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疫情防控的治理堤壩

2020年03月16日08:4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筑牢疫情防控的治理堤壩

  習近平總書記在3月10日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和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經驗,也有教訓。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牢制度防線。

  ---------------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時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3月10日專門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強調,湖北和武漢是這次疫情防控斗爭的重中之重和決勝之地。經過艱苦努力,湖北和武漢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務依然艱巨繁重。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在3月10日的講話中,總書記還強調,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對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經驗,也有教訓。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牢制度防線。

  制度是社會的“內核”和“結晶”,是戰勝日益復雜的風險挑戰的治本之策與定海神針。戰“疫”關鍵時刻,總書記提出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牢制度防線的決策,充分彰顯了黨中央既立足當下,又放眼長遠的高瞻遠矚與歷史擔當。

  筑牢國家治理體系的根本保証是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

  “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黨的領導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証。隻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保持政治穩定,才能最大限度地聚合全國人民的智慧攻堅克難。

  在這場始料未及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非凡的決策效率、強大的組織能力和執行能力向世界詮釋了中國堅決打贏這場硬仗的信心與能力。疫情發生以來,火神山醫院和雷神山醫院10天之內火速建成,救治人員和防護資源千裡馳援武漢,社區防控堡壘堅強有力﹔武漢封城,萬眾一心,中國大地上演了一幕舉國上下激戰疫情的歷史畫卷。場面何其壯觀,何其偉大!在困難面前,中國人民沒有回避與退縮,而是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以眾川赴海之勢迅速鑄就了戰勝疫情的鋼鐵長城。

  在這場疾風暴雨的戰爭中,中國人民展現出來的中國速度、中國力量、中國精神令世界為之點贊,而這歸根結底來源於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來源於中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隻有把黨的領導堅持好、鞏固好。隻有遵循黨的統一指揮,才能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才能“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才能“在這場大考中磨礪責任擔當之勇、科學防控之智、統籌兼顧之謀、組織實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有方”。

  筑牢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方法是問題導向

  問題意識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基本方法”。 抓住問題就能牽住“牛鼻子”,就能找到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高度關注,多次召開會議,緊密跟蹤疫情蔓延形勢和防控工作進展狀況,圍繞疫情的最新信息及時分析問題,調整部署。

  在這場與疫情魔鬼的生死搏斗中,我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災難與危機,我們更應該善於捕捉其中蘊含的問題。正如總書記強調的“越是在這個時候,越是要保持頭腦清醒,越是要慎終如始,越是要再接再厲、善作善成,繼續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工作,不麻痺、不厭戰、不鬆勁,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

  從總書記的講話中,我們不僅讀到了問題意識,也深刻地領悟到了背后那份憂國憂民的強烈擔當。“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作為共產黨人,這場速度與生命的比拼,倒逼著我們審慎反思、深入拷問,系統梳理前進道路上需要化解的風險、需要克服的困難、需要補齊的短板。實踐証明,誰能更好地發現問題、把握問題並且解決問題,誰就能握准脈搏、緊扣主線,贏得主動。我們要深刻認識問題導向這一重要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核心要義,以昂揚的斗志、務實的態度,把它運用到新一輪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筑牢國家治理體系的根本動力是創新能力

  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動力之源。“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處於新的歷史方位,許多新任務新問題要求國家治理體系與時俱進、守正創新。

  這次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疫情猶如一台檢測儀,既檢測出了我們處理突發事件強大的凝聚力、整合力與執行力,也檢測出了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相關領域法律法規的瓶頸制約。

  對於戰“疫”中出現體系與機制存在的薄弱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強調:“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查漏補缺、校正偏差正是創新的起點,也是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的轉折點。因時而變、因勢而新,因事而舉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永葆生機與活力的加速器。新時代新征程,隻有積極把握社會發展要求和時代潮流,努力加強國家治理領域立法和執法建設,加強法治政府建設,銳意進取、開拓創新,才能構建起系統完備、科學規范、行穩致遠的國家治理體系。

  “天下之勢不盛則衰,天下之治不進則退”。 無論是沖破當前的疫情陰霾還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需要我們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上下更大功夫。隻有筑牢國家治理體系的堤壩,才能確保 “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常晶(山東濟南市委黨校科社教研部)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