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用上“雲助手” 便利且賦能

本報記者 王斌來 姚雪青 劉新吾

2020年04月23日07: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用上“雲助手” 便利且賦能(一線調查·關注復工復產)

《人民日報》 2020年04月23日 06 版 版面截圖

工信部近期實施《中小企業數字化賦能專項行動方案》,通過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

劉道偉作(新華社發)

原題:增強接單能力,創新生產模式,加強產業融合——

用上“雲助手” 便利且賦能(一線調查·關注復工復產)

核心閱讀

APP打卡、視頻會議、線上簽單……受疫情影響,不少企業將辦公主要渠道搬到了網上。線下“會面”大幅減少,“雲上”磋商成為主流。通過雲上辦公、合理利用數據資源,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逐漸深度融合,為各行各業復工復產提供便利並且賦能。

說起重慶,很多人都想到網紅景點磁器口,而滿街飄著的麻花香則是很多游客對這裡最“濃”的記憶。

“受疫情影響,門店的線下銷量下降不少,現在顧客們都選擇網上購買,這讓我們認識到改變銷售模式的重要性。”陳麻花公司總經理楊學武說,近年來,公司注入了“智能因子”,加快自動化生產線建設,提升了生產能力,但仍然不敢貿然創新、改良口味,“因為一開動機器,至少生產100斤才劃算。”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提高市場份額,楊學武一直在思考……

疫情防控期間,很多活動從線下搬到了線上,擁抱互聯網,讓不少傳統產業與數字經濟碰撞出火花,產業發展有了新思路,生產效率有了新提升。其中,筑牢數字“地基”、加快技術創新、防范安全風險成為關鍵。

辦公輕鬆上雲

便利高效雙贏

促進上下游企業聯通協同,構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生態,提升創新能力和管理效率

去年12月,阿裡雲飛象公司與陳麻花公司取得聯系,表示願意提供工業互聯網技術,幫助公司開啟智能轉型之旅。具體來說,便是將陳麻花的銷售渠道搬到“雲上”,飛象運用大數據分析用戶口味偏好,讓陳麻花以銷定產,科學制定生產方案﹔同時企業倉儲管理也實現數字化,基本保障零庫存。整套系統下來,陳麻花隻花了2.8萬元。

“這套系統為我們深入了解用戶需求、制定生產方案起了關鍵作用,也為我們在疫情期間復工復產搭建了科學依據平台。真沒想到,老字號還能趕上這種‘時髦’。”楊學武說。

疫情發生以來,江蘇亨通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設計工程師周峰將工作也搬到了“雲”上。和他一起改變辦公方式的,還有公司所在的光電線纜產業園中的7家企業。

“現在,我們可以在線統計客戶需求,完成仿真設計,簽訂正式合同后將技術解析推送到制造系統,協同採購、生產、入庫發貨等環節完成這筆訂單。”周峰說,2月10日以后,上下游企業有序復工,在上崗人員不到半數的條件下就實現了原先60%的產能,秘訣就在於園區搭建了“5G+人工智能的工業互聯網平台”。接入該雲平台,整個光電線纜產業園7家上下游企業,實現了訂單數據、生產過程、採購交付等方面的數據共享和協同管理,形成了工業企業數據閉環。

“‘上雲’以后,有了訂單保障。在供應鏈協同系統上,我們接到亨通光電材料需求訂單,我們也能按時開工!”在該園區上游材料公司員工梁文博看來,企業上雲、數據共享,是園區內產業鏈整體復工復產的基礎和保障。

近期,園區所在的蘇州市吳江區推出“吳江區企業復工安全管理平台”,以打造個人、企業、政府三位一體的綜合雲平台,包括企業在線注冊、員工在線管理、政策精准推送、復工安全指導,等等。目前注冊企業超1.5萬家,注冊員工50多萬人。

“企業上雲有利於企業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重慶郵電大學工業互聯網學院院長王平認為,企業上雲能夠促進上下游企業之間聯通協同,優化生產過程,構建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生態,提升創新能力和管理效率,降低生產運營成本。

