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建設韌性城市添件“金絲軟甲”

李 侖

2020年04月13日12:5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為建設韌性城市添件“金絲軟甲”

新冠肺炎疫情,讓越來越多的城市深切體會到“韌性”的重要性。面對風險,城市要像彈簧一樣,能伸能縮,富有彈性和韌勁。做到這一點,必須為城市披上一件高強度、高韌性的現代化“金絲軟甲”。

未雨綢繆、防患未然,中國人很早就有風險意識。歷經抗震、抗洪、抗擊非典后,一些城市的風險防范意識與能力提升很快,但短板也不少,需要因“疫”而思、因“疫”補短。比如,有的城市人口過百萬,但防疫設施建設水平卻遠低於城市擴張規模。再如,面對管控,一些城市糧食、蔬菜、副食品供應充足,可應急物資卻捉襟見肘,儲備不足。又如,有的城市老小區長期管理粗放,為了封閉,倉促之下或扎籬笆,或拉長繩,或堆紙箱,五花八門。可見,提升城市韌性,不僅是個熱門的理論問題,更是一個緊迫的現實問題。

最近,許多地方都提出要建設韌性城市,強調要重建城市“免疫系統”。此前,許多城市還提出要建設“海綿城市”“抗震城市”。這些固然讓人欣慰,但也值得提醒:建設韌性城市,要謹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注意從概念化走向實質化,從碎片化走向系統化,從應急化走向常態化,從被動、靜態、單一的“沖擊-反應”型風險應對,走向建設主動、動態、系統的城市韌性體系。要跳出簡單的防災、救災思維,確立系統、多元的風險防控理念。

這次疫情,折射出城市公共衛生應急的韌性還存在不足。改變這一點,要加大城市公共衛生供給、加強城市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優化城市公共防疫體制,加快構建指揮統一、專常兼備、反應靈敏、上下聯動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與此同時,除了公共衛生韌性,城市韌性還包涵發展韌性、安全韌性等廣泛和豐富的內容。為城市披好現代化的“金絲軟甲”,必須強化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証思維、底線思維、法治思維和歷史思維,處理好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戰時與平時、目標與現實、局部與整體、快與慢、大與小的關系,提升城市建設的系統性、前瞻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有專家提出,建設韌性城市,既要關注自然災害、常態風險、“韌性”指標、硬件體系建設,又要關注社會事件、特質隱患、“韌性”應對、軟件實力提升,這種觀點給人啟示。

為城市披上現代化“金絲軟甲”,是一篇提升城市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大文章。缺乏風險意識,不注重城市韌性建設是任性的,把韌性城市建設“概念化”“口號化”“形式主義化”,同樣也是任性的。建設韌性城市,既不能搞“刻舟求劍”式的保守僵化,又要避免“葉公好龍”式的表面文章。要跳出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弘揚真實細作風,持之以恆、一抓到底,以工作韌勁提升城市韌性。建設韌性城市是一道新考題、新課題。身為管理者,要虛懷若谷,群策群力,廣聚眾智,來幾場“頭腦風暴”,搞一些“大調研”,把藍圖規劃的“大寫意”寫好,把實現路徑的“工筆畫”畫好。韌性城市建設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程,既要注重顯性工程建設,又要注重隱性內涵建設,既“急不得”,也“慢不得”,既要有繡花的功夫,又要有繡花的耐心。隻有真刀真槍、實抓實干,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真心為城市披上一件現代化的“金絲軟甲”,城市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