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15名科學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2020年06月24日07:30  來源:交匯點新聞
 
原標題:星光 | 江蘇15名科學家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跋涉創新之路,共解創新之問

創新是時代的召喚,也是社會的高頻詞。近日江蘇15名科學家捧得第二屆“全國創新爭先獎”,作為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不同於聚焦項目成果的獎項,該獎面向的是科研最關鍵的“人”。創新之路如何抵達,最關鍵看人。江蘇卓越的科技人才們,如何看待創新之路,如何抓住創新之光?新華日報·科技周刊近日陸續對話了一批獲獎者,共同破解創新之問。

創新不是空想,關乎社會需求

“創新不是空想,而要胸懷於國家和人類大計,在社會、科技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蘇新寧教授認為,在考慮創新之前,我們一定將其與已有和未來的社會需求關聯在一起,多考慮綜合應用,才能促進更多的創新。

蘇新寧說,情報學科一直是國家需要和社會發展緊密結合,“在創新之前,我們必須用前瞻性眼光審視自己所在學科領域的發展,充分了解並深入分析所在研究領域已有的成果,未來還可以在什麼方向上突破,探索理論和技術應用的空白之處,這就是我們創新的起點”。比如在大數據時代,情報工作者需要瞄准科技前沿領域和尖端領域,從情報中梳理出尖端研究領域的現狀及有待突破的方面,“一旦出現新的材料,可能會影響哪些領域的技術,改變哪些產業的未來?提供動態情報,可以引領科學技術研究,指導行業提前進行技術革新和改造。描繪未來科技發展趨勢,探索未來學術動向,在大數據時代做好支撐科學決策的耳目、尖兵和參謀,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創新。”蘇新寧說。

“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市場需求、產業需求是我們創新的原始驅動力。”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說,我國是花卉資源大國和生產大國,但不是花卉強國。菊花用途廣、用量大,長期以來,我國菊花商業生產的品種多從國外進口,一直受制於人。“我們有這麼豐富的菊花品種資源,用他們來育種,培育出有市場競爭力的品種成為了我們團隊的目標。育種的創新需順應市場與產業需求。”近年來,陳發棣團隊一直堅持在產業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堅持基礎研究與應用相結合,通過理論突破,支撐技術創新,再服務於生產實踐。

那麼科學家為什麼要研究夠不著的星星、看不見的原子?為什麼花費80年的漫長歲月追尋神秘“天使粒子”?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江蘇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院長鄒小波說,研究這些看似無用的東西,是人類對未來的投資,恰恰証明了人類“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麼”。隻有研究得更深入、知道得更多,才會在重大科學發現機會來臨前做好准備。“正如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創始人弗萊克斯納所言,‘讓我們懷著這樣的希望吧,如果不懼艱險地探索無用的知識,它們終將會在未來產生反響,就像它們過去向人類証明的那樣’。”

科研步步為“贏”,每一步都算數

他們的科技創新之路是如何開始的?可能是緣來已久,也可能一次偶然,但相同的一點是,“科研沒有捷徑”,走過的每一步都算數。

今年3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一款由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孫立寧教授團隊研發的智能高效環衛消毒機器人在湖北孝感等地迅速“上崗”,有效打響了智能防疫的“保衛戰”。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院長孫立寧教授從事機器人研究已經整整30年,但憧憬的種子其實早已種下。“我從小就喜歡看《我們愛科學》,那時候就開始想做機器人,想要成為一名科學家。”

如今在“微納機器人”領域耕耘的孫立寧,把自己比作“多核CPU”,一旦運轉起來就要力求高效,他喜歡將一天的計劃、安排用“框圖”來表達,因為任何事情都是有聯系的,這樣工作安排雖然滿,但忙而不亂,達到最佳效率。

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國家特種分離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邢衛紅告訴記者,她踏進化學工程專業領域,則純屬偶然。“1987年高考,我的第一志願是一所軍醫大學。”立志當醫生的她,卻被南京化工學院化學工程專業錄取。“我沒有抱怨,經歷告訴我,隻要肯努力,就會有收獲。”邢衛紅沒有停止奮發向上的腳步。由於本科、碩士階段持續不懈的努力,留校工作,其后又攻讀在職博士,師從時鈞院士、徐南平院士和王延儒教授等,最終跨入了膜科技研發領域。“從產業共性問題入手做原創性基礎研究,致力於開發顛覆性技術,將其應用到關乎國計民生的重大工程,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今天。”邢衛紅表示。

“科學研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漫長痛苦的鍛煉,可能暫時沒有發現,但也可能會有其他意想不到的結果。”鄒小波說,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不是“無用功”,恰恰相反,看似無用的工作也可能是我們邁向成功道路的重要一步。

博士畢業留校工作,他就給自己定下一個不成文的規矩:每年都要寫一份基金申報書。十幾年下來,獲得過一些基金項目,但手頭也累積了很多沒有成功的申報書。“正是這樣的鍛煉過程,讓我的科研思維不再停留在腦袋裡,而是在記錄、整理中進一步清晰了研究思路和方向。從實際來看,這些失敗的項目書的確因為不實用而無用,但它們卻提供了一種有用的鍛煉途徑,這種無用正是它的大用之所在。”

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

現代科研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團隊合作,在採訪中,科學家們頻繁提到自己的團隊,跨學科、跨部門、跨行業的深度合作已經成為主流。

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南京水利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李雲告訴記者,十多年來,在“長三角地區城市河網水環境提升技術與應用”等兩個項目中,團隊集合了南科院水工水力學研究所、生態環境研究所、瑞迪建設科技總公司等部門有關科研人員,採用理論分析、原型觀測、模型試驗、數值模擬、產品開發等綜合手段進行了聯合攻關,創建了城市河網水環境提升理論、技術體系和調控平台,實現了城市河網水環境長效穩定提升,支撐長三角地區的生態文明建設。

科研創新的組織形式往往因學科、因個人而異。邢衛紅說,在工程科學領域,創新研發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斗”,而是團隊協作共同完成的,挖井出水、團結拼搏、勇於擔責的精神是我們團隊創新研發成功的主要原因。南京工業大學膜科學技術研究所團隊20多年來堅持主攻一個研究方向,圍繞面向生產過程開展膜材料設計、制備與應用研究,將無機膜產業從國內空白做到國際前列,培育了創業板、新三板等上市公司,實現了從跟蹤研究到學術引領的跨越式發展。

而在一些還不算很成熟的基礎研究前沿領域,“小作坊”也能有大發現。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南京大學物理學院教授萬賢綱就認為,創新也是很個性化的事情,“不同於有圖紙、有規劃的工程研究,知道自己在搭建什麼樣的大廈。”隻要把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到底,小的“個體戶”用自己的方法,也可以有出乎意料的驚喜。

除了哈佛大學的合作者以外,在解決一個重要課題的過程中,萬賢綱都是跟自己的博士生唐峰兩個人一起研討,“在解決這個課題的過程中,大概有半年時間我們每天都會聯系溝通,有時候凌晨三點鐘還討論得很興奮”。萬賢綱說,盡管創新沒有固定的路徑可遵循,但無論如何,隻有長年累月地堅持自己的所愛和長處,才有可能在一個領域有出乎意外的探索和發現。(楊頻萍 王拓 蔣廷玉 吳紅梅)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