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太湖平均水位連續21天超預警 一體化防汛初現成效

2020年07月20日07:12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一體化防汛,保太湖“太平”

入梅以來,我省已發生10輪強降雨過程,加上上游大量客水入境,太湖水位持續上升。截至19日22時,太湖水位已連續21天超過預警水位,平均水位已達到4.71米。

面對太湖流域多地持續高水位,我省精准調度、科學統籌,強化巡查值守、應急處置,加強太湖流域上下游省市協作,形成全域“一盤棋”防汛格局,守好頭上太湖、大運河、長江“三盆水”,直面汛情大考。

太湖流域水情嚴峻,

環湖城市嚴陣以待

7月19日22時,省水利廳實時水情信息顯示:太湖沿線兩省一市38個站點水位均超過警戒線!

自從入梅以來,受多輪強降雨影響,太湖水位不斷上漲。7月17日7時,太湖水位漲至4.65米,達到保証水位,並呈緩慢上漲趨勢,流域防洪形勢十分嚴峻。當日8時,太湖防總啟動防汛Ⅰ級應急響應,太湖流域管理局啟動水旱災害防御Ⅰ級應急響應。

太湖流域水情嚴峻,環湖城市嚴陣以待。連日來,全省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堅持科學防汛,堅持“排、備、守、避”四字方針,做好預案准備、隊伍准備、物資准備、蓄滯洪區運用准備。

7月17日14時50分,常州境內太湖閘口武進港樞紐,內河河水正不斷從閘口流入太湖。

“從今早9點半開始開閘放水,到10點30分,排洪流量為61.8立方米每秒。”武進港樞紐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受強降雨天氣影響,常州內河水位上漲,已超過太湖水位。目前,常州站梅雨量列歷史第四。受強降雨天氣影響,常州地區多個閘口水位都超過警戒線。

17日,記者走進無錫黿頭渚景區沿湖岸堤,發現太湖水位跟景區沿湖岸堤基本齊平,幾十名工作人員正忙碌著用沙袋加固堤岸。“上午一場大雨,水位又變了,堤岸要繼續加固!”該景區安全監察科副科長吳晨豪介紹,目前,景區仍然開放,但部分涉水路段及隱患路段都採取了臨時封閉措施,以確保游客安全游園。除了沿湖堤岸,景區內塘水域也在緊急排澇,目前14台水泵全力排水,景區工作人員24小時值班工作。

作為太湖流域洪水北排長江的骨干工程,新溝河江邊樞紐閘站工程自6月28日起,投入全力排水運行,入汛以來,工程行洪排澇總量已累計達4.35億立方米,有效緩解了太湖及蘇南沿江地區防汛壓力。作為我省太湖防汛壓力較大的兩個城市,蘇州全市組織了1217支搶險隊伍,總人數超過2.3萬人迎戰待命,隨時投入防汛搶險。無錫各級搶險隊伍994支、總計2.2萬人全員待命。全市防汛物資加強了儲備,包括“三袋”300萬隻、木材1390立方米、塊石1.79萬噸等,重點地段現場儲備防汛物資,確保一旦出現險情,能迅速出動,及時處置。

下游城市扛起擔當,

一體化防汛初現成效

水利專家分析,太湖水位超過預警,主要由於上游城市超量降雨造成。而太湖泄洪的壓力,主要集中在下游城市,主要的兩條骨干泄洪通道太浦河、望虞河均位於蘇州境內。截至18日8時,蘇州自身平均梅雨量也已達578.6毫米,比常年偏多143%,已達到歷史第三位,內外交織的汛情,守好蘇州成了太湖流域防汛工作的重中之重。

蘇州早有准備。4月16日,省委常委、蘇州市委書記藍紹敏專題調研檢查防汛工作。入梅以來,蘇州市委主要領導又多次親自指揮部署防汛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汛救災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

在蘇州市水務局4樓蘇州市水務調度指揮中心,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全市126個水位站數據、20個骨干河道流量數據以及31個雨量站記錄等信息,並將上海、無錫、常州、嘉興、湖州等太湖流域內城市的水文信息接入。

