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疼不好笑 建立慢性腎臟病防控體系迫在眉睫

2020年06月03日10:35  來源:人民網-人民健康網
 
原標題:腎疼不好笑 陳江華:建立慢性腎臟病防控體系迫在眉睫

“腎疼”很多情況下被當成一個調侃用語,殊不知,腎疼的現狀在當下已到了不容忽視的階段。“2012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群慢性腎臟病患病率高達10.8%,即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慢性腎臟病。”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腎臟病中心主任陳江華表示。

陳江華介紹,近些年,糖尿病、高血壓等代謝性疾病發病率明顯上升,這類疾病對患者的腎臟也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傷。因此推測,我國現在慢性腎臟病發病率應該超過了10.8%,並且呈現發病率和死亡率上升趨勢,對人民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

慢性腎臟病成醫療體系一大負擔

今年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出“將慢性腎臟病納入國家重大慢病,建立慢性腎臟病防治體系”的建議。對此,陳江華認為,這十分必要,而且迫在眉睫。

目前,慢病防治體系在高血壓、糖尿病等防治上效果顯著。對於為什麼呼吁將慢性腎臟病納入慢病防治體系,陳江華解釋道,高血壓、糖尿病納入體系后,已經作為基層醫院公共任務開展的防治工作。如果將慢性腎臟病納入慢病防治體系,並且基層有能力承接,相信慢性腎臟病的知曉率、治療率就會明顯提升。

陳江華表示,很多患者在疾病早期並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腎臟病,如果沒有及時進行規范管理和干預,最后很可能會快速進展為終末期腎臟病,俗稱尿毒症。

尿毒症被稱為“不死的癌症”,慢性腎臟病一旦進展至尿毒症,這意味著,透析和移植便成了患者維持生命的必要手段。陳江華介紹稱,終末期腎臟病是一項需要終生替代治療的嚴重慢性疾病,對醫療資源依賴度高,佔用醫療資源總量大,佔用較多的住院資源。

“慢性腎臟病在病情進展過程中常合並心腦血管疾病,有非常高的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陳江華表示,這不僅危及了患者的生命,也給醫療體系帶來沉重負擔。根據我們最近的一項住院病人調查,中國三級醫院糖尿病腎病的住院人數比例已達到第一位。

陳江華談到,加大對慢性腎臟病基層醫療的投入,推進基層腎臟病專科的建設,規范慢性腎臟病的診療,有助於推動慢性腎臟病的分級診療,緩解三級醫院床位緊張問題,並保障患者的醫療需求。

慢性腎臟病防控面臨諸多挑戰

針對慢性腎臟病給社會帶來的壓力,陳江華稱,慢性腎臟病除了發病率高、基數大以外還存在以下挑戰:一是慢性腎臟病早期知曉率低、就診率低。很多人在早期沒有明顯的臨床症狀,根據我們的前期調查,國內的慢性腎臟病知曉率僅為12.5%,治療率則更低。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期,從而進展成終末期腎臟病,並引發心血管疾病。

二是終末期腎臟病患者長期生存率低,且治療費用高。慢性腎臟病患者治療費用遠高於非腎臟病病人的治療費用,就血液透析單項治療來說,患者每年直接醫療費用就超過7萬元。

三是基層腎臟科醫生隊伍建設不足。普通基層醫生缺乏腎臟病防治知識,因而早期防治無法跟進。

“我們國家尚未建立起慢性腎臟病防治體系,導致終末期腎臟病患者明顯上升,慢性腎臟病的發病率、死亡率也顯著增加。”陳江華如實說。

慢性腎臟病防治重在關口前移

建立慢性腎臟病防治體系,加強基層腎臟專科醫生隊伍建設,對慢性腎臟病防治的意義不言而喻。陳江華認為,把慢性腎臟病防治關口前移,提升基層腎科醫生隊伍,對降低慢性腎臟病患者的發病率、死亡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並且,為實現《“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目標會帶來更多可能性。

慢性腎臟病防治重點在於預防,如何預防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慢性腎臟病的發生和許多不良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現在代謝性疾病引起的腎臟損害越來越多。代謝性疾病在醫生指導下完全可以預防,需要我們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即保証充分的睡眠,合理、健康的飲食及適當運動。”陳江華說。

預防的同時加強診斷,也是慢性腎臟病防治的一大手段。“腎臟病很容易診斷,發現腎臟病主要靠尿常規檢查、超聲檢查和血液檢查。90%以上的人通過這三個檢查,就能發現是否患有腎臟病。”陳江華建議,成人及中小學生每年都應該做體檢,並把尿常規作為一項基本體檢項目。如果通過檢查發現腎臟有損傷,需要及時就診,並到基層醫院接受定期管理。

假使已經患有腎臟病,陳江華建議患者及時接受治療,積極配合醫生指導,不要隨意中斷。他表示,目前很多腎臟病的治療方法都是有效的,要及早進行干預和規范治療,避免病情惡化發展成終末期腎臟病。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