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結果公布 江蘇A級

2020年09月28日07:4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標題:江蘇A級!2019年省級政府質量工作考核結果公布

記者從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獲悉,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和《質量工作考核辦法》,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對2019年各省級政府質量工作進行了考核。考核結果經國務院審定,現公告如下(各考核等級內,按照行政區劃排序):

A級: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

B級: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黑龍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海南省、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陝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C級:吉林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甘肅省、青海省。

據悉,按照《質量工作考核辦法》,質量工作考核從2014年正式開始,目前已實施5個年度。考核實施以來,促進地方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強化質量安全責任、提升質量總體水平,加快全方位的綠色轉型,使綠色低碳成為高質量產品和服務的重要特征,有力推動了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此次考核,由市場監管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衛生健康委、海關總署等全國質量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共同實施。

從考核情況看,2019年,各地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動質量強國建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持續加強市場監管,著力優化營商環境,質量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涌現出一系列各具特色、因地制宜的質量發展工作模式和典型做法。

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區域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河北、吉林、湖北等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持續開展“十百千工程”“雙零”“雙百”等質量提升工程。江蘇啟動軌道交通等28個產業質量提升專項行動。浙江在120個區域特色產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雲南聚焦茶葉、花卉等8個重點產業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河南長垣市以質量提升助推起重機械產業高質量發展,年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分別增長16.9%、34%。西藏林芝市強化質量品牌建設,形成“林芝鬆茸”“藏好食品”“巴鬆措景區”等覆蓋三次產業的特色產品和服務。遼寧實施“一企一書一策”,精准幫扶企業提升產品質量。安徽設立質量流動診所,幫扶中小微企業排查質量難題1458個。江蘇海門市創新實施“家紡質量合作社”管理模式,助力1.4萬多家中小微家紡企業質量提升。貴州黔東南州開展茶葉質量攻關,帶動貧困戶約7.5萬余戶、24.26萬人脫貧。寧夏鹽池縣加強標准引領和品牌帶動,“鹽池灘羊”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達到80%,成為以質量提升助力脫貧摘帽的典型實踐。

提升質量總體水平,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北京啟動商業服務業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四川、西藏成為首批與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平台對接省份。福建建成食品安全“一品一碼”信息追溯系統,備案食品338.13萬種,累計上傳數據2.74億條。甘肅、青海以“三品一標”為抓手,持續推動特色農產品提質升級。黑龍江設立省級旅游誠信基金,用於涉旅投訴先行賠付。北京、湖北等20個省(區、市)新開工建筑工程“兩書一牌”落實率達到100%。山西出台《優秀導游獎勵辦法(試行)》。寧夏安排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1360萬元,以標准示范推動文化旅游等服務質量提升。山東以數據系統分析帶動醫療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加強質量安全監管,更加有效發揮市場機制作用。陝西出台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甘肅上線運行企業注銷“一網辦”服務平台,有效破解市場主體“退出難”問題。天津出台加強“保健”市場亂象長效治理的14條措施。內蒙古重拳整治“衣食住行”領域突出問題,查獲涉案貨值1.37億元。吉林開設企業消費糾紛快速處理綠色通道,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740余萬元。海南45家大中型企業實行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承諾,全面推行消費環節先行賠付制度。江蘇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法人委托檢測和質量安全監管覆蓋率100%。湖南依托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推進食用農產品合格証制度,打造農產品“身份証”管理平台。雲南全面上線運行“一部手機游雲南”。

強化質量基礎支撐,推進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服務。北京昌平區整合線上線下質量基礎資源,構建“人人實驗”一站式服務平台,發放人人創新券補貼資金1900余萬元,支持139家小微企業、249個科技創新項目,直接帶動區域內企業科技研發投入超過2億元。廣西與新加坡等8個東盟國家建立質量基礎設施國際合作機制,推動“一次檢測、一張証書、區域通行”。內蒙古實施“蒙”字標認証行動。浙江通過“一次認証、多國証書”,為企業平均減少認証檢測費用30%以上,直接帶動出口額達18億美元。甘肅深入實施“千人千企”質量基礎能力培訓工程。重慶指導企業成立質量控制小組(QC小組)1212個,開展質量攻關和質量專家診斷活動190次,為企業增加可計算經濟效益1.26億元。新疆培訓“質量明白人”5000余人次。

在考核過程中還發現一批市縣典型,被國務院辦公廳作為“推進質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進行督查激勵。廣東廣州市構建“政產學研檢用六方聯合”的產品質量國際比對提升機制。上海奉賢區在中小企業建立卓越績效管理和現場管理“雙孵化”機制,實施精准滴灌。江蘇泰州市建設“泰檢易”公共服務平台,累計為企業提供質量技術服務超2萬次,直接為企業節約檢測費用1500多萬元。浙江台州市圍繞“7+33”個塊狀產業,實行標准、監管、品牌、服務、知識產權協同推進。安徽滁州市健全缺陷產品預防會診機制,促使企業從“不敢召、不願召”轉變為“自主召、悉數召”。福建福州市構建網絡餐飲“e治理”平台。江西贛州市以質量提升打造南康家具“千億產業”集群。湖南株洲市以高標准引領高質量發展,成為老工業基地轉型升級的成功典型。四川成都市青羊區探索市場監管與公安部門共同協作的“行政執法+刑事司法”模式。河北遷安市著力開展轉型提升,將“一鋼獨大”的資源型城市打造為海綿城市。

交匯點記者趙偉莉洪葉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