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2020年05月03日07:25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保持定力,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

  危中搶機,化危為機,靠如磐的發展定力。

  突如其來的疫情不可避免會對經濟社會造成較大沖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越是在這個時候,越要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越要增強信心、堅定信心。

  信心,根植於發展是硬道理。防控與發展看似兩條戰線,實質是一個戰場,隻有聯動作戰,才能確保打贏、全面打贏。

  有序推動復工復市、積極提振消費市場信心、激活蟄伏的發展潛能……江蘇見事早、敏於行,多策並舉、多點發力,因時因勢科學應對,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努力把受疫情耽擱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蘇式”惠企暖人心,復工復產“加速度”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是工業經濟的“基本盤”。省工信廳統計,截至4月15日,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面提升至99.7%,剔除有關市因化工安全環保整治提升需關閉、改造的企業和本年度擬退出規上企業庫的企業,規上工業企業基本全部復工,人員返崗率達94%。

  數據來之不易,每一個小數點攀升都離不開江蘇復工復產有關政策加碼幫扶。

  2月6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企業防控組提出6個方面18條措施,兩天后又發布緊急通知,從細化復工流程、加強復工企業備案管理等方面作出更加細致具體的部署。

  2月10日起,我省企業紛紛復工。由於企業生產經營普遍面臨較大壓力,省工信廳聯合江蘇銀行、中信銀行南京分行分別提供融資100億元,支持疫情防控物資生產企業加緊生產,幫助中小企業紓解疫情影響。“不見面”審批、“非現場”監測、“不接觸”執法……省政務辦等多個省級部門依托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盡心盡力為企業提供優質高效服務。

  2月12日,省政府發布“蘇政50條”,以一攬子“政策包”全力推動經濟循環暢通和穩定持續發展﹔同日,“惠企22條”發布,以滿滿的“暖心紅利”,支持全省中小企業盡快復工復產。此后,相關部門將50條措施分6批梳理出152項具體服務事項及服務指南,省工信廳也牽頭將“惠企22條”細化為55項具體舉措,進一步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

  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結果導向,一項項政策精准施行,促企業復工,助企業復產。

  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該廳對“三必需一重要”企業實行用工調度和清單式管理,為123戶重點企業招工4684人,建立農民工復工返崗“點對點”服務保障工作機制,推動農民工成規模、成批次安全有序返崗,為3884戶企業直達送工83624人。

  蘇州市率先提出“蘇惠十條”,從加大金融支持等三個維度推出政策禮包﹔鹽城市出台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20條政策意見﹔泰州市出台“穩外貿”十條﹔徐州市提出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餐飲、住宿等重點行業的減免政策﹔宿遷、南通、無錫等設區市也先后推出相應政策……各地因地制宜,從財稅、融資、減負等不同方面惠企穩企。

  層層措施加碼,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元氣”滿滿。

  春風拂面,連雲港石化基地各大項目陸續開工,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也正常運行。“疫情確實推遲了復工時間,但政府幫忙做好員工返崗工作,2月10日正式復工后,項目運行逐漸恢復正常,2021年6月項目裝置中交的目標沒有變化。”項目負責人說,項目總投資約677億元,目前完成投資約170億元,完成總體設計,轉入制造階段,整個項目計劃2021年12月投料試車。

  工業用電量是觀察企業復工復產的重要窗口。省工信廳統計顯示,以企業用電超過去年12月日均電量30%為復工標准,復工企業數達33.5萬家,佔用電企業總戶數82.3%。今年以來,全省工業累計用電906.6億千瓦時,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5%,其中冶金、電子、輕工、醫藥等行業用電量均恢復至去年同期的90%以上。

  重大項目強信心,筑牢經濟“壓艙石”

  切片、打磨、拋光、清洗、檢測……無錫中環8英寸硅片廠房裡的自動化流水線,從除夕開始就沒停止過運轉。

  春節期間,包括無錫中環集成電路、淮安實聯化工電子特化品、鹽城SK三元鋰電池、西門子電機和數控生產項目在內的15個總投資490億元的省重大項目一直未停工。“重大項目是穩增長穩投資的有力支撐、調結構轉動能的關鍵載體、補短板惠民生的重要途徑,對於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完成全年目標任務至關重要。”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體量大、分量重的項目,蘊藏發展的強大動能。截至3月31日,全省220個實施項目開復工168個,開復工率達76.4%。其中,2019年結轉的103個續建項目2月底前全部復工,117個計劃新開工項目正式開工65個,開工率達55.6%,均已超過去年同期。

  一年之計在於春,人勤春來早。2月7日,省發改委印發《關於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切實加強當前經濟運行工作的通知》,率先提出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重大項目推進,加大220個省重大項目推進力度,強化要素支撐保障,推動項目早開工、早建成、早見效。2月10日,省發改委專門印發《關於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的通知》,對重大項目推進實施作出規劃:進一步加大項目推進力度,通過分類施策,推動員工分批錯峰有序返崗﹔建立日調度機制,對重大項目每日跟蹤最新進展。

