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基建”新政密集發布 專家:避免一哄而上

趙超

2020年05月19日14:21  來源:人民網-IT頻道
 
原標題:地方“新基建”新政密集發布 專家:避免一哄而上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一時間,“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成為熱詞。

  新基建從短期看可以為穩經濟、穩增長發揮重要作用,從長遠看可以激發更多新需求、創造更多新業態,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力方向之一。而著眼疫情與經濟下行的當下,作為穩投資、促增長的有效手段,它的登場,更是恰逢其時。

  今年以來,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對5G、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項目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斷增大。在中央政策不斷加大力度的同時,新基建規劃的“地方版”也相繼出台,成為推動發展的主要動力。

  “新基建”成地方兩會熱詞

  近期,地方兩會陸續閉幕。人民網記者整理發現,各地在2019年的工作成果斐然。與往年不同的是,多地的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在基建投資方面更加偏向新基建領域,“新基建”成為各地兩會熱詞。

  剛剛閉幕的雲南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了關於《政府工作報告》的決議,該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布局5G網絡、區塊鏈技術雲平台等新基建,提升數字經濟發展支撐能力﹔深化“一部手機”“刷臉就行”“亮碼掃碼”等數字技術應用和集成創新。

  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0年將繼續發力,聚焦4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和10大重點產業,瞄准細分領域,集聚更多第二總部和獨角獸企業。湖北還提出,“加快國家存儲器基地二期、天馬G6二期等重大項目建設。

  而河南省政府工作報告同樣聚焦新基建發展,指出2020年河南省將聚焦基礎設施、社會民生、生態環境等9個領域,統籌實施8000個左右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萬億元。同時,還將加快實施重大信息網絡基礎設施項目,實現縣級以上城區5G全覆蓋,啟動全省5G規模化商用。

  此外,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指出,2020年,北京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5G、半導體、新能源、車聯網、區塊鏈等領域,支持新型研發機構、高等學校、科研機構、科技領軍企業開展戰略協作和聯合攻關,加快底層技術和通用技術突破。

  地方“新基建”新政密集發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4月份以來,上海、廣東、重慶、山東、雲南等全國十余個省份或城市已經出台了有關新基建的落地舉措。

  5月7日,上海出台《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2022年)》。未來三年,上海將實施第一批48個重大項目和工程包,預計總投資約2700億元。到2022年底,推動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模和創新能級邁向國際一流水平。第一批48個重大項目和工程包,可以形容為上海版“新基建4大建設行動”,也就是“新網絡”“新設施”“新平台”“新終端”建設。

  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的《廣東省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中,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230個,總投資5.9萬億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廣東省穩投資的重頭戲,相關的重點建設項目達443個,總投資額高達3.27萬億元,今年將投資4412億元。高鐵、特高壓、5G網絡、新能源等“新基建”,成為重點投資對象。

  天津市今年將實施《關於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和設備發展的實施意見》,將發揮鯤鵬生態體系、超腦聯合實驗室、城市數字大腦聯合實驗室的市場資源優勢和專業技術優勢,開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小生態培育專項工作,構建現代信息技術產業體系。

  山東省發改委透露,山東省將出台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意見,以5G商用、智慧城市、工業互聯網等為重點,加快謀劃推進一批牽引性強的重大項目,年內建成5G基站4萬個,集中打造20個左右省級數字經濟平台。

  此外,個別地區還就新基建建設服務出台了專門文件。如:甘肅特別針對新基建的用地服務保障出台文件,明確了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用地范圍。也有地方發布了建設標准。如:雄安新區發布了智能城市建設標准體系框架(1.0版本)和第一批標准成果,設立智能城市專項工程,已經啟動38個政府投資項目,以及多個社會投資的通信網絡、5G基站、智能化應用等項目。

  專家觀點:循序漸進推進 避免一哄而上

  隨著新基建建設力度不斷增強,對於經濟的推動作用也開始顯現。對此,一些業內專家表示,新基建的加快建設將成為重要承接點,不僅能夠在短時間內發揮有效拉動作用,促進經濟恢復發展,而且能夠為經濟轉型升級打下堅實基礎。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吳琦認為,在傳統基建對於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有所減弱的背景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在穩投資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賽迪智庫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從長期來看,新基建是未來規劃的重點方向。到2025年,5G基建、特高壓等七大領域新基建直接投資將達10萬億元左右,帶動投資累計或將超過17萬億元。

  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國家創新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財經研究所所長石建勛認為,不少人存在一種認識誤區,以為“新基建”將逐步代替“老基建”。其實,“新基建”和“老基建”不是相互代替的關系,更非相互排斥,而是相互補充、互為條件和支撐的。

  石建勛同時指出,“新基建”的發展不能簡單地走“老基建”之路。要避免一哄而上,考慮市場需求和區域發展實際﹔要根據財力和債務情況循序漸進推進,避免形成新的地方債風險。

(責編:馬曉波、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