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區:發展“窪地”崛起創新策源地

2020年06月26日07:24  來源: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
 
原標題:匯聚人才優勢 釋放創新活力 南京江北新區:發展“窪地”崛起創新策源地

  2015年,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南京江北新區,在長江北岸呱呱墜地。五年來,江北新區聚焦“三區一平台”戰略定位,堅持把人才活力、創新動力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定盤星、穩定器,以佔南京5.85%的面積創造了全市近13%的GDP,曾經的發展“窪地”蛻變為創新創業的熱土。全省全市創新策源地、區域增長極作用不斷凸顯。

  6月24日,在南京江北新區成立五周年暨高質量發展大會上,10家企業和10名個人獲頒“高質量建設江北新主城特別貢獻獎”。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江北新區黨工委書記張敬華對他們的貢獻給予了充分肯定,也向更多的海內外人才發出了更誠摯的邀請,表示要依托最優最好的人才特區政策吸引高端人才,使新區成為海內外人才的向往之地、首選之地。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中科康潤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唐勇說:“孵化基地實驗室,配套項目的申請,以及團隊重要骨干人員保障等事項,都在極短的時間內落實到位,使項目孵化和公司發展快速走向了快車道。事實已一再証明,我們當年的選擇是正確的。”

  始終把人才視為最寶貴的資源。江北新區連續三年出台“人才十策”,從青年大學生到海歸創業者再到高端科學家,從人才獎補到職稱認定再到公共服務,連連加碼的政策紅利,構建起金字塔尖到塔基的全方位人才政策體系。江北新區每年為科創人才和項目提供支持超過10億元。5年時間,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56位院士在這裡興業發展,超過1850名高層次人才在這裡匯聚。

  南京景瑞康分子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執行總監趙婷說:“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科院院士陳和平領銜的高端生物醫學成像裝備的開發,瞄准腦科學與類腦創新的產業,承擔校地合作和科研成果轉化的使命。”

  “頂尖高手”們匯聚,帶來一大批瞄准世界前沿的創新資源。五年來,以劍橋大學首家海外科創中心為代表,江北新區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創新合作,累計簽約新型研發機構超過100家,引進孵化600余家創新型企業,打開鏈接全球創新資源的“窗口”。

  在亞洲最大基因測序基地、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服務產業創新中心、新金融創新中心等國家級重大產業平台的帶動下,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從無到有”,集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超300家﹔生命健康產業“強鏈成群”,主營業務收入是2015年的6倍,新金融中心快速崛起,老中青科技企業梯隊式集聚加速形成,一套自主可控的現代產業體系正在長江北岸加速形成。

  紫金智庫大數據與計算中心主任裴雷介紹,創新資源的集聚滲透到江北經濟的方方面面,帶來的是整個城市活力增長,走出了一條創新質量與創新速度並重的發展創新模式。現在,江北新區是創新資源最密集、創新活動最活躍、創新成效最顯著的區域。

  今年一季度,江北新區以GDP7.4%的增幅實現逆勢上揚,經濟增速連續9個季度領跑全省、全市。新的五年,南京江北新區將扛起“當好領頭羊、建設新主城、打造增長極”三大使命,以自貿區成為全國開放發展的重要窗口為機遇,力爭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翻番,達到6000億元﹔高新技術企業突破5000家﹔集成電路、生命健康兩大地標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表示,站在歷史的交匯點,將以高標准打造現代化先導區為引領,加速將南京江北新區打造成為全省乃至全國一流的創新之城、未來之城、幸福之城、開放之城!

  (江蘇廣電總台·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羅聰懿 郭藝 李澤灝 周雷 夏敬棟 楊爾希 編輯/胡超)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台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