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防疫經驗 南京鼓樓探路老舊小區長效管理

2020年05月22日07:29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沒有物管,小區也能管好

無物管小區是城市治理“老大難”。這類小區建筑老舊,配套落后,人員構成復雜,長期缺乏專業人員的有效管理。

南京市鼓樓區有老舊小區765個,大多沒有物業。疫情期間,不少小區探索出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如何將“戰時”舉措變成常態化機制,無物管小區能否迎來治理春天,南京市鼓樓區先行探路。

人臉識別,

守好安全第一關

“這個大門一裝,我們放心多了。”5月15日上午,家住老菜市13-21號的居民馬繼星一看到記者就說。

沒有專職保安,居民進出的第一道門誰來守?這是許多無物管小區面臨的首要問題。老菜市片區地處鬧市,菜場、超市、大小飯館集聚,8棟居民樓全部建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且是敞開式院落。“什麼人都能隨意進出,車也開進來亂停亂放,佔了消防通道不說,連騎電動車都要小心通過。”馬繼星在這裡住了13年,對以前這裡的環境有些抱怨。

疫情最嚴峻時期,老菜市片區全部用圍擋封住,隻保留一個出口,並設崗把守,人員流動得到控制。

封閉管理有了效果,於是片區所屬的寧海路街道和山西路社區從為民辦實事項目資金中劃出一部分,為這裡各個居住區裝上大門。其中,5-11號居住區配備自動識別車牌的道閘和刷卡門禁,車輛和人員信息全部統計錄入后台,識別比對成功才能進出。

在中央門街道新門口18號小區,行人走到大門口無需抬頭,無感人臉識別儀器能快速比對信息。“3月8日小區啟動人臉信息採集,居民們都很積極,4個半天就採集了92%。”新門口社區黨委書記王衛平說。此外,17名單元樓長輪流排班,配合智能門禁自治管理,目前,新門口18號已實現“技防+人防”的常態化管理。

智慧管理,

老人久不出門自動報警

輕點鼠標,業主刷卡開了幾次門、訪客電話開了幾次門,都有數據顯示﹔獨居老人上一次開門是什麼時候,也都能隨時掌握。在中央門街道黑龍江28號小區,一個誕生於疫情期間的“親鄰雲智慧社區”系統,讓志願者“喘了口氣”,也讓社工心裡對鄰裡安全“有了數”。

小區共有兩個單元樓,104戶居民。疫情期間,由居民、共建單位眾籌建設了智能門禁,並在此基礎上延伸出動態化追蹤和常態化管理功能。系統根據刷卡記錄篩選出長期不在南京的居民,待其首次回寧刷卡時,提示卡口值班人員重點檢查。3月6日啟用該系統后,卡口值班人員從3人縮減到1人。

疫情形勢持續向好,這個“電子管家”如何繼續大顯身手?結合小區的常態化管理需要,出租戶和獨居老人被納入新的重點管理范圍。前者的門禁權限按租賃時長設定,合同一到期,權限立刻關閉,續約后才能重新開通。后者的個人信息同樣被專項管理,當系統監測到老人在一定時間內沒有刷卡記錄時,會自動將報警信息推送給家庭緊急聯系人和社區網格員,第一時間上門查看老人是否安全。

技術人員竇如鑫告訴記者,目前,該平台已覆蓋街道80個無物管小區、院落、單元,涉及1.7萬多戶居民。

中央門辦事處主任馬蓉表示,抓住疫情管控契機,提前謀劃無物管小區長效管理,既是防控常態化的需要,更是為民辦實事、加強基層治理的需要。

自治共享,

居民一眼掃出生人

記者在小市街道華洋小區的居民樓下看到,電動車、自行車、三輪車等排成一排,擺放整齊,走近一看卻發現“端倪”:白色停車線雖畫得筆直,但線條兩側凹凸不平,明顯手法粗糙。一打聽才知道,這些停車線都是居民自己畫的。

華洋小區建於上世紀80年代,原先住戶裡大多是華洋電氣職工家屬,后來部分職工將房子出租,租戶漸漸多了起來。居民希望小區能有人管,但找來找去沒有一家物業公司願意接。“總共就兩棟居民樓,20多輛車,收上來的費用回不了本,誰想來?”河路道社區黨委書記王琴說。

物業公司不願接,居民決定自己管。2018年,6名熱心居民成立小區自管委員會。62歲的趙永巧是委員會成員,她微信群裡,每天都有消息彈出,“明天打掃院子,誰去?”“路邊的花壇該收拾了,有空的報個名。”號召一發出,總有人回應“接單”。行走在小區裡,路面整潔一新,牆畫生動有趣。

66歲的困難戶劉正喜,是小區自治志願者隊伍的一員,負責值守大門、看管車輛。他和院子裡的住戶都熟悉,從外面進來的是不是生人,一眼就能看出。疫情期間,“熟人治理”發揮了重大作用。

考慮到他的特殊情況,自管會商議,每月從收上來的停車費裡拿出2000元補貼給他,這樣既解決了小區的門衛值守問題,又解決了他的生活困難,一舉兩得。

今年5月,該街道出台《小市地區老舊小區自治管理委員會規范化運作細則(征求意見稿)》,制定了委員會章程、選舉辦法、自治公約、管理辦法等,在轄區內的無物管老舊小區推廣實施。

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呼喚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鼓樓區一位社區書記深有體會:“經此一‘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要把疫情‘逼’出來的好習慣延續下來,營造氛圍,建立機制,激發市民的主體意識,無論管理哪類小區,這都是最硬核力量。” (董 翔)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