“有了‘智慧大腦’的系統研判,讓科學調度有了抓手,基層防汛工作措施更加精准,也讓我們掌握了防汛的‘主動權’!”蘇州市防汛防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市水務局副局長陳習慶說。入梅前,蘇州市防辦優化區域水利工程調度,實施以長江、望虞河、京杭運河、吳淞江為界的陽澄區水利工程聯合調度,採用波浪式水位調控,促進河網水體有序流動,預降水位。

7月6日,運河蘇州楓橋站水位半天暴漲0.7米,逼近2016年大汛的數據。當天11時,蘇州通過大數據研判,立即開啟蠡河閘,分流運河洪水至望虞河外排長江。7月7日10時,蘇州暫時關閉太浦閘行太湖洪水,各地抓住窗口期全力搶排澇水,並在上海市水務局協調下,開啟下游多處閘口,加大蘇州南部昆山、吳江地區澇水下泄力度,為太湖全面泄洪贏得空間、騰出庫容。

數據顯示,入梅以來,在下游城市通力合作下,蘇州通過錯峰、錯時、匹配調度,統籌區域洪水和澇水外排,累計排水超過16億立方米,是常年同期3-4倍。“和2016年太湖流域大汛相比,此次雨量更大,但河湖水位沒有更高,城市也沒有出現明顯內澇,這說明流域內一體化聯動調度起到了作用。”陳習慶說。

確保大堤萬無一失,

精准拉起河湖防護線

隨著降雨強力來襲,7月17日一早,太湖水位突破4.65米保証水位,截至18日10時,平均水位已漲到4.7米,太湖真正成為扣在下游城市頭上的一個“懸湖”!保衛太湖大堤、防止沿湖鄉鎮發生內澇,刻不容緩!

“連日來,太浦閘10孔閘門全部打開,按設計流量每秒784立方米全力泄洪。太浦河高水位行洪造成的高水壓讓吳江50公裡的太湖沿線防汛壓力驟增。”吳江區水務局水旱災害防御中心副主任趙榮方說,太湖流域啟動Ⅰ級防汛響應后,吳江太湖沿線屬地,每1公裡配備1人不間斷巡堤,同時在吳江段有38個口門建筑物也配備了1人值守,確保堤壩沒有滲水的隱患。

蘇州北部相城區望亭鎮的項路村,地處太湖、望虞河及京杭大運河交界地帶。6月29日和7月5日,該村網格員在查看各處水位時,兩次發現南沿堤壩被沖開,100多名應急防汛隊員迅速進行補救,並對50多米的南沿防洪壩再次加固、加高,在壩內筑起兩條防洪土壩,構建起第二道防線。

太湖水位還在上升,兩個泄洪主干道完全不夠!7月19日8時30分,蘇州市決定將吳江瓜涇口樞紐兩孔節制閘全開,滿負荷地將太湖水排出。與太浦河、望虞河不同,這裡的水主要流入蘇州市域水系,通過吳淞江一路向東經上海入海。

向市區流,意味著城市防汛壓力陡然上升。兩岸水壓增高,大堤巡防密度和精准程度要更高。“如果敲擊聲音不對,土壤鬆軟能戳出洞,就說明洪水對堤岸浸透得厲害。”蘇州吳江堤閘管理所負責人吳家瑋一邊用竹竿上下敲打堤岸,一邊告訴記者,目前,已有超過百人扑在大堤上加緊巡邏。

吳中區東山鎮是三面臨湖的太湖半島,山區、圩區及水產養殖區在這裡形成一個“大包圍”,全鎮太湖防洪大堤28.2公裡。“整個東山就像一條進了水的船,很危險!”19日10時,在東山西大圩大堤上,東山鎮水利水務管理服務站副站長吳鎮宇和全鎮8個行政村的50多名巡堤員,加緊對泥土裸露在外的堤岸綠化帶進行加固。

按照綜合預判,未來太湖、運河及長江水位有進一步升高的可能。為了全面應對,蘇州市已經正式印發太湖湖區圩區、張家港雙山島、姑蘇區危房等多個人員撤離預案和防汛疏散預案。

考驗,依舊在路上。(盛 崢 韓 雷)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