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戰疫大考江蘇464家上市公司超八成盈利

2020年09月07日07:39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戰“疫”大考, 上市蘇企盡顯砥柱風採

截至8月底,江蘇464家A股上市公司已經全部發布2020年半年報,在疫情等不利因素的沖擊下,這些江蘇經濟的中堅力量依然交出了一份令市場滿意的成績單——據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有390家江蘇上市企業上半年實現盈利,佔比超過八成,達到84.1%,其中,21家公司的淨利潤超10億元,154家的淨利潤達1億元以上。值得特別“表揚”的是,有47家公司在第一季度虧損的背景下,最終在上半年強勢“逆襲”扭虧為盈,不僅顯示出自身化危為機的綜合經營能力,也釋放出江蘇經濟正穩步復蘇的積極信號。

科技創新帶來高成長

半年報再次印証一點:隻有持續不斷創新,擁有強大的競爭硬實力,企業才能立於不敗之地,才可能實現高成長。

科創板公司是江蘇上市公司中“科創力量”的代表,今年上半年的整體表現不負眾望。作為一家始終專注於體外診斷試劑、配套檢測儀器等體外診斷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科創板公司,泰州碩世生物在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為5.7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69%﹔實現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 3.0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達923%。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公司快速響應疫情檢測產品的市場需求,在確保傳統產品和原有業務正常恢復和運營的前提下,階段性將生產經營重點轉移到新冠病毒檢測試劑中來。”公司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積極應對疫情、政策、行業等環境的重大變化,充分發揮公司核心技術、質量、產能、客戶資源等核心競爭優勢,憑借敏銳的反應能力和技術研發實力,第一時間成功開發了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同時,公司克服疫情期間復工復產、原材料受限、產能提升等難題,實現快速提升產能,實現了上半年整體經營業績的重大突破。

對於這種快速響應能力,碩世生物認為其根源還在於創新。據介紹,碩世生物始終把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建設放在公司發展的重要位置,今年上半年,在產品供不應求的時候,公司依然繼續加大研發創新及投入力度,進一步豐富並優化公司產品線。報告期內,碩世生物的研發費用為2629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4.59%。

在非科創板企業中,滬電股份發布的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35.3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8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3%、22%。而該公司的不俗業績同樣可歸功於科技創新。

昆山滬電股份屬於印制電路板行業,上半年,公司產品主要應用領域中,汽車電子受到負面沖擊,但好在公司未雨綢繆,早早確定了轉型方向。據公司証券事務代表錢元君介紹,公司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一貫注重工藝改進與技術創新,取得了多項國內外先進或領先水平的核心技術,使公司產品與同類產品相比具有技術領先、品質高等特點,在國內居領先水平。而在5G帶來行業新機遇時,公司順勢而為,整合生產和管理資源,針對5G基站相關產品適度擴充產能,並取得良好效益。

“逆襲”扭虧全憑“真功夫”

今年第一季度疫情最為嚴重,導致很多上市公司無法正常運營,並由此帶來了它們在一季報上的業績虧損。不過,記者發現,在經過第二季度的經濟復蘇后,不少江蘇上市公司已經“元氣滿滿”,並且成功扭虧為盈。

煙氣淨化與灰渣處理業務是無錫雪浪環境的傳統業務,今年第一季度,公司虧損0.28億元,但上半年已經扭虧為盈。“公司在認真做好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積極開拓市場,穩步推進已簽訂單的順利執行,在一季度利潤出現較大虧損的情況下,頂住了壓力。”公司一位証券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不僅如此,公司還要繼續搶抓國家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機遇,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危廢處理行業的市場地位。

為此,上半年,在極端不利的局面下,公司依然啟動了現金收購上海長盈72%股權的重大資產購買事項。據介紹,上海長盈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本次收購的完成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的產業布局,拓展了公司危廢處置的市場范圍,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蘇州瀚川智能是一家專業的智能制造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主要從事智能制造裝備及系統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服務。公司半年報顯示,第一季度虧損1127萬元,上半年同樣實現“大逆轉”,取得淨利潤1030萬元。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給公司所處的外部宏觀經濟環境帶來了較大的壓力,也給公司所處的汽車電子行業帶來了一系列難題。”公司証券事務代表洪雨霏表示,但與此同時,公司其他幾大業務板塊正加速成長,尤其是在挖掘國內超大規模市場方面,公司加大了開拓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實現了“內循環”。

不僅如此,上半年,瀚川智能在研發方面依然積極投入,公司完成了PCB插針機高端版的控制平台升級,結合自動化控制領域的創新控制技術,為下一步的設備軟件功能擴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條件。數據顯示,上半年,公司獲得授權發明專利1項,新申請發明專利3項,獲得認証的軟件著作權3項,半年內獲得專利授權共計27項。

銀行讓利“輸血”穩經濟

廣大上市公司業績向好,除了公司自身的努力外,來自金融機構的支持必不可少。在江蘇上市公司中,也有不少金融機構的身影,他們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實體經濟貢獻了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

今年上半年,江蘇銀行實現歸母淨利潤81.46億元,同比增長3.49%,相比此前,這一增速有所放緩。但與此同時,在支持實體經濟方面,江蘇銀行的各項數據都錄得兩位數以上的增長——上半年,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1314億元,其中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長18%﹔綠色信貸余額973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3.14%﹔供應鏈金融業務量218億元,同比增長70%。

除了江蘇銀行這樣的城商行積極向實體經濟“輸血”,無錫銀行、蘇農銀行、常熟銀行等6家江蘇上市農商行,也在上半年立足當地,為地方經濟輸送“炮彈”。

總部位於蘇州吳江的蘇農銀行半年報顯示,上半年,該行投放“抗疫復工貸”等系列融資產品745戶,累計達10.47億元。不僅如此,該行自主創設科創金融拳頭產品“蘇新貸”,專項服務蘇州市高新技術企業,上半年累計發放“蘇新貸”21筆,共計5900萬元。

“從2019年的經營情況看,全國商業銀行共實現淨利潤1.99萬億元。盡管今年銀行整體經營壓力同樣加大,但仍存在向企業讓利空間。”對於銀行的讓利行為,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疫情發生以來,銀行業持續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這些舉措已在按計劃和要求實施,下一階段,銀行業還要進一步保証更多讓利措施切實落地。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則認為,有些銀行經營狀況比較好,可以讓利的空間相對大一些,但對於一些整體規模較小的銀行,經營狀況差一些,讓利空間就相對較小。“因此,‘合理讓利’很重要,要保証在讓利的同時不影響銀行可持續經營,讓整個銀行業保持健康狀態,不因為讓利而爆發風險。”陳冀說。本報記者 陳 澄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