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豐書寫開放圖強篇章 讓城市插上騰飛翅膀

2020年04月30日15:26  來源:大豐日報
 
原標題:讓大豐這座海濱城市插上騰飛的翅膀

大豐地處沿海,“沿海”本身就蘊含著開放的特質﹔大豐與上海淵源深厚,更具開拓創新、敢為人先的開放氣質。2009年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10年來,大豐干部群眾堅持解放思想不停步,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以開放發展的高質量推動經濟發展的高質量,書寫了開放圖強的壯麗篇章。

擴大開放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活力四射

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欣欣向榮

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大豐近年來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快”字應是必選。10年來,我區 GDP從242.76億元增長到654.88億元,年均增長10.4%。進出口總額由2.96億元增長到23.6億元,增長了7倍,自2013年起連續7年全市第一,佔到全市總量的四分之一,與13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常開展貿易往來,中車、大唐、光明、上港、臨港、上海電氣、東方國際等20多家大型央企國企在豐投資發展。全口徑工業開票銷售由2010年的201.5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005.92 億元,增長了4倍,首破千億大關。50 家規模骨干工業企業中外來企業36家,2019 年開票銷售541億元,佔全區規上工業開票62.9%。全區現有上市企業4家,佔據全市上市企業的半壁江山,上市公司總數量、總市值、總融資額均列全市第一,挂牌企業總數達62家。一個個跳動的數字,無不折射出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次飛躍。大豐正以奔跑的速度,領跑的姿態,在“兩海兩綠”新路徑上闊步前進。

在大豐生活,不難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蓬勃生機。商鋪林立、人氣旺盛的中交美廬城,實現了我區城市綜合體從無到有的突破﹔吾悅、寶龍、愛琴海等多個城市綜合體目前也正在加快推進……我區用產業的持續發展,推動城市的不斷擴容。同時,城市功能的完善又為產業升級提供環境支撐。2009 年大豐城鎮化率44.7%,2019年大豐城鎮化率提升到62.9%,目前有4萬多外來人口在大豐工作、生活。而獨特優美的自然環境,更是成為大豐對外開放的最佳名片,旅游行業逐漸感受到客流“質”與“量”的變化。來大豐旅游的人更多了,客源從周邊區域擴散為世界各地。2019年,我區全年接待游客1256萬人次,約70%來自大豐以外地區,其中20%來自上海。目前,我區高等級景區數量、質量位居全省前列,城市美譽度和影響力正在節節攀升。

對外開放不僅推動了我區經濟快速發展,也讓就業、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豐人民更加強烈地感受到開放帶來的“幸福溫度”。外來投資創造了眾多就業崗位,2009年以來全區每年新增就業人數都在1萬多人次,帶動全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2%,是2009年的2.6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1.1%,是2009年的2.9倍。在醫療方面,我區積極拓展與上海市醫療機構合作,上海中山醫院大豐人民醫院醫療技術協作中心挂牌,實現在上海市所有定點聯網醫院發生的門診和住院費用都可直接結算,2019年大豐參保人員上海就醫門診和住院共發生4017人次,報銷金額2835萬元,越來越多的大豐百姓享受到先進的上海醫療。此外,我區組織12所區內學校與鹽城大市區優質學校建立校際聯盟,安排20所學校、幼兒園與上海名學校名幼兒園建立對口合作關系,並正常開展共建共享活動,上海光華教育集團在大豐建設外國語學校,有力提升了大豐教育質量和水平。

決戰沿海

——臨港產業配套區日新月異

大豐港通用碼頭作業繁忙

沿海是大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大豐港作為中韓(鹽城)產業園唯一的臨港產業配套區,是大豐推進沿海開發最大的優勢和載體。我區立足區位優勢,進一步提升臨港產業配套區戰略定位和功能定位,突出臨港特色和一類開放口岸優勢,努力打造中韓(鹽城)產業園配套物流中心及中韓商品進出口集散基地。隨著開發開放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臨港產業配套區的發展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港口建設穩步推進。2019年,大豐港滾裝碼頭對外開放,10萬噸級深水航道一期工程二階段、國際集裝箱物流中心、海事監管碼頭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大豐港成功簽訂至韓國釜山港、新萬金群山港集裝箱直航航線開通協議。海港集團公司與上港集團達成資本合作,共同經營集裝箱業務,實現“滬豐通”通關模式。今年我區將繼續擴大口岸開放,不斷提升港口能級。上半年10萬噸級深水航道投入使用,下半年啟動15萬噸級航道前期工作。加快大豐港鐵路支線建設,構建江海河、公鐵水聯運體系。積極推進集裝箱碼頭擴建、通用碼頭擴建等工程,加快國際集裝箱物流中心、興農大宗農產品倉儲、木材熏蒸中心二期等配套項目建設。年內開通至韓國光陽、越南海防等國際集裝箱直航航線。 “滬豐海上專線”增至4班/周,新辟至營口、泉州內貿集裝箱航線,探索開辟至淮安港內河集裝箱航線,力爭用3年時間,打造大豐港中轉全球、直航東亞、覆蓋淮河經濟帶流域的航線網絡。