  2月12日,一場重大交通項目開工動員會引人注目。在這場春節后江蘇召開的第一個全省性大會上,全省41個重大交通項目集中開工,一派“起跑即沖刺”的態勢。

  號令一出,各地動若風發。滬通鐵路一期、鹽通鐵路、蘇錫常南部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紛紛開工。

  同樣在2月12日,《省政府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推動經濟循環暢通和穩定持續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50條出台,強調要以220個省重大項目建設為抓手,加快在建項目建設和投產進度,並推動年初全省集中開工的1473個重大產業項目加快落地見效。

  “蘇政50條”的出台為重大項目推進按下“快進鍵”。2月13日,省政府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全省重大項目投資計劃﹔2月14日,省發改委明確2020年我省共安排220個省重大項目,年度計劃投資達5410億元﹔2月18日,220個省重大項目名單正式出爐……“牢牢扭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真正把重大項目‘壓艙石’的作用發揮好。”省發改委副主任徐光輝表示,咬定奪取“雙勝利”的目標,我省精心謀劃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加力推動江蘇經濟步入高質量發展軌道。

  針對重大項目復工的難點、堵點,《關於加強科學防治精准施策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統籌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意見》33條和《關於強化政策支持全力促進企業復工復產的通知》15條於2月19日、2月27日相繼出台。重磅文件指向鮮明——積極幫助協調解決返崗人員和防疫物資不足、產業鏈上下游不配套、交通物流不暢、資金融通等問題,通過建立重大項目建設企業用工24小時工作調度保障機制、爭取疫情防控建設項目中央專項資金、投放省級統籌用能指標300萬噸標准煤等方式,力保重大項目復工達產。

  三月,萬物復蘇,各地重大項目競相綻放。3月8日,南京江北新區、浦口區、棲霞區、六合區4個板塊同時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為南京2020年度重大項目建設拉開序幕﹔3月13日,海門舉行一季度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32個億元以上產業項目總投資248.7億元,為“大項目突破年”發起沖刺﹔3月18日,連雲港63個重點產業項目在徐圩新區集中開工,總投資590.8億元的重大項目蓄勢待發。

  放眼大江南北,熱火朝天的建設工地,一個個重大項目的願景,猶如春日暖陽,為萌綠的大地倍添別樣的生機與活力。

  等閑識得東風面,春種備耕正當時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農村是重要戰場,農業穩產保供是重要任務,統籌抓好農村疫情防控和‘三農’重點工作至關重要。”省委農辦主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楊時雲表示,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全省上下積極主動作為,全力保障不誤農時,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

  這些天,宿遷市宿豫區來龍鎮8000畝稻蝦共作基地一片繁忙。“去年我提前儲備飼料,加上是龍蝦休眠的季節,所以疫情對基地基本沒有產生什麼影響。”來龍鎮白鹿湖社區稻蝦共作基地老板吳體軍說,3月初,他和工人們開始對基地進行全面清潔消殺,准備大干一場,迎接小龍蝦銷售旺季。

  堅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發展”,我省圍繞統籌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和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推動多元化全方位的支持政策創新,奮力奪取“雙勝利”。省級制定出台《關於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穩定重要“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的政策意見》,還通過“財政貼息+銀行專項授信”組合方式,對受疫情影響出現資金周轉困難、需要貸款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給予不超過2%的貼息支持,4家銀行共落實專項授信額度200億元。

  農時不等人,我省搶抓農時強化春管,在田小麥長勢好於上年,一、二類苗比重超81%,為近6年來最好的一年。全省新增補貼農機具3599台套,各類農資調運儲備充足,能夠滿足春夏播需求。

  “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現場指導雖然沒有那麼頻繁,但線上互動更加密切。”昆山張浦鎮新型職業農民王建國介紹。該鎮3個農資連鎖店採用“不見面”購農資模式,農戶通過電話下單,農資店將化肥、農藥等農資按照約定時間送到指定地點,避免人群集聚。

  先進技術為服務“三農”提供堅實支撐。我省運用“農技耘”平台,“不見面”開展線上疫情防控和生產保供指導,為全省33萬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推送疫情防控、農業生產技術、農產品和農資市場信息,組織近500名專家開展線上指導和咨詢。

  用“互聯網+”賦能農產品營銷,各地農口共筑“同心圓”。南京市主辦“齊心戰‘疫’,送菜到家”等三大公益平台,組織50多家基地參加,開展送菜到家活動。泰州市在“我的泰州”APP平台推出本地優質農產品線上展銷推介活動,支持市民網上下單和小區“無接觸”送貨。連雲港市組織連農生鮮、食尚優菜、菜籃子網、鮮滋潤等本地電商平台與周邊基地、農戶通過網絡(視頻驗貨)對接,增強農產品市場供應能力。

