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民生工程串起人民群眾幸福感

2020年09月13日13:52  來源:南通日報
 
原標題:新熱土,享福祉!

巍巍五山坐擁浩瀚長江,十裡濠河承載通城鄉愁。崇川,是最宜人居的福地。這裡,有在花木掩映間綿延蕩漾的通呂運河生態綠流,有五山國家森林公園、城市綠谷、沿江綠廊等城市綠肺棋布城中,“五山兩灣三河”扮靚城市顏值,“一環一軸八射”交通體系將城市南北連為一體,50余所優質中小學、600多家醫療養老機構織密民生網絡,公眾安全感位居全省前列……一項項民生工程就像一串串“幸福密碼”,串起了崇川廣大群眾柴米油鹽、吃穿住行的幸福感。

7月28日,在南通市崇川區海門區揭牌大會上,市委書記徐惠民深情寄語新崇川,不斷提高項目建設、區域治理、服務群眾等能力水平。

一個半月來,崇川區積極推進養老與衛生服務體系結合、義務教育與學前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等民生實事項目,在民生事業上開新局,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崇川正在以建設長三角中心城市高質量發展首位區為統領,一步步用民生事業“幸福之音”奏響高質量發展的主旋律,演繹著更多精彩蝶變,書寫著“勞有多得、學有優教、病有良醫、老有善養、難有眾幫、住有宜居”的動人華章。

“最親和”,群眾共享宜業宜居、向善向上的文明品質城

“環境優美、人文醇美、建設精美”,是人民群眾對城市高品質和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月初,市委書記徐惠民在崇川區調研時,提出“要讓老百姓滿意”的要求。百姓想要什麼,就及時回應。此次區劃變更讓城市南北緊密相連,中心城區要素集聚能力、資源配置效率和行政運行效能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多元化需求得以滿足,留下更多城市美好記憶。

在新崇川,歷史文化與城市舊貌有地安放。那些大大小小的歷史街巷都不急不躁,安安靜靜地遍布於城市的角角落落,展現自己獨有的韻味和魅力,建設者將特色空間、景觀風貌、歷史文化等元素有機融入城市開發,全力打造“一軸一帶兩翼”城市發展格局。通呂運河作為南北融合的標志性工程,與濱江生態景觀帶強化文化創意、商務商貿、休閑旅游、生態宜居四大功能,打造新崇川南北融合協調發展樣板。城市南北兩翼則拓展運河“黃金走廊”功能,凸顯“創新創意、產城融合”特征,推動產業園區、商業街區、居住社區聯動發展,打造長三角宜業宜居示范區。為了更好服務群眾生活,圍繞街面治理優化與生活服務提升,推進美麗街道、美麗社區建設,先行打造了虹橋路、青年路兩條示范街區。

住在老房裡,過上新生活,這樣的日常生活場景,組合成幸福多姿的崇川民生畫卷。高標准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落實海綿城市建設,有序實施路面“白改黑”等工程,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與街區形象﹔十裡花苑等27個安置房建設工程全力推進,全年安置4500戶,實現征收安置動態平衡﹔優化建筑立面風貌、街巷肌理,打造特色景觀節點,加強小微空間利用建設口袋公園,營造精致舒適環境。崇川的百姓們將會看到,主城區的主干道、步行街、背街小巷等地如火如荼的建設工程進程以及立竿見影的實質改變。這提升的是城市的品質,增進的是民生福祉,贏得的是百姓點贊。

“最靚麗”,群眾齊游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的水韻生態城

城在水中坐、人在畫中游,已成崇川人的生活日常。著眼美麗崇川建設全局,統籌生態保護、城市布局和產業發展,“水暢水活水清水美”的水韻生態城即將成為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崇川樣板。

把“美”的元素融入到城市每一寸土地、每一個角落,讓百姓開窗見綠、出門賞景、入園聞得百花香。而城市在“美顏”的過程中,也在悄然實現“升級”。一座城市除了要有“顏值”,更要具備“內核”。崇川一體化打造城區優美環境,融合推進運河岸線景觀塑造和經濟發展,形成新崇川的美麗中軸,整體推進環濠河綠色經濟生態圈建設,打造城市“綠芯”。落實落細河長制,推動小微水系精細化管理,確保地表水省市控面優Ш比例“兩個100%”,百姓推門就見“清水綠”。強化秸稈禁燒、廢氣排放管控,持續壓降PM2.5、臭氧量等關鍵指標,讓百姓抬頭即見“天空藍”。同時,加強鞏固“散亂污”企業整治成效,深化土壤污染防治,以“治污、留白、添綠”繪就“春江花月夜”的全域美景。

精細化構建都市綠色景觀。未來,公園、小游園組成的綠色空間、生態屏障將逐漸增多,沿江沿河生態綠廊建設更馬不停蹄奔向前。“透景增綠”行動帶著舊成績邁向新未來,城區綠化景觀層次更豐富,綠化覆蓋率持續提升,實現“出門見綠、移步見景”的美好願望。濱江生態系統也會被好好守護。深入開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保護和綜合治理,堅定不移推動長江大保護,持續深入打造五山沿江特色示范段。此外,對於長江流域十年禁漁要求,將全面開展清船、清網、清江“三清”行動,探索建立“可知可控、精准治理”的環境保護新模式,完善土地、植被等生態修復機制,構建“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和諧生態。

“最舒心”,群眾擁有和諧穩定、共建共享的平安幸福城

徐惠民書記在調研時提出,要善於經營城市,抓好區級重大城建項目推進力度,做到既讓老百姓滿意,又能夠在資金上實現平衡,甚至能夠盈利,以最低的成本干出最讓人滿意的項目,實現群眾和政府的雙贏。

這意味著,崇川福地的金字招牌被徐徐擦亮,經濟體量、財稅增量轉化為人民群眾生活質量。

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是今天,更是明天。抓好教育資源布局,推行教育集團發展共同體模式,建立起優質資源集團共享機制,構筑全域教育新格局。同時,啟動五龍匯片區小學建設,引進優質國際學校項目﹔深化國企辦園新模式,推進一批小區配套幼兒園開辦﹔探索市區兩級初中集團化辦學新機制,全面提升“學在崇川”品牌影響力,讓家長們放心,孩子開心。作為民生工程當中較為重要的一環,醫療衛生的工作總是讓人牽挂。未來,崇川將按三甲綜合醫院建設標准,推進區域醫療服務中心籌建,滿足城市北部片區對優質醫療資源的需求。

就業穩,民心就穩。在崇川,民生保障體系一直在完善。為了穩就業,打造就業一站式工作服務平台,大力發展城市夜間經濟,吸引人氣拉動就業,確保全年新增就業1.8萬人。同時,強化保障提升獲得感。進一步加大社會保險擴面征繳力度,完善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對於低保、低收入等特殊困難群體,探索建立支出型貧困保險制度,加快構建起城市邊緣群體社會救助體系,彰顯城市溫情。

值得一提的是,“啄木鳥”“有事好商量”等平台將持續發揮光熱,通過聽取和回應群眾意見呼聲,深化治理水平提升群眾安全感。加強黨群服務中心和社區鄰裡標准化建設,持續提升區域現代化治理中心效能。掃黑除惡專項行動也持續進行,實施“雪亮工程”,強化普法教育營造良好法治環境,確保公眾安全感和法治建設滿意率穩居全省前列,社會大局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仇禪慧·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