對韓招商持續深化。我區成立韓資招商局突出對韓招商工作,積極搭建中韓產業合作新平台,深挖韓商資源,力爭上半年在大豐港成立中國亞洲經濟發展協會韓國產業對接基地並挂牌,下半年在韓國舉辦2-3次韓資招商推介會,進一步擴大大豐港影響力。充分運用市場化手段,制定有吸引力的韓資招商薪酬制度,細化獎勵措施,聘請“韓籍雇員”或具有豐富韓企資源人員擔任駐韓招商代表,強化招商力量。重點跟蹤韓國首爾大學生命科學院透明質酸項目、青島東林毛皮長毛絨項目,盡快推動項目簽約落地。

配套功能不斷完善。臨港產業帶動了經濟,也集聚了人氣,港城建設馬不停蹄。為優化營商環境,我區向配套區發展提供政策保障,全面豐富韓國元素。以韓品薈項目為基礎,聘請專業團隊進行整體設計提升,招引與韓國配套的餐飲娛樂、美容康養等業態入駐經營。對入園的韓資或外資企業,給予稅收、房租等優惠政策。積極推動設立中韓(鹽城)產業園臨港產業配套區建設引導基金,對優質企業和項目給予重點支持。

隨著長三角一體化、江蘇沿海開發、長江經濟帶、淮河生態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疊加聚集,大豐港迎來了新的歷史機遇。大豐港正圍繞建成“中國中部沿海海洋經濟中韓合作新高地”目標定位,不斷在開放沿海、產業合作上求突破,推動全區高質量發展、推動鹽城建成區域性航運中心城市。

接軌上海

——“一區三基地”建設鏗鏘前行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

去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鹽城位列27個城市中心區之一,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被納入《綱要》。大豐是鹽城接軌上海的先行軍,今年以來,我區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深化滬豐合作,招商引資有了新突破,總投資30億元、5吉瓦正泰新能源光伏電池和組件項目正式簽約﹔項目推進有了新進展,智造園一期工程竣工,新時代科技開工建設,江蘇人酒業重組成功﹔載體配套有了新提升,集聚區內水、電、氣、路、橋基本建成,污水處理廠6月份開工建設﹔對接上海有了新發展,集聚區與上海國資委、經信委、長三角辦公室等部門和臨港集團、光明集團等滬上國企的互動交流日益加強,奮力打造大豐全面融入上海核心區工作有序推進。

滬蘇大豐產業聯動集聚區是長三角地區唯一省級層面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已先行一步,具備重大項目承載能力。我區以“3+3+3”的總體工作思路,聚焦上海元素、上海園區、上海團隊“三個上海”,做強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光伏、汽車)、健康食品“三大產業”,實現有項目、大項目、好項目“三步目標”,全面等高對標鬆江園區,全力支持集聚區建設,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注入新動能。

“上海”是集聚區發展的最大優勢和特色,其發展必須落實到濃濃的上海元素上。深化規劃協同,積極推動“飛地”規劃納入《上海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將集聚區納入上海市、江蘇省“十四五”經濟社會規劃內容,在集聚區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方面獲得更大支持。深化政策協同,積極推動在前兩次聯席會議上確定的土地、人才、稅收等政策盡快落地,開好第三聯席會議,完善利益共享機制,率先復制推廣上海自貿區投資便利化、貿易自由化等方面創新政策,努力實現“同城、同質、同步”發展。深化機制協同,推動建立省級層面的常態化、規范性專項議事機制,定期召開領導小組辦公室及成員單位會議,促進集聚區發展事項加快落實。

堅持高品質定位,建設“上海園區”。堅持“項目是園區的生命”的定位,突出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光伏、汽車)、健康食品三大主導產業,瞄准上海、深圳等重點地區,主攻世界500強、國內500強、大型央企國企、行業前十強等領軍企業、上市公司,緊盯特斯拉重要零部件、上汽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上海電氣重型機械裝備等一批重特大項目,通過供應鏈配套、產業基金支持等政策和措施吸引重大項目落戶。堅持“人才是園區的靈魂”的定位,以集聚創業型人才、創業型項目為著力點,制定出台人才激勵政策,強化與上海大院大所、龍頭企業合作,共建共享國際國內一流科創平台,用共同開創事業來吸引一流人才。營造高品質環境。堅持“環境是園區的優勢”的定位,按照社會化、市場化的思路,持續有力加大基礎設施配套投入,著力打造最優質、最便捷、最舒適的宜業環境。堅持“要素是園區的支撐”的定位,著力破解發展短板,借鑒臨港集團與上海銀行聯手打造的上銀臨港“科創金融示范區”模式,創新投融資辦法,大力引進各類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切實解決發展中的資金“阻梗”問題。同時圍繞項目用地、用工、融資等需求,常態化舉辦企業引才用工招聘會,組織銀企對接活動,化解土地制約瓶頸,創樹上海園區高品質形象。

建設“上海園區”,還必須鍛造一支能與臨港鬆江園區試比高的“上海團隊”。我區從鍛造學習型團隊、攻堅型團隊、創新型團隊入手,增強主動性,提振精氣神,完善招商機制,研究出台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招商引資考核辦法,從組織架構、隊伍建設、保障措施、考核激勵等方面健全推進機制,努力爭創集聚區服務和發展“新速度”。(韋蔚 徐雪 邱鵬)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