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興趣+國家需要成為江蘇考生第一選擇

2020年07月29日22:04  來源:交匯點新聞
 
原標題:個人興趣+國家需要,成為江蘇考生第一選擇

  交匯點訊 7月28日起,我省考生填報高考志願。記者奔赴多場招生咨詢會現場了解到,“個人興趣+國家需要”成為了考生的第一選擇。

  醫學報考熱度不減,不少學校增加計劃

  “老師,我想學醫,理科416分,雙A+,您有沒有什麼推薦?”7月29日,在全省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高考志願填報專場咨詢會上,來自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女孩唐詩向南京大學招生老師詢問。

  今年抗疫期間,唐詩的媽媽作為感染科的一名醫生,奮戰在南京市第二醫院抗疫一線40多天,怕影響女兒一直沒有回過家。“媽媽吃了除夕年夜飯,第二天一早就走了。和她視頻時,幾乎沒有說過自己的情況,都是在問我好不好,學習怎麼樣。”唐詩說,小時候覺得醫生很辛苦,不想學醫,但是疫情徹底改變了她的想法,“在我印象中,媽媽是很柔弱的,但現在覺得她好堅強。”

  一直以來,醫學類院校和專業錄取分數都比較高。今年的抗疫中,醫生職業發揮了重大作用,這對考生填報志願也產生了一定影響。和唐詩一樣,現場不少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都渴望能夠就讀醫學專業。在多場招生咨詢會上,醫科類院校或者專業也成為考生們咨詢的熱點。

  “我們今年在江蘇共招生1818人,較去年增加140人。”南京醫科大學招辦主任朱智剛說,學校今年新增放射醫學專業和智能醫學工程專業。放射醫學畢業生主要在各級醫療衛生部門、各級醫院、高等醫學院校及醫療設備公司從事放射診斷、放射治療及輻射防護等工作,成為臨床醫師、物理師、技師及科研教學人員。智能醫學工程畢業生主要在各級醫院信息處等需要醫學信息技術支撐的崗位工作。

  南通大學今年新增兒科學專業,計劃招生60名,其中有5個是西藏內地班計劃,其余都在江蘇招生。南通大學學工處副處長張雪鬆說,我國兒科醫生人才缺口大約是20萬,綜合性醫院的兒科在不斷萎縮,兒科看病難。並且當今社會已經進入全面二胎時代,兒科的專業人才將會更加吃緊。“所以,兒科學的畢業生就業是無后顧之憂的。”

  省教育考試院黨委書記、院長袁靖宇說,下一步會對全省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進行全程跟蹤服務,在錄取過程中建立抗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高考信息檔案。同時,他也建議考生在填報志願時要根據國家的需要、個人興趣、城市地區、高校實力、專業排名綜合來看,也要關注自己未來的發展。“對不同的孩子來說,就是適合的高校,適合的專業才是最好的。”

  吸引優秀青年踴躍報考師范

  去年,江蘇全省師范院校招生4.91萬,其中本科生3.84萬。讓更多有志向、有抱負的優秀年輕人,進入教師隊伍,讓更多優秀人才願意當教師,也是今年高校招生中的一個亮點。

  “今年本科招生計劃中,師范計劃相比2019年有較大增加。” 南京師范大學學工處副處長景飛說,為了應對高考綜合改革對高中新師資需求,今年年面向江蘇新增具有多學科適應能力的物理學(雙學科碩士層次師資培養實驗班)和歷史學(雙學科碩士層次師資培養實驗班)專業,培養基礎知識扎實、能力突出、素質全面的基礎教育高水平師資,“該專業為教育部首批試點、江蘇唯一,招收80個計劃,採用3+1+2模式進行培養,本碩階段整體設計、分段考核、有機銜接。”

  南京師范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周曉靜告訴記者,學校探索本碩貫通培養中學教師路徑,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3+1+2”模式。“今年進一步開展復合型碩士層次中學教師培養改革,探索本碩有機銜接培養雙學科高中教師路徑。不斷擴大教育碩士培養規模,完善本、碩、博三個層次有機銜接的基礎教育師資培養新模式和新體系。”

  蘇州大學師范學院於去年9月成立。“師范學院面向全校師范專業本科生、全日制教育碩士以及有志於從事教師教育職業的非師范專業本科生等,探索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的融合,提高師范生培養層次和質量,並著力提高師范技能實訓,建立健全貫穿培養全程的實踐教學體系。”蘇州大學師范學院副院長張佳偉說,與此同時,師范學院將積極拓展對外合作交流,深化校地合作,進一步推動跨境交流合作,擴大蘇州大學師范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今年我校14個師范類專業在江蘇省本一批次招生,12個非師范專業在本二批次招生,6個藝體類專業和10個師范類專業(鄉村教師定向培養計劃)在提前批次招生。”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司南說,學校還為高分考生提供“新生獎學金”,推進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不隻追“熱門”,多聚焦新增和“冷門”

  “我喜歡物理,但家長覺得學計算機更好,好就業,我應該選什麼呢?”冷門、熱門專業,是考生家長在招生咨詢中一大熱點。選擇專業時,在很多考生和家長眼裡,不熟悉的學科意味著冷門學科。如何正確看待專業的冷熱,是否冷門學科就一定意味著不好就業,困擾著許多學生。

  “所謂的‘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只是相對而言,並不絕對,而且多源於社會和家長的片面的看法。”南京理工大學學生工作處副處長王渤說,一些聽起來熱門的專業,因為太熱,幾年后市場飽和,就業也許並不會太好。“考生在面對選擇時,首先應該遵從個人興趣和瞄准國家發展需要,不要盲從、不要攀比。從自身出發,考慮個人愛好、特長,了解對招生簡章中的招生條件及限制,了解未來發展方向。”

  南京農業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黃紹華也表示,一些現在看來比較“冷門”的專業,可能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譬如,‘新農科’正是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升級涉農專業,助力打造天藍水淨、食品安全、生活恬靜的美麗中國,服務百姓的幸福生活,提升生態成長力。未來農業,同樣可期。”

  絕大多數高校每年都會撤並和新增部分專業。其中,新增專業往往緊貼國家戰略需求和市場實際需要,就業前景廣闊,錄取分普遍低於學校的品牌專業,考生可重點關注。例如,東南大學今年新增了智能建造、智能感知工程、生物科學和藝術史論4個專業。東南大學教務處副處長、招辦主任張力介紹,這幾個專業都是新興的復合型的專業,因為實行大類招生,這4個相關的專業也都在相應的4個大類進行招生。

  針對不少專業人才在就業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不少高校的相關專業增加了招生人數。如南京大學擴大了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臨床醫學5+3一體化兩個專業的招生規模。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李浩說,地球科學與資源環境類擁有16位兩院院士、14個學科,是雙一流學科建設點,實力非常雄厚。“臨床的5+3專業,實際上80%的學生都在研究生轉入博士階段,給予他們這種推免的這樣的渠道,從而實現8年本碩博一貫制這樣的培養。”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