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科技改革30條賦權激勵 打通成果轉化“腸梗阻”

2020年06月17日07:0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賦權激勵,打通成果轉化“腸梗阻”

科技成果轉化不暢、利用率不高是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突出問題。如何破題?省委省政府2018年8月出台《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即“科技改革30條”,全面放開服務社會的橫向科研項目管理,加大賦權激勵,減少微觀干預,多管齊下解決科研人員后顧之憂,著力打通成果轉化“腸梗阻”。政策落地近兩年來效果如何?記者近日調研採訪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

放開項目管理,擴大科研自主權

以擴大科研自主權為突破口,“科技改革30條”著力推進科技“放管服”,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能放寬的一律放寬,能簡化的一律簡化,能提速的一律提速。對此,中國礦業大學副研究員王勃深有體會:“6000多萬元的校企合作項目,一個多月就簽下來了,效率比改革前高多了。”

全面放開橫向科研項目管理后,高校院所可自主確定項目經費使用范圍和標准,成果可歸委托方或科技人員所有,收入可由項目組成員自主分配。

“我們科研團隊規模較大,研究生比較多,以前給學生發助研津貼有金額限制,現在發津貼自由度高了,激勵到位,團隊積極性也就更高了。”中國礦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曹安業說。

目前,省市屬高校院所普遍制定或修訂橫向項目管理辦法,實行有別於財政科研經費的分類管理方式。如中國礦業大學明確勞務費、助研津貼、專家咨詢費和科研績效據實列支,不再設比例限制﹔省農科院明確橫向項目完成后的余額項目團隊可提取一定比例用於分配,其中70%可用於團隊(個人)分配。

“我的團隊承接一個10萬元經費的橫向項目,課題結束后結余4萬-5萬元,按照新政策團隊就可以按70%的比例自主分配2.8萬-3.5萬元的項目經費。”省農科院農業科技發展研究室主任張鋒說,“新的橫向項目管理辦法更符合創新規律,破除了制約科技人員創新創業體制機制的障礙,科研人員更願意轉化科技創新成果,服務社會、服務政府、服務企業。”

評職稱,不再唯論文唯課題

前不久,南京工業大學教師夏霆等3人被評為“社會服務型教授”,成為我省高校職稱評審制度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

夏霆的研究方向是城市水生態修復理論與技術、高藻水源地供水保障技術,多年來從事的都是服務企業和社會團體為主的“橫向項目”,自2011年評上副教授以來,他承擔省內外多個市縣的“河湖健康狀況評估報告”的研究與公報編制工作,科研經費累積近800萬元。“但是按照以往學校的職稱評審條件,我是沒有機會參評正高級職稱的。”夏霆說。

2018年下半年,南京工業大學修訂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辦法,新增社會服務型系列職稱,主要考察其社會經濟效益和實際貢獻,為從事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教師提供職稱晉升通道。“新的職務評聘辦法不隻考核論文,也考核教師服務社會的能力,讓很多和我一樣從事科技成果轉化的教師有了盼頭。”夏霆說。

“通過職稱評審制度改革,可以更好地引導科研工作者真正把論文寫在大地上。”南工大科技處負責人表示。

“以前職稱晉升橫向科研項目佔權重比較低,做再多的科技成果轉化,對職稱評審影響不大。”中國礦業大學副研究員王勃,工作7年來主持開展37個橫向科研項目並進行科技成果轉化。去年是他最有干勁的一年,因為學校出台“專業教師基礎崗位評價標准”,新設“產業型教授/研究員”正高級職稱。“去年底我和團隊拿到跟山西介休大佛寺煤業有限公司合作的一項重大校企合作項目,單項金額6308.5萬元,是礦大近十年來單項金額最大的橫向科研項目,憑這個項目就可作為申報產業型教授/研究員正高級職稱的依據。”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說,“科技改革30條”全面放開橫向科研項目管理,在業績考核、職稱評定時橫向縱向同等對待,面向150多所省內高校下放職稱評審權,惠及20多萬教職工。

科研人員轉化收益比重加大

“科技改革30條”進一步加大對科技成果轉化的支持力度,明確提出高校院所的職務發明成果在省內轉化獲得的收益用於獎勵研發團隊的比例提高到不低於70%。

“學校和科研團隊的獲得從‘三七開’到‘二八開’再到‘一九開’,科研人員在成果轉化中的收益比重不斷加大,讓我們更有干勁。”南京工業大學材料學院教授丁毅從事成果轉化工作十多年,感受最為深刻,“現在真正把科研團隊的‘權’和‘利’放在第一位”。

南工大推行“先明確權利,再成果轉化”,鼓勵教師將科研成果作價入股創辦學科型公司,學校持股10%,科研團隊持股90%,把大部分權利讓給科研團隊。丁毅所參與的千萬級學科型公司——南工大溧陽新材料研發中心,就享受“一九開”政策。

“對於科研成果轉化產生的收益,我們學校規定科研團隊最高能獲得95%,這不但激發了科研人員積極性,更重要的是讓更多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對創新創業起到很好的推進作用。”常州大學能源化工裝備研究院院長劉雪東說。

目前,省內高校院所都明確獲得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具體辦法,“科研人員拿大頭、科研團隊持大股”正成為新趨勢,科技成果轉化成效立竿見影。去年,我省技術合同成交項次達49622項,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675.59億元,同比增長45.37%,居全國第三。其中,技術開發、技術轉讓合同成交額達1077.91億元,佔比超六成。(蔡姝雯)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