  綠色通道,讓農產品和農資貨暢其流。我省全面擴大運輸保障范圍,增加飼料、獸藥、種子種苗等農產品及生產保障物資﹔將綠色通行証發放權限下放到市縣,全省互認﹔對發貨地已辦理綠色通行証的省外應急運輸車輛一視同仁,保障通行﹔對外省急需、出省農產品等運輸車輛及時出具証明,辦理通行証,切實做到“一斷三不斷”,保障應急物資運輸不停車、不收費、不檢查、優先通行。

  激活消費“一池水”,城市恢復“煙火氣”

  經濟生活不能停擺。消費是民生,也是最終需求。

  在無錫,批發零售、餐飲(含夜宵)等各類商貿服務業,可不備案直接復工,恢復正常營業。作為蘇州工業園區最有煙火氣的地方,鄰裡中心的商鋪陸續營業,奶茶店又排起長隊……隨著商業、餐飲等服務業復蘇,我們熟悉的味道又回來了。

  4月11日,南京市召開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布會,宣布打造一批有影響力、有特色的夜間經濟集聚區,還將試行每周2.5天休息制度……我省各地密集出台一系列促消費政策,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恢復按下“快進鍵”。

  復市復蘇,每一步都是“克服了危即是機”。商貿服務業多數為輕資產運營,人工成本、房租支出平均佔比為52.6%。然而,很多企業不僅頂住疫情帶來的停業停產沖擊,而且探索出新的發展路徑和新的營銷模式。

  疫情期間,蘇果門店商品需求量激增,尤其是生鮮這一類民生商品,配送峰值接近700噸,達到平時的4倍之多。自大年三十至正月十八,蘇果馬群物流配送中心駕駛員陳曾華隻休息過1天,平均每天奔波在配送之路的時間超過10個小時。蘇寧易購、蘇果超市、大潤發、盒馬鮮生、永輝、每日優鮮等連鎖超市在疫情期間由“節日保供”及時轉為“應急保供”,保証疫情期間生活必需品“不斷檔、不脫銷”。

  農貿市場的貨豐價穩,穩住百姓心。1月30日,全省設區市和縣(市)城區2415家農貿市場中,就有超過九成恢復營業。城市綜合體也在堅守中發展。2月19日,新街口“中華第一商圈”按下恢復鍵。疫情期間,各大商場積極轉戰營銷“主場”,提供在線購物服務,讓消費的“春天”春色不減。

  疫情期間,消費市場必須安上“安全閥”。省商務廳專門下發通知,以分區分級、動態調整為原則,按照民生必需、人員集聚、空間密閉程度等區分類型,將商貿服務企業劃分為4類,分級管控。針對低風險地區,鼓勵除最后一類企業外,全面放開經營限制。

  新業態新模式,幫助企業危中尋機。一些餐飲企業為抵抗疫情沖擊,積極探索開辦團膳業務。2月3日起,蘇州、南京、無錫等10多個設區市發布外供外送餐企名單476家,有效幫助部分規模餐飲企業走出困境。

  千裡鶯啼綠映紅,車如流水馬如龍。勃興的消費活力,正融入美好的春光裡。

  短 評 >>>

  雙線奮擊 雙線勝利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需要步步推進、抓好防控工作,也需要騰挪轉身、抓好經濟社會發展。作為經濟大省、制造業大省,江蘇復工復產、達產達能事關重大、影響全局。一手“嚴防控”,一手“促發展”,江蘇顯擔當、強責任、見智慧,挺立起雙線出擊的“奮進姿態”。

  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應對雙線作戰,要有非常之謀、用非常之策。江蘇念好“精”的口訣,精確滴灌、“真槍實彈”,全力攻克一座座阻礙復工復產的“碉堡”,精心幫扶、“和盤托出”,千方百計給企業“減擔子”“注活水”,精准施策、“靶向治療”,定制服務讓不同行業、不同企業都有自己“穩穩的幸福”﹔做好“大”的文章,牢牢扭住重大項目這個“牛鼻子”,既穩住“原有量”又打好“提前量”,既推進老項目又引進新項目,既聚焦基礎設施功能完善,又謀劃補齊公共衛生短板,經濟“壓艙石”越來越夯實﹔抓好“新”的窗口,加速布局新基建、加快推動新經濟、加力培育新動能、加緊開發新模式,農產品營銷搭上“互聯網+”的翅膀,夜間經濟告別“夜的黑”、掘金“夜的美”……危機轉為生機,江蘇奮發有為、篤定前行。

  當前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確保疫情不反彈,穩住經濟基本盤,兜住民生底線,是同時擺在我們面前的考題。一如既往拿出“咬定目標不放鬆”的決心,拿出“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的志氣,拿出“危中搶機、化危為機”的聰慧,奮力奪取“雙線勝利”,未來精彩可期。(杭春燕 宋曉華吳 瓊 沈佳暄 顏 穎)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