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張家港打造"江海第一灣" 抓好長江大保護

2020年06月07日07:4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張家港傾力打造“江海第一灣”

孟夏時節,站在刻有“張家港灣”四個大字的石頭邊,遠眺長江,江風扑面,水天一色的美景令人心曠神怡。 張家港灣,這是張家港在落實長江大保護中,對“母親河”做出的“綠色承諾”。在上起老沙碼頭,下至段山港,約12公裡的長江岸線上,張家港緊鑼密鼓實施一系列生態提升工程,一幅水清岸綠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一個記得住鄉愁、看得到江水的濱江美景——張家港灣,就這樣悄然走進張家港人的日常生活。

萬裡長江入海前,在張家港拐了最后一道彎,不僅塑造了一個令人驚嘆的自然奇觀,也賦予了張家港人抓好長江大保護的使命。 “張家港灣建設既要做到視覺上美,更要緊緊圍繞新發展理念、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其作為沿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窗口。作為為市民創造美好生活、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新載體,讓老百姓滿意,經得起歷史檢驗。”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在調研張家港灣生態提升工程時強調,張家港要高標准早日建成最美長江江海交匯“第一灣”,以實際行動踐行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時代最前列。

浩瀚的長江哺育了張家港這座“明星城市”。作為擁有長江岸線最多的縣市之一,改革開放以來,張家港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大力發展臨港產業,昔日“窮沙洲”蝶變為沿江現代港口城市。然而,在快速崛起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了岸線過度開發和低效利用的情況。此前,有關部門的一份調查顯示,因為“散亂污”遍地,非法碼頭“圍江”,不僅造成了長江的污染,周邊居民對此也嘖有煩言,“臨江難見江、近水難親水”。

沒有長江大保護的領先,張家港怎能成標杆,更談不上率先!對標“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張家港人坐不住了。在共抓大保護中彰顯“港城擔當”,大手筆建設張家港灣,成為張家港人的新追求。 去年9月,張家港啟動“張家港灣”生態提升工程,總投資37.6億元,將張家港灣9公裡生產岸線全面調整為生態岸線,並騰退4平方公裡的規劃產業用地。在此基礎上,實施“百年一遇”江堤改造、江堤外側環境整治、船廠清理整治及景觀綠化、江堤內側大環境綜合整治、道路修繕等“五大整治提升工程”,全力打造“最美江灘”“最美江堤”“最美江村”“最美江灣”,呈現“江海交匯第一灣”的靚麗面貌。

“核心是生態保護,在長江灘涂區域不搞大開發,不搞大建設,著力修復生態基底。”張家港市委書記潘國強說,打造張家港灣,是張家港綠色發展的必然選擇,更是對張家港人民負責,對長江負責的唯一選擇。

走在張家港灣原攔門沙碼頭區域,一片綠意盎然。依然保留在江畔的橋墩無聲地提醒著人們這裡發生的變化。岸邊一座30多米高的海事建筑也被改造成鯉魚形狀的觀景台。今后,游客可以登上去,觀賞長江的壯麗風景。

“看到長江水質越來越好,感到很興奮。”張家港市住建局園林處主任陸洪鑫,已在工程現場待了半年,見証了張家港灣建設帶來的變化。他告訴記者,張家港灣有望於今年6月下旬建成,屆時不僅讓張家港這座臨江城市展現出應有的濱江風光,也將極大豐富城市親水空間,滿足市民對公共生態產品的需求。更令建設人員感到欣慰的是,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瀕危物種震旦鴉雀頻頻出現在張家港灣沿江蘆葦濕地中。

“保護長江,是我們每個張家港人的使命和責任,我們村上下一條心,一起打造‘最美江村’。”地處張家港灣中段的永興村黨總支書記黃學賢介紹,為支持沿江環境整治,村民們主動拆除了鴨棚。村道綠化補植、交通道路優化、河道整治……目前,村裡已經成立了旅游文化發展公司,准備整合農家樂、採摘園、民宿區,組成田園綜合體,把張家港灣建設帶來的生態紅利轉變為富民增收的發展紅利。張家港灣生態修復工程已成功入選江蘇省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特色工作。張家港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韓衛表示,張家港灣是張家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把沿江“工業鏽帶”變成“生活秀帶”的有益探索。

這樣的探索正在成為一種常態。站在張家港灣遠眺,雙山島猶如一條綠毯鋪在江面,這裡被定位為“不開發島”,“離島安置”綜合整治后,與張家港灣交相輝映。在沙鋼集團海力9號碼頭,一條由綠樹、花草、江堤組成的綠色保護帶漸次展開。沙鋼集團對海力碼頭7.8公裡長江岸線進行大力整治,退出生產作業空間8000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約5萬平方米……

行走於長江張家港段80多公裡的長江岸線,處處感受到綠色發展的理念。這座榮獲國家生態市、中國生態文明獎諸多榮譽的城市,正以領跑者的姿態,寫好共抓長江大保護時代答卷!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