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轉型升級步履鏗鏘

2020年05月15日07:28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負重前行,轉型發展步履鏗鏘

告別了收獲滿滿的2019年,再經歷整整一春的全民抗疫,不知不覺年輪已走到了生機勃發的2020年初夏。放眼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江蘇城鄉,工廠運轉有序,街巷人氣已旺,農田郁郁蔥蔥,熟悉的節奏和日子正在回歸。我省經濟運行經歷調整后正加快復蘇,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轉型升級步履鏗鏘。

亮眼“成績單”,

收獲在不平凡的一年

2019年是江蘇經濟發展不平凡的一年。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做好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等各項工作,我省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邁出新的步伐。

一組“亮眼數據”,印証了2019年江蘇經濟發展的喜人成果: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1%,總量達9.96萬億元,人均達12.36萬元、居各省區第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5.1%,其中制造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分別增長4.6%、8.6%、23.3%。數字經濟規模達4萬億元,商務服務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9.4%、18.8%和2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2%,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60%。

成績的取得,來自於我省不斷克服困難、應對挑戰,來自於有力有效的調控措施,來自於持續深化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結構優化提升,加快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我省緊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這個重大任務,近年來大力發展的13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去年有6個入圍全國制造業集群培育對象,佔全國的1/4。持續多年實施省領導挂鉤推進重大項目,無錫SK海力士二工廠、華虹集成電路一期等重大項目建成投產,連雲港盛虹煉化一體化等重大項目順利推進,為江蘇經濟培育新的中堅力量。同時大力實施“百企引航”“千企升級”行動計劃,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達142家、比上年增加3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973家、比上年增加250家。

2019年,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7.6%,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比重分別達32.8%和44.4%,兩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相繼落地蘇州、無錫。產學研深度融合,創新鏈與產業鏈“雙向融合”,推動“創新指數”不斷攀升,發展動能加快切換。去年一年,我省全社會研發投入超過2700億元,佔GDP比重達2.72%,其中企業研發投入佔比超過80%。高新技術企業達2.4萬家,新增近6000家。科技進步貢獻率64%,區域創新能力位居全國前列。

政策“組合拳”,

助企業全面復工復產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考驗江蘇工業應對風險、承壓前行的能力。

江蘇既是經濟大省,又是人口大省。在全力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我省精准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一系列含金量高的政策“組合拳”密集出台。

對廣大中小企業服務的速度、力度和溫度,不僅體現城市的營商環境,還展現對民生的關心呵護程度。2月2日,蘇州出台《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出台,成為全國最早提供幫助中小企業對抗疫情支持性政策的城市,獲商務部點名表揚。

2月4日,省國資委發出倡議,提倡各省屬企業及其各級控股企業出租的廠房、商鋪、寫字樓,對未復工和復工后經營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或個人等租戶,免收1-3個月的租金。

2月6日,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企業防控組提出6個方面18條措施,為企業紓困解難。

2月12日,江蘇《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推動經濟循環暢通和穩定持續發展的若干政策》(簡稱“江蘇50條”)和《關於支持中小企業緩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影響保持平穩健康發展的政策措施》(簡稱“惠企22條”)發布,總共72條政策措施干貨滿滿、精准發力。

江蘇經濟家底厚、韌性足、潛力大,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疫情沖擊只是暫時的,絕不能有“等一等、緩一緩”的思想,絕不能讓疫情成為全年各項目標實現的重大干擾。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我省統籌抓好“六穩”工作,加強經濟運行調度,盡可能降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

一邊全力戰“疫”,一邊恢復生產。“江蘇50條”“惠企22條”以及各地出台的配套政策,從“人、財、物”各個環節,打通人流、物流、資金流,為因疫情影響暫受阻限的經濟運行送來了“及時雨”和“破阻器”。省財政廳數據顯示,經初步測算,我省落實各項應對疫情的政策支出預計達1270億元。“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行動早、內容實、見效快。”紅豆集團董事局主席周海江感慨地說。

省工信廳統計顯示,早在今年3月中下旬,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復工面已提升至99.7%。疫情期間,中辦國辦督察組來到江蘇調研后高度評價了推進產業鏈上下游、大中小企業協同復工復產的“江蘇經驗”。“眼下,我省正採取推進產業鏈重構,開展‘工業互聯網平台強鏈拓市’專項行動等措施,力保產業鏈供應鏈持續穩定。”省工信廳廳長謝志成介紹說。

摁下“快進鍵”,

還要掘金新經濟

4月22日,2020年一季度我省經濟數據發布:今年1-3月,江蘇GDP降幅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增速在東部沿海經濟大省中位居前列。進入3月,全省主要指標增速明顯回升。

“起步即沖刺”“咬定全年目標任務不動搖”“千方百計把耽擱了的時間搶回來”……在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進入常態化防控后,全省各地摁下全面恢復經濟社會秩序的“快進鍵”,把耽擱的時間“搶”回來。

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在連續11個季度保持8%左右增速的基礎上,今年一季度逆勢增長1.6%,在全國GDP過萬億元城市中名列前茅。3月10日,南京召開招商突破年動員大會,立下萬億元招商“軍令狀”。“最強地級市”蘇州3月28日召開營商環境創新大會,發布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行動3.0版,以營商環境的最優帶動投資創業的最熱。

電力攀升、交通回暖、產能提升……與復工復產同行的,還有不斷調整主動求變的積極變奏。全省各地不僅搶時間、搶進度,還在“搶”中推動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經濟質態,各類“新經濟”“新產業”“新消費”成為奪取“雙勝利”的主戰場——

新產業,成為“拼”的焦點。4月11日,南京召開戰疫情擴內需穩增長“四新”行動動員發布會,以有效擴大內需來對沖經濟下行壓力﹔4月18日,蘇州召開專題會議,全市上下要協同推進“產業大腦”建設,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攻堅戰。

新基建,成為“搶”的方向。5月9日,全省車聯網先導區建設現場推進會在無錫召開,推動我省車聯網先導區建設,在示范應用、測試驗証、技術創新、產業發展和標准引領等領域取得新成效。不久前,我省出台加快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息消費“29條”,發力數字新基建,筑牢“智慧江蘇”根基。省工信廳相關人士表示,未來3年,我省將重點聚焦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和車聯網三大領域,以5G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投資規模預計超1200億元。“各地加速布局新基建以及江蘇‘29條’等一系列政策舉措的出台,不僅是對沖當前疫情影響、拉動投資、提振經濟的‘當務之急’,也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培育新業態新模式增長點的‘長遠之計’。”省政府副秘書長張樂夫說。

新投資,成為“贏”的方向。今年,我省共安排150個省服務業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6111億元,充分發揮服務業重點項目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保穩定的作用。

我們有理由相信,頂住疫情沖擊的江蘇,必將在高質量發展的“跑道”上鏗鏘前行,在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進程中譜寫更加動人的樂章。

本報記者 付 奇 李睿哲

宋曉華 顧巍鐘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