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期中成績單”出爐: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

2020年07月24日07:12  來源:交匯點新聞
 
原標題:長三角“期中成績單”出爐,可以從中讀出什麼?

截至7月22日,長三角三省一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數據已陸續出爐。

從“成績單”上的數據看,經濟發展的利好面已更加明顯——

三省一市中,1-6月蘇浙皖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速均“跑贏”了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增速,不僅如此,不論是GDP同比增長0.9%的江蘇,同比增長0.7%的安徽,還是同比增長0.5%的浙江,GDP增速還紛紛回到“正區間”、實現正增長,此外,江浙皖地區生產總值在全國已發布數據的省份中總體也位居前列,身處領跑序列。而在三省一市中處於“龍頭”地位的上海,二季度以來其經濟運行各項指標同樣得以顯著回升——上半年上海GDP同比降幅收窄到-2.6%,止跌回暖態勢鮮明。

三省一市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

“從一季度同比下降5%到上半年實現正增長,在多重矛盾和困難疊加的情況下,這一成績來之不易。”日前,江蘇省統計局負責人在對上半年全省經濟運行情況分析時,如是評價。7月20日,江蘇率先於長三角三省一市中發布經濟運行半年報。數據顯示,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江蘇地區生產總值46722.9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9%。

與一季度相較,上半年江蘇三次產業增加值均呈現出回暖態勢,其中第一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更實現同比“轉正”,第二產業增加值業也從1-3月同比下降8.8%回升至上半年同比下降0.2%,降幅大幅收窄。

江蘇傳出利好消息的同時,21日浙江省統計局發布浙江經濟上半年經濟運行成績單。GDP增速從一季度-5.6%提升到1-6月的0.5%,這意味著上半年浙江實現了兩個“轉正”:二季度當季“轉正”、上半年累計“轉正”。浙江省統計局總統計師王美福表示,“V”型強勁反彈的動力來自實體經濟的復蘇,“特別是工業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浙江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3%,其中一季度下降10.2%、二季度增長8.6%。

同樣在21日,安徽半年經濟數據出爐。“二季度以來,整體經濟運行穩步復蘇,主要指標快於全國、好於預期。”安徽省省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肖志穎說。據統計,上半年,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安徽省地區生產總值達17551.1億元,同比增長0.7%。

“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上海經濟社會運行逐漸回歸正常,呈現企穩回升、總體向好的態勢。”7月21日,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表示,上半年全市生產總值下降2.6%,降幅較一季度收窄4.1個百分點,二季度實現正增長。值得一提的是,在消費潛力釋放、經濟加速回暖的同時,上半年上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36577元,同比增長3.6%,增速繼續快於經濟增長。

“三省一市中,相對而言上半年上海經濟復蘇較緩,既與上海三次產業結構構成有關,也跟其外向型程度更高密不可分。”江蘇省金融研究院新金融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蔣昭乙分析認為,一方面,復工復產的動能一般由二產向三產傳導,而上海產業結構中服務業佔比更高,因而回暖相對滯后﹔另一方面,外向型程度越高,受疫情海外蔓延帶來的影響就勢必更深,“但三省一市中江浙皖紛紛‘轉正’,無疑將助推上海經濟加速回暖。”

“工業”“投資”成驅動經濟回暖“引擎”

進入第二季度,撬動長三角各地經濟加速回暖的主要因素與兩大關鍵詞密切相關——工業、投資。工業和投資,也成為上半年長三角三省一市經濟復蘇過程中顯著的“共性亮點”。

回眸今年上半年,投資驅動之下,一系列重點項目花落長三角:在上海浦東的金橋,滬上首個5G產業生態園開園﹔在江蘇南京,南京長江五橋順利合龍﹔浙江湖州,第二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高層論壇舉辦,一批先導性、基礎性的重大產業、基礎研究和基礎設施項目開始布局﹔安徽合肥,東華軟件正式落戶並將在肥建設長三角城市群中心總部基地……

