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1.8%

2020年09月30日07:10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全省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1.8%

空氣質量更好了,身邊的小河變清了,這是近年來許多江蘇人可知可感的變化。

數字也驗証著這份感受——2019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實況),比2015年下降21.8%,全省酸雨平均發生率為15.7%,降低至上世紀80年代水平﹔104個國考斷面優Ⅲ類斷面比例達到78.8%,較“十二五”末高17.3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劣Ⅴ比例較“十二五”末降低3.8個百分點。

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天更藍,“十三五”以來我省著力優化四個結構:一是完成產業結構調整任務。嚴控“兩高”行業產能,大力壓減水泥、平板玻璃產能,化解粗鋼產能,退出低端低效產能項目。二是推進能源結構優化目標。大力推動重點行業減煤,擴大超低排放改造范圍到所有燃煤機組,基本完成燃煤鍋爐淘汰整治﹔積極發展新能源,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生物質發電全國領先。三是穩步調整運輸結構。積極引導公路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持續實施柴油貨車和船舶、非道路移動機械和車船燃油整治,出台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方案,提前實施機動車國六排放標准,全面推行國六標准的車用汽柴油,實現車用柴油、普通柴油、部分船舶用油“三油並軌”。四是進一步改善用地結構。建立省生態環境廳和省住建廳輪值會商制度﹔出台《江蘇省國家級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完成“三線一單”編制工作,制定《長江經濟帶負面發展清單實施細則》。

江蘇是全國水網密度最大的地區之一,因此,我省水污染防治任務十分艱巨。可喜的是,“十三五”以來,我省國考斷面水質呈現明顯好轉趨勢,優良水質斷面比例逐年顯著增加,劣Ⅴ類水質斷面全面消除,斷面主要污染指標濃度全面下降。

省生態環境廳水生態環境處負責人表示,在水質改善方面,我省一方面加強飲用水安全保障,一方面加強重要水體保護。長江干流江蘇段10個斷面均為Ⅱ類,41條主要入江支流的45個斷面優Ⅲ比例91.1%﹔強化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太湖湖體水質從2007年的Ⅴ類改善為Ⅳ類,湖泊營養狀態從2007年的中度富營養化變為輕度富營養化,連續12年實現“兩個確保”目標﹔加大洪澤湖保護力度,每年安排生態補償資金3.1億元,著力強化“清水北送”保障,認真落實南水北調東線治污工程規劃,加強大運河沿線環境保護、生態修復和水污染防治,累計完成供水40多億立方米,水質穩定達到Ⅲ類標准。

我省還強化重點領域水污染防治,加強工業水污染防治,累計關停低端落后和高污染化工企業2822家,依法取締“散亂污”企業近5300家。出台《城鎮污水處理“十三五”規劃》,累計建成城鎮污水處理廠800余座,污水主干管網約5.5萬公裡,城鎮污水處理能力近1800萬立方米/日。與2008年相比,全省建成投運的城鎮生活污水處理廠數量增加2.7倍,污水處理能力增加近1倍。目前全省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7%,縣城污水處理率接近92%。出台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大力推進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我省13個設區市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總計413條,長度約910公裡,已全部完成整治,累計完成投資約90億元。

為加大農業農村水污染防治,我省啟動農田輪作休耕、有機肥替代化肥和農藥零增長行動、畜禽污染和水產養殖污染專項治理﹔大力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深入推進垃圾分類收集處理、廁所改造等重點工作,目前全省1.2萬個村建有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本報記者 吳 瓊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