提供科學判斷

重構產業形式

加快不同行業個性化定制等“反向追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庫存生產銷售

疫情初期,很多網友喜歡守在電腦前,通過“慢直播”對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進行“雲監工”。實際上,通過“漢雲工業互聯網平台”,徐工集團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雲監工,可以協調調集附近設備,支援兩家醫院建設。

在這個平台的“雲端”,鏈接了80萬台設備,其中有30萬台是徐工集團的產品,每台設備上都安裝一個“黑匣子”,可以實時傳輸和完整監控設備全生命周期的數據,包括所在位置、健康狀態、開工情況等。

“相當於設備在實時體檢。”徐工信息總經理張啟亮介紹說,實時數據和健康數據進行比對后,再結合歷史數據分析和預測,就能研判出設備的健康走向,例如,發動機修理、機油的更換、控制器的保養,等等。

在重慶北碚區,神馳機電有限公司利用工業互聯網平台供應鏈管理系統,可與上下游企業共享部分業務數據,實時查看上游企業的庫存、物流情況和下游企業的生產狀況。上下游企業也能夠穩定銷路,從而激活整個產業鏈。“這個平台就好比為生產鏈扣起了銜接環,不會導致同產業鏈中不同企業形成信息孤島,平台上有了訂單,員工復工熱情也能提高。”公司負責人說,通過深度利用該平台,運營效率提升了,物流成本也降低了。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搭建,對信息建設能力比較薄弱的企業來說,是有更大意義的。”重慶飛力達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說,機器運行是企業生產的“晴雨表”,在融資貸款中為資金安全加了一重保險,在產業鏈的協同配合上,加快不同行業個性化定制、訂單銷售等“反向追溯”,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零庫存生產銷售。

筑牢數字“地基”

防范安全風險

平台方應建設一整套安全體系,開發“防火牆”軟件,切實保護企業信息安全

企業上雲為生產帶來了許多便利,其背后需要龐大的信息化建設來支撐。

“網絡,可以看作路面。”江蘇省企業信息化協會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在建的數據中心好比“大型停車場”,5G等技術手段是它的“加油站”,標識解析體系是它的“交通規則”。復工初期,居家辦公人數多、召開視頻會議頻次高,對傳輸速度要求高,“高速公路”需要修建得更寬更快。

在網絡建設的基礎上,研發相應的平台是橋梁。“在疫情發生前,我們就已經開始探索網上辦公,利用移動辦公APP檸檬項目管理應用,在線創建企業項目、跟蹤項目進度、實時上傳項目文件等,足不出戶就能完成各項工作。”重慶百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

在楊學武看來,陳麻花使用雲平台並非易事。“平台雖然高效,但老字號企業的自動化、數字化程度不算高,年輕員工也少,好多老員工都不會使用互聯網,學習起來難度不小。”楊學武說,公司在工業互聯網層面想有較快發展還不那麼容易。

企業在享受雲上辦公、數據共享便利的同時,也擔心發生商業機密數據泄露等問題。“在數字化時代,企業已把數據作為重要的資產進行管理。被共享的數據中哪些有可能泄露,我們很難判斷,這就對雲平台的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長安汽車管理創新與IT中心總經理張玉祥說,雲產品初期,公司曾經擔憂應用雲技術帶來的風險,但隨著國家法律法規及相關標准的完善、雲技術的日益成熟,公司加快了雲平台的應用,並取得積極效果。

重慶工業大數據創新中心公司發展計劃部負責人孫陽認為,一方面,平台要在企業允許下才能獲取相關數據,並進行加密處理,保護重要數據。平台和企業、平台和內部員工都要簽訂保密協議,一旦泄露,將嚴厲追責。另一方面,平台方應建設一整套安全體系,開發“防火牆”軟件,切實保護企業信息安全。

《人民日報》 2020年04月23日 06 版

(責編:張妍、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