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走近江蘇三位致力生態環境保護人士

2020年06月05日07:19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守護綠色家園,汲取行動者力量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中國主題——“美麗中國,我是行動者”。近年來,我省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其間浸透著每一位綠色家園守護者的汗水。記者採訪了3位致力於生態環境保護的人士,從他們的故事裡汲取行動者的力量。

為江豚奔走的“豚爺”

“江豚是長江生態系統裡的頂級水生物種,保護江豚,也同時保護了長江其它瀕危物種,這可以從外出自帶水杯、少用一次性塑料餐具做起。”5月31日下午,年逾七旬的陳宜林給揚州大學學生開展保護長江江豚的線上講座,這位銀發老人,被人們親切地喚作“豚爺”。

這場講座,揚州大學學生劉林林聽得很入迷。“我非常敬佩陳爺爺,我的專業是生物工程,希望以后能夠給江豚基因測序,為守護江豚出力。”劉林林說,自己去年已加入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

由於過度開發和環境污染,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江豚數量急劇下降。“我家住在揚州廖家溝邊上,我小時候見過江豚,對江豚有親切感,退休后看到江豚瀕危的新聞,就加入了保護行列。”陳宜林從2010年開始就為保護江豚而奔走,有感於民眾對生態保護的認識還不足,決心要在青年一代當中播撒綠色的種子。

陳宜林發起成立江蘇第一個民間江豚保護協會——揚州市江豚保護協會,協會連續6年舉辦“全國大學生江豚保護夏令營”,常年深入大中小學舉辦“長江江豚講壇”,組建了全省第一支“長江江豚協巡隊”……陳宜林培養了不少大學生科普志願者骨干,今年疫情期間,他堅持開展了4場線上講座。

陳宜林的這份情懷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他還想方設法,努力將江豚與揚州文化相結合,推出獨具特色的文創產品。每年,陳宜林都會請揚州船村生態文化發展中心的專家設計“江豚生肖窗花”,然后交由協會分發,讓更多人認識到保護江豚的重要性。

“候鳥王國”打造者

在常州市武進區嘉澤鎮,有一片40余畝的林地,這裡植被蔥蘢、鳥兒歡鳴,充滿了生機,這是閔浩煥傾盡30余年心血打造的“候鳥王國”。

1979年,閔浩煥在嘉澤鎮創辦了苗圃及花木研究所,苗圃裡的幾棵大樹上常有零星白鷺棲息。1989年,苗圃裡來了一群不速之客——白鸛、黑鸛,它們在雪鬆、香樟樹上搭起了窩。此后,鳥兒越來越多,它們改變了閔浩煥的人生之路。為了不影響鳥類生存環境,31年來,在閔浩煥種植的苗木基地上,沒有出售過一棵樹,苗圃裡的野生候鳥由最初的幾十隻逐年增至如今的10多萬隻。

苗木基地的大門前,懸挂著“南京師范大學鷺鳥繁殖棲息生態研究基地”“武進科協科普示范教育基地”“中小學科普教育基地”等牌子。每到假期,許多愛鳥人士和學校師生都會到這裡參觀。

早在上世紀70年代,閔浩煥就靠辦苗圃、種花木發家致富。他的園林綠化生意遍及全國,而他和妻子羌賽娥賺的錢都用來貼補“候鳥王國”,30多年來已投入3500余萬元。“由於鳥糞會腐蝕樹木,我們除了要為鳥兒購買魚蝦飼料外,每年還要補種300到500棵樹木,供它們安家。”這位80歲的老人說,“有人說,鳥兒春天飛來,大家看了都高興,但到冬天又飛走了,什麼都留不下,有什麼意義?但我不這麼認為,保護生態、保護環境是萬年大計。這些鳥兒有新西蘭的、有新加坡的,我們要從全球生態保護的角度去看這件事,不能狹隘。”

隨著自己年歲漸增,“候鳥王國”何去何從成了閔浩煥的心結。“未來誰將繼續守護這些鳥兒?家裡沒有接班的,希望政府部門予以關注,協調解決這個難題。”

讓一江清水向東流

6月4日,一艘貨船停靠在南京長江四橋附近的長江匯興隆洲綠色服務區。“以前生活垃圾和污水移交的費用較高,有時根本沒地方移交,我們就會偷偷倒進長江裡。現在服務區免費回收船舶垃圾,真好!”船主何征說。

何征能夠免費在水上服務區移交垃圾,與南京長江匯黨支部書記、環保總監王康明的努力分不開。

今年48歲的王康明,對長江有著深厚情感。“一江春水向東流,污水垃圾到下游”,過去長江上出現的船舶污染物偷排亂扔現象讓王康明心痛不已。“長江上有12萬隻船舶、200萬名船員,船舶垃圾和污水產生量很大。在海事部門指導下,我們決定進行免費回收,擔起行業領軍企業的社會責任。”

王康明主動向公司提出,在服務區增加一條75米長、13米寬的功能躉船,集中接收和處置船舶污染物。去年5月起,興隆洲水上服務區轉身為綠色服務區,提供免費船舶垃圾接收、免費生活污水垃圾接收等4項環保服務。

一年來,兩個數據的“一升一降”讓王康明格外開懷。“‘一升’是指服務區內停靠船舶的垃圾移交率從7%上升到了84%,這說明船員環保意識在提升﹔‘一降’是指興隆洲水上服務區的船舶垃圾接收率降低,從最高峰的70%降至現在的40%左右,這說明,做船舶垃圾免費接收的同行變多了,過往船舶可以在更多水上站點免費移交污染物,這是大好事。”

在王康明帶領下,長江匯興隆洲綠色服務區在綠色之路上先行先試。3月中旬,服務區對停靠船舶試行垃圾分類,一段時間后王康明發現,經過服務區船舶的污染物移交量在減少。面對垃圾分類中的困難,王康明提出要“難易相成”,從佔比較多、分揀較容易的塑料垃圾、蓄電池、家電等入手,鼓勵船員全部移交,提供家電以舊換新服務等。(許海燕 王 靜)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