投資亮點頻現的同時,落戶三省一市的工業項目“含金量”越來越高,投資結構進一步改善。“從投資數據看,‘新基建’是上半年撬動投資的關鍵點。”江蘇省統計局負責人分析,伴隨“新基建”和重點領域補短板力度持續加大,全省基礎設施投資從一季度同比下降18.3%,一躍成為上半年同比增長13.5%。

對浙江來說,上半年重點領域投資向好,其中,僅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幅便高達12.3%。得益於此,浙江省工業經濟復蘇趨勢進一步加快。“二季度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3.6個百分點,貢獻率59%。”王美福介紹。

在安徽,肖志穎說,上半年積極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的背景下,特別是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投資加速釋放活力,1-6月增速高達50.5%。

而作為區域“龍頭”的上海,雖然上半年規上工業總產值同比下降6.3%,降幅相較一季度卻已收窄11.1個百分點。

“工業投資增長、制造業回暖帶來了不少利好,但這些利好絕非是局部的、片面的。”蔣昭乙說,在制造企業高度集聚的長三角,制造業回暖意味意義非同小可,“意味著帶動產業鏈條上下游一片生產性服務業‘回歸’。”案例為証,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上半年簽約項目141個,投資總額1767億元。依托於此,上半年自貿區臨港新片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總產值、生產性服務業營收分別增長29.7%、32%和64%,實現逆勢飛揚。

投資不僅攪活了區域內的各省市場、再揚長三角“制造業”之所長,也增添了三省一市全面開花的信心。根據江蘇省統計局發布的數據,1-6月,江蘇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3.4%,由1-5月的下降10.7%轉正﹔同期,投資到位資金的同比增幅高達25.7%。

新業態、新模式、“新指標”涌入視野

今年上半年,一些指標、一些刺激經濟復蘇的做法,或“首度”躍入視線,或“重回”大眾視野,或以更加高調的姿態成為“搶鏡主角”。

在制造業領域,與復產復工率緊密相關的挖掘機指數“闖”入公眾眼帘,成為上半年長三角最熱門數據之一。“細分行業中,受益於新基建投入加大帶動,二季度專用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7%,其中工程機械類產品增長最快,主要產品挖掘機上半年產量增長29.5%。”上半年,江蘇發布的工業經濟數據如是訴說。不隻江蘇,在安徽,上半年挖掘、鏟土運輸機械產量同樣增速較快,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甚至高於汽車產量同期增速。

上半年,消費券成為廣受三省一市各地青睞的“香餑餑”。根據統計,今年以來,江蘇僅消費券發放就超過27億元,撬動社會消費300億元。在浙江,杭州自3月27日起連續發放消費券11天,兌付金額2億元左右,帶動消費共計22.26億元。

疫情之下,投資風向緊隨社會“剛需”轉變。受在線教育、醫衛行業發展需要,上半年教育投資、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一躍成為“資本寵兒”。以安徽發布的半年數據為例,1-6月,教育投資、衛生和社會工作投資相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5.8%和37%。

上半年,暢通、擴大“內循環”再度引起重視。在以外向型經濟著稱的長三角,“出口轉內銷”“開拓海外新市場”兩條腿走路,成為三省一市不約而同的選擇。未來4個月,近30萬隻“正泰制造”的一體式智能斷路器將從浙江溫州陸續發至沙特,助力當地實現“2030願景”智能電網發展。斬獲億元級訂單的正泰電器,已是浙江企業疫情下構筑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的縮影。在江蘇,僅天貓618大促當天,揚州曙光牙刷廠牙刷銷量超過16萬支,“企業國內市場訂單回升,基本撫平海外市場的‘創傷’。”公司總經理屠新業介紹。

“不論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還是上半年進入大眾視野的‘新指標’,都為三省一市下階段經濟恢復注入了強大動力。”南通大學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說,進入三季度,經濟發展總體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但也不可忽視各類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不能忽視汛情可能給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李睿哲 王建朋)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