大服務業減稅降費

張為付教授建議相關部門推出以下應對措施:一是創造條件促進服務業復工復產。以增加收入,提高消費水平﹔二是擴大工業和服務業商品市場供給,特別是民生產品、防疫消殺產品。“服務業中的生活性服務業,大部分是勞動力密集型的線下服務,具有需求剛性,要擴大供給。生產性服務業是為制造業提供服務的,可以線上辦公提供。公共服務業和基礎服務業有政府和市場供給的,可以基本滿足”﹔三是對消費彈性大的服務產品(如旅游),發放消費券,撬動服務消費﹔四是降低、減免服務業的相關收費和稅收,降低用工成本。他說,這方面的工作江蘇已經在做了,不過現在的減稅降費政策是普適性的,他建議針對服務業可加大力度﹔五是有條件放寬購房限制,以促進房地產業發展,帶動上下游產業。

C 最新動態

本周或進入服務業企業復工高峰期

目前,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在落實疫情防控責任和措施的基礎上,推動各類服務業企業有序復工經營。

省發展改革委面向13個設區市的25902家服務業規模以上企業組織開展了復工復業情況調查后發現,各市限上批零住餐企業復工率仍然相對偏低,各市服務業企業職工復工到崗率普遍略低於當地企業復工率。

全省正在有條件、差異化、精准化地逐步推進服務業企業復工復業,先進制造業與生產性服務業深度融合的龍頭骨干型企業復工速度和效率相對最快,與疫情防控密切相關的行業企業復工率較高,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等一般生產性服務業企業復工略遲,旅游休閑、文化娛樂、城市綜合體等具有明顯人員集聚特征的生活性服務業企業復工復蘇還有待時機。

伴隨制造業企業加快復產、交通出行逐漸暢通以及分策防控壓實到位,預計本周進入服務業企業復工高峰期。(徐兢 李沖 馬燕)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