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注冊志願者已超171萬人 細流匯成文明大潮

2020年09月25日15:51  來源:無錫日報
 
原標題:涓涓細流匯成文明大潮 無錫注冊志願者已超171萬人

四十年前,無錫市三十四中學(現青山高中)開展“三美”教育播下的一粒金種子,如今已長成一棵參天大樹。從思想美、儀表美、語言美起步,從校園、家庭、單位到社區、鎮村、城市,一系列文明城市建設“細胞工程”的涓涓細流匯成文明大潮,樹立起太湖之濱“大愛之城”的社會文明風尚新標杆。

今年春節期間,“00后”雙胞胎姐妹沈繁星、沈皓月在230省道卡口志願防控疫情的一組感人照片,刷屏微信朋友圈。面對記者採訪,兩名大二學生說得干脆,“小時候有別人保護我們,現在我們也能為保護別人出一點力。隻要組織需要,我們‘00后’也隨時可以站出來。”

像沈家姐妹花一樣,在無錫,“有時間做志願者,有困難找志願者”已成為社會風尚。自20年前我市在全國地級市中率先成立志願者總會以來,無錫志願者中涌現出一大批閃亮的名字,社區“外交官”吳艷恆、小區“活雷鋒”王國富、最美盲人志願者嚴三媛……引領越來越多市民披上“紅馬甲”。目前,我市注冊志願者已超171萬人,每100名常住人口中,就有34名注冊志願者。

幫助他人、奉獻社會,融入了無錫人的血脈。歷數無錫鄉賢名錄上的知名人士,從積極投身慈善的蕩口華氏義庄,到實業致富后興辦學校、建圖書館的榮氏家族,再到抗疫期間主動交特殊黨費的民營企業家,他們都用愛與善的實際行動擦亮了城市文明底色。市文明辦負責人坦言,正是充分挖掘崇德向善的本地民風,有力助推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前行。

涵養“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需要從娃娃抓手,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今年六一節,通德橋實驗小學的多功能廳裡響起歡快的樂音,一群少先隊員用稚嫩的童聲唱響自編自創的快板《我們都是城市精細化管理小先鋒》。當天,我市“紅領巾爭當城市精細化管理小先鋒”主題活動啟動儀式在該校舉行。“紅領巾”們組合出“路邊小畫家”“萌娃小交警”“城市小主人”“錫城小使者”“分類小能手”“碧水小衛士”六支隊伍,為城市精細化管理獻出一分力量,擔負起作為城市小主人的責任。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領會作為少先隊員的使命,我市各小學從一年級入學伊始就重點開展了解隊名、隊旗、隊徽、紅領巾、誓詞含義等少先隊基本知識教育,半年后重點進行教唱隊歌、系紅領巾、行隊禮、呼號、入隊宣誓等少先隊基本技能訓練。在榜樣示范、儀式教育、氛圍感染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引導下,全市少年兒童牢記習近平爺爺“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的教導,人人爭當新時代好隊員,努力讓紅領巾更加鮮艷。

培植文明意識,還需剛性約束。去年3月5日,《無錫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這是我市精神文明建設史上的首部法規條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相關要求轉化為具有可操作性的法律規范體系。尤其值得點贊的是,《條例》明確,行人亂穿馬路、非機動車闖紅燈、機動車隨意變道加塞、違法設攤佔道經營等10項不文明行為將受到重點治理。

“無錫是‘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的發端之地,四十年來,我市緊抓文明城市建設‘細胞工程’,久久為功,積小勝為大勝,直至完成了錫澄宜全國文明城市大滿貫。”市文明辦負責人介紹,建設文明校園、文明家庭、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村鎮、文明城市,能否順利推進,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是關鍵,“《無錫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施行后,個人在社會公益、志願服務等方面的文明行為以及闖紅燈、亂倒垃圾等《條例》重點治理清單上的不文明行為都被納入信用信息平台。從《條例》施行一年多的效果來看,成效明顯,比如,交通要道上行人亂穿馬路、非機動車闖紅燈等現象已基本絕跡。”

善德成於心間,文明始於足下。本月,無錫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了《致全體市民的公開信》,倡議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當下做起,建文明和諧無錫城,做文明有禮無錫人,以660萬市民的共同努力,讓無錫真正成為一座文明之城、魅力之城。(周曉方)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