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沭陽:“安居樂業”圖裡的“幸福密碼”

2020年07月28日16:01  來源:宿遷網
 
原標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宿遷沭陽:“安居樂業”圖裡的“幸福密碼”

  宿遷網訊(記者 楊芹 楊群 通訊員 呂述謖 倪亞瓊)當一大片土地上“長”出水墨畫似的新農房,當推開家門走入小區就像漫步在煙雨江南,當抬足就能到產業基地安心地工作……這是夢想中的家園。如今,這樣的新生活,對於宿遷市沭陽縣隴集鎮墩前村農民來說,即將照進現實。

GetAttachment (2)

  日前,在柔風細雨中,記者來到隴集鎮墩前新型社區。白牆黑瓦相得益彰,蜿蜒小路曲徑通幽,飛檐翹角別具一格,精致的小院宛若雅致的畫卷輕輕訴說著這裡的詩和遠方……

  “我們墩前新型社區,一共有900多套帶院子的樓房即將交付,我們村和另外一個村900多戶農民將很快搬進來!”墩前村黨支部書記李磊說。農房改善工作中,他們既融入了新中式的設計理念,又傳承了蘇北民居固有特質。

  農房改善,不能停留在房屋設計、建造層面,而是要放在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中,將住房條件改善與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保障、產業發展緊密結合。在墩前新型社區周邊,兩公裡范圍內集聚了服飾、建材、花木等10多家企業,可以充分滿足農民不同的就業需求。

  墩前新型社區不是一枝獨放,而是縮影。“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生活好”,沭陽縣從這份初心出發,打造了一個“農房改善+產業富民”“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新鄉村格局。

GetAttachment (1)

  早在2018年,沭陽縣就對全縣3000余個農村自然村庄農戶住宅情況進行調查摸底,充分尊重群眾的意見。沭陽縣緊緊圍繞省級目標任務、市級工作要求和全縣“三年行動計劃”確定的工作內容,對標找差、奮勇爭先。截至目前,全縣實施建設了47個重點項目,其中已竣工11個項目,其余36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

  農房改善讓越來越多鄉鎮的群眾受益,地處沭陽縣南端的錢集鎮就是其中之一。整潔亮麗的“別墅群”和成方連片的“農業園”,已成為這裡最新的代名詞。

  近年來,錢集鎮以農房改善工作為抓手,緊緊抓住產業興旺這一鄉村振興關鍵舉措,規劃建設了槽坊新型社區、新橋新型社區等。同時,配套打造了7000多畝生態高效農業園,不僅增加了集體收入,還給村民創造了穩定的就業環境。此外,該鎮積極聯系工業園區企業,在社區設立加工點,組織農戶創辦代工點,幫助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人均日增收80元至200元。

  如今,在錢集鎮,散落破舊的庄台變成了生態宜居的社區、閑置零散的土地變成產業興旺的農園、泥濘彎曲的小路鋪設成寬闊整潔的道路……真正實現了“壯村富民”。

  農房改善產業先行。據了解,目前47個重點農房改善項目配套建設了88個產業項目,其中,一產47個、二產34個、三產7個,完成總投資17.09億元,已吸納5443人就業,帶動增收2000余萬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在推進鄉村振興的發展中,沭陽縣始終堅信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項長期工作,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沭陽縣自加壓力,在全面推進2020年13個新建重點項目外,再新建11個項目,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壞。

GetAttachment

  在沭陽縣,農房改善之所以成為民心工程,還體現在“三提三控”創新舉措中。一方面,沭陽縣通過提高補償標准和進城入鎮獎補、提高宅基地自願有償退出覆蓋面、提高提前搬遷獎等形式,切實增加農戶綜合補償﹔另一方面,沭陽縣通過戶型上控面積、面積上控差價、建設上控成本等方式,切實把安置價格控制在農民可承受范圍內。目前,沭陽縣安置房面積以120平方米為主,安置價格在每平方米900元左右,等面積置換差價不超過每平方米300元,真正讓農民搬得出、生活好。

  應兜盡兜,困難群體一戶不漏,是衡量農房改善質量成色的重要方面。為此,沭陽縣採取下浮安置價格+“暖心房”、共有產權、貸款貼息等“普惠+特惠”的兜底保障辦法,全力提升“四類重點對象”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2020年5月份全省農房績效評價中,沭陽縣在蘇北34個縣區位列第一方陣。沭陽縣這幅“農房改善+產業富民”“安居樂業”圖裡隱藏的密碼,將帶領更多農民群眾過上幸福的生活。

(責編:馬曉波、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