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全省今年已新建5G基站兩萬五千座

2020年07月15日06:44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發力新基建,激發“彎道超車”新動能

13日,省工信廳傳出令人振奮的消息:截至6月底,全省今年已新建5G基站2.5萬座,累計建成4.1萬座,位列全國第一方陣。

眼下,我省借助5G推動大規模的技術改造,推進“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推動車聯網、物聯網產業駛上“快車道”,全省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覆蓋率超90%,各地大數據中心整合規劃建設中……通過發力“新基建”,各地激發出發展新動能,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不斷回升。

面對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我省緊抓“新基建”歷史機遇,向數據要效率,以“新”“基”“建”三個字謀破題,持續在高質量發展軌道發力。

瞄准“新”,打造穩增長新引擎

上半年,全省上下全力推動新基建發展,一個“新”字,成為發力“支點”——4月底,省政府出台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息消費“29條”,“新基建”“新消費”“新制造”成為其中的關鍵詞。同一月,南京發布新基建、新消費、新產業、新都市等四個行動計劃,“四新”成為統領該市經濟發展的行動指向。

與傳統基建相比,“新基建”投資主體更加市場化,引來越來越多“新企業”入局。7月1日通車的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是全國首座採用“微站+漏纜技術”,實現大橋5G網絡全覆蓋的高鐵大橋。這一核心技術,正來自設在南通的中國鐵塔—中天科技聯合實驗室。

“此次滬蘇通大橋在建設過程中,我們深度參與了‘5G覆蓋+軌道交通’的整套‘新基建’的重頭戲。”中天科技集團總裁薛馳說,“新基建”的“強技術”屬性,可以推動形成新的產品服務、生產體系和商業模式,給行業發展帶來更大想象空間。

而隨著“新基建”領域市場准入的逐步開放,政企合作的步伐也愈發頻繁。6月23日,華為今年首場雲與計算城市峰會在南京舉行,並發布“雲澤計劃江蘇行動”,包含大數據中心構建、工業互聯網升級、車聯網加速等五大計劃。同一天,全國首個數字化騰訊雲啟產業基地在南京開園,8家企業簽署入駐協議。“發力‘新基建’,希望通過5G、雲、AI、鯤鵬+昇騰以及數據基礎設施,為江蘇提供基礎創新的‘土壤’。”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魯勇表示。

“‘新基建’具有鮮明的科技特征和科技導向,這對推動我省產業轉型升級有巨大促進作用。”省社會科學院財貿研究所所長孫克強分析說,像通過5G技術打造信息高速公路升級版,可為智慧城市建設、工業物聯網、車聯網、智慧農業和智慧醫療等領域的發展提供新機遇。

行業表現驗証了這一趨勢。省工信廳運行監測協調局相關人士介紹,在“新基建”快步推進的引領下,上半年,全省主要工業行業回升勢頭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較為穩定,集成電路、海工裝備、軌道交通、生物藥品等產銷情況較好,“‘新基建’已成為我省經濟‘穩增長’的新引擎。”

夯實“基”,

發揮投資“壓艙石”作用

上個月,位於華虹無錫基地附近的220千伏文台開關站順利投運,這是無錫推進中的“新基建”項目——堅強智能電網建設的最新成果之一。

“堅強智能電網可讓供電變得更加穩定可靠,覆蓋區域年均停電時長平均不超過5分鐘。”無錫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吳錫斌介紹,該工程計劃投資70億元,到2022年基本完成電網智能化改造,建成安全可靠、高效經濟、清潔環保的智能電網。

據省發改委發布的相關文件顯示,我省今年計劃實施省重大項目220個。“據估算,與‘新基建’相關的項目佔我省重大項目比例超兩成,年度計劃投資佔比超三成。”省發改委副主任王顯東介紹。

“要發揮投資‘壓艙石’作用,按下‘新基建’提速鍵。”鹽城市工信局局長陳斌說。前5月,全省工業投資實現增長的地區有4個,鹽城正是其中之一。5月12日,鹽城出台推進“新基建”相關實施意見,明確圍繞新能源及裝備、汽車及關聯領域、大數據中心及應用、5G技術及場景應用等10個領域編排100個市新基建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2384.9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93.9億元,標志著鹽城“新基建”步入“加速期”。

當然,發展“新基建”並非漫無目的“一哄而上”。“‘新基建’的產業導向與南京打造創新名城的發展戰略高度契合。”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南京正重點圍繞網絡基礎、數字基礎、運算基礎和提升現代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水平,加快推進57個“新基建”重點項目,今年力爭完成投資295億元。

以“新基建”帶動產業聚合、夯實產業之基,推動了我省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培育。1-5月,全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完成投資超1500億元,集成電路、節能環保、工程機械、新型顯示、新能源裝備等集群進展相對較快,完成全年建設計劃均超序時進度。

持久“建”,

不減速實現“彎道超車”

今年3月發布的全國首個“新基建”競爭力指數報告——《中國新型基礎設施競爭力指數白皮書(2020年)》中顯示,我省“新基建”競爭力指數達86.3,僅次於北京和上海,居全國第三。

“‘新基建’領域的投資剛剛‘破題’,未來仍然蘊藏著巨大的拓展空間。”省委黨校教授徐泰玲建議,挺過前兩個季度的江蘇各地,想盡快降低疫情對經濟的負面影響,還需通過加快發展“新基建”等改善供給,進而引發需求端的復蘇,再帶動生產端走強。

走馬全省可以看到,進入下半年,努力爬坡的各地“建”的步履並沒有“減速”。7月6日召開的蘇州市政府常務會議上,審議並原則通過該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3年行動方案﹔7月8日,常州市新基建發展推進大會召開,總投資超1000億元的“新基建”項目簽約……

記者從省工信廳獲悉,未來3年,我省將在以5G為核心的“新基建”領域投資2000億元。“要持續聚焦科技產業核心技術,搶佔發展新高地。”省工信廳副廳長池宇說,車聯網、5G+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智慧城市這種融合多種前沿技術,有望催生新產業新商業模式的領域,將是江蘇著力的重點﹔同時,加快實施產業鏈協同創新,促進江蘇優質產業邁向價值鏈的中高端。

專家表示,經過多年發展,傳統基建的邊際效用和收益遞減。而新型基建以技術創新為底色,既可短期創造就業和增長,也可促進結構轉型升級,帶動我省經濟的中長期健康發展。

“‘新基建’將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熱點。”孫克強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我省當前的基礎設施水平雖然有所進步,但仍有很大的差距,且不能完全滿足產業發展的需要。通過“新基建”,一方面可彌補我省前期基礎設施方面的欠賬,另一方面也可在城鄉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與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基礎設施等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本報記者 付 奇 顏 穎

(責編:馬曉波、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