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萬余人安置小區靠啥留住“顏面”?

2020年06月01日14:38  來源:宿遷網
 
原標題:宿遷:萬余人安置小區靠啥留住“顏面”?

  宿遷網訊(記者 徐其崇)“2018年底,中共江蘇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命名表彰第十三批省級‘民主法治示范社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古楚街道王梨園社區榜上有名,去年底,該社區又被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表彰為‘江蘇省文明社區’,也被宿遷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評為‘五好村居’。這個社區的轄區是金桂花園安置小區,他們靠什麼獲此殊榮?”日前,古楚街道組宣干部仝西旺致電熱線電話反映,在安置小區的管理上,王梨園社區探索出不少值得借鑒的經驗。

  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規模和空間迅速擴張,大量農用或集體土地被征用,形成了失地農民這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他們住進了城市安置小區,隨之而來的是管理上的難題。如何有效進行文明引導,讓農民真正適應城市生活,是不少管理者長期思考的問題。

GetAttachment

小區一角

  金桂花園是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境內規模最大的安置小區,從2004年開始,分為8期,到2012年建設完成,共入住2048戶,常住人口1.1萬人。“我家是早期搬進這個小區居住的拆遷安置戶,剛入住時,小區沒有院牆,沒有大門,除了樓房,公共空間簡直就是‘黃土露天’,居住環境很差,所以我們夫婦就到外地務工。現在小區面貌煥然一新,看著安置房逐漸變成了‘花園房’,我們就回來居住了,就近上班。”業主康連喜說,金桂花園有了“顏面”,才能留住人。

  說起金桂花園的“嬗變”,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廣征坦言,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軟件”,是安置小區管理上台階的有效路徑。

  抓“硬件”舍得花本錢。據了解,金桂花園小區建成后,陸續有王梨園、前庵、趙庄3個居委會居民全部入住,徐圩、朱圩、羅土塘居委會部分居民入住。由於建設之初基礎設施差,2013年、2017年,社區在上級的幫助下,對小區硬件設施進行改造,先后投入800余萬元,鋪設柏油路6400平方米,增添綠化面積3萬多平方米,改造橫穿小區發臭的洋大河700米,使之成了景觀河,增設消防設施,開辟停車位,建設晾晒區,鋪設雨污水管道2200米,有效地解決了小區基礎設施薄弱問題。

  “小區院牆、大門都是后建的,以前,小區四處無遮攔,外人隨意出入,小區裡每天都會有叫賣聲,有了院牆和大門,情況發生了改變。社區為了方便居民生活,又投資160萬元建成了臨時疏導點。”採訪中,居民徐守芝說,以前,業主一家看一家毀綠種菜,整個小區內約有2400平方米的公共綠地被毀,成了私家小菜園,有的業主甚至在樓下建起了小型大棚,常年種菜。后來社區聯合城管開展執法進小區活動,漸漸遏制住了毀綠種菜現象。

  抓“軟件”投入真情。由於業主們住慣了往日的瓦房,入住后“隨心所欲”現象隨處可見,亂堆亂放、私搭亂建、侵佔公共空間,一直是難以根治的“頑疾”。以前,多數單元門的兩側均有大面積的雜物橫堆亂放﹔幾年前,小區居民私自打井,散養雞鴨鵝比比皆是。如何改變業主們的生活習慣?王廣征說,這不是花錢就可以做到的,隻有真情投入,做好細致的思想工作,才能逐漸改變業主的思想觀念,形成健康文明的社區風氣。

  “一些居組是整體搬遷進來的,往往同一個庄子上的鄰居會選擇同一幢樓居住。前些年,有的業主會說,這幢樓是趙庄,那幢樓是臧庄,這種叫法,就是自我孤立的一種表現。小區是大家庭,必須把居民的心融在一起。”王廣征說,這些年來,他們通過成立心橋志願服務隊,在居民間搭建了“連心橋”。心橋志願服務隊成員33人,由黨員、群眾、轄區民警、律師等自願組成,致力於幫助居民學習法律法規,宣傳宣講政策理論,培育主流價值觀。

  “針對過去鄰裡矛盾突出、家族觀念強、各自為政等情況,我們開展廣場舞比賽、書法比賽、演講比賽、評選好媳婦、優秀黨員講身邊事等活動,讓文化和文明活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讓大家的心真正融為一體。”王廣征說,為了增強大家的凝聚力,他們在全市率先實現數字化“三務”公開。“小區改造花了哪幾筆錢?每個黨員繳納多少黨費?每一張發票報銷合不合理?在家裡的電視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居民徐波說,居民“明白到家”了,也就心無疑慮了。

  “改善安置小區環境花出真金白銀,推進小區文明建設付出真心,居民們看在眼裡,滿意在心裡。促進平安創建和社區治理,是居民安居樂業的必然需要。”街道干部徐士凡說,大家把安置小區當成自己的家,金桂花園的明天一定會更美好。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