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堅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多處江段屢現江豚逐浪

2020年11月15日07:20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生態修復,長江屢現江豚逐浪

  大江東流,奔騰不息。從南京的新濟洲,到江海交匯處的圓陀角,800裡江蘇段水清岸綠,一軸水美、岸美、環境美的生態畫卷漸次展開,多處江段屢現多年不見的江豚逐浪生動景象。

  這軸生態畫卷的展開,得益於我省近年來積極貫徹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以改善長江水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突出問題導向,推進整改不放鬆,咬定目標不放手,堅決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整治,壯士斷腕治頑疾

  深秋時節,鎮江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蒹葭蒼蒼、鷗鷺齊翔。可在幾年前,這裡還是另一番模樣。農業種植、漁業養殖損毀大片江灘濕地,當地一家企業還在保護區內違法新建旅游項目。

  針對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鎮江長江豚類自然保護區7000多畝江灘濕地被非法侵佔問題,鎮江僅用半年多時間就迅速整改到位。此后,鎮江實施一系列生態自然恢復。目前,保護區中鳥類增加到100多種,魚類增加到70多種,江豚也達到了101頭次。相關工作得到國家有關部委充分肯定,成為2019年長江經濟帶突出環境問題整改先進典型。

  保護區的蝶變,只是我省集中火力抓整改的一幀剪影。我省標本兼治,舉全省之力向長江生態環境透支問題宣戰——

  五年來,深入實施環保“263”專項行動,相繼展開化工安全環保整治提升百日攻堅行動、違法違規小化工百日專項整治行動,系統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沿江化工污染治理、船舶污染治理、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沿江尾礦庫治理“4+1”工程,重點推進非法碼頭、非法採砂、入河排污口等專項整治行動,形成統籌治理的整體效應。

  著力破解“重化圍江”問題,推動沿江產業高質量發展。五年來,全省關停退出鋼鐵產能1788萬噸、水泥產能1565萬噸,化工生產企業壓減到2924家,沿江1公裡內化工生產企業關閉退出132家。

  “我們把突出問題整改作為今年生態環境系統長江保護修復攻堅的重中之重,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制’和‘銷號制’,挂圖作戰、壓茬推進。”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6月底,2018年、2019年國家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的28項問題均已完成整改,在沿江11個省市中率先實現問題整改清零,得到國家長江辦充分肯定。

  修復,水清岸綠生態美

  站在揚州市廣陵區頭橋鎮九聖村三江營省級濕地公園眺望,綠樹環繞,芳草茵茵。這處江灘原來是一個大船廠,環境臟亂差,現在船廠變公園,魚塘變濕地。

  “為了守護一江清水,村裡痛下決心,關掉2個規模船廠和2個規模養殖場。”九聖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曹軍說。經過一系列生態環境整治和修復,三江營飲用水源地水質各項指標優於Ⅲ類,Ⅰ、Ⅱ類百分比不斷提升,保障了揚州市民飲用水的安全,更保障了“一江清水向北流”。

  放眼江蘇,千裡江堤成為綠色長廊——

  在南通,五山及沿江生態修復保護工程啟動后,當地先后拆遷“散亂污”企業203家,騰退岸線5.5公裡,新增造林6平方公裡,區域內7公裡沿江生態廊道全線貫通。

  在張家港,“整島保護”讓雙山島成為旅游勝地。雙山島面積約20平方公裡,過去一直以農業和漁業為主,粗放的種植養殖模式,少數散亂碼頭,對環境造成一定的損害。經過生態修復,這裡蘆花開遍,群鳥翩飛,成為眺望長江美景的勝地。

  讓長江休養生息。10月11日,經過不懈努力,長江干流及保護區7392艘漁船、14887名漁民全部退捕上岸,江蘇已完成長江干流及保護區退捕任務。為全面落實國家長江禁捕退捕工作部署,江蘇將通過兩年時間完成對水生生物保護區所涉湖泊其他水域全面退捕。

  五年來,省級財政用於長江生態修復、污染治理等資金1300多億元。“水氣土”環境問題系統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整體推進,沿江生態環境質量達到近五年來最好水平,PM2.5年均濃度“六連降”,長江干流水質總體為優,主要入江支流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新增造林92萬畝,長江生態型岸線比例提高到62.1%。

  嬗變,再現一江春水綠如藍

  大江巨變的背后,是理念的嬗變。從靠江吃江到靠江護江,大江兩岸的江蘇兒女重塑“江”與“人”的關系,復現一江春水綠如藍。

  保護長江,我省堅持新發展理念,“一盤棋”系統推進。“推動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不能僅限於沿江各市,而是要把13個設區市一體納入。”省發改委主任李侃楨說,江蘇在全國率先制定長江經濟帶發展實施規劃,把省域全境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

  過去,不少干部存在“先污染后治理”的慣性思維。現在,綠色GDP成為大家的一致追求。

  從空中俯瞰,長江泰興段恰似一條“綠絲帶”。泰興擁有長江岸線24公裡,當地拿出一半以上的岸線生態修復,實現“船廠變森林”“魚塘變濕地”“工廠變綠地”。“如果說過去是‘用空間換發展’,現在已經到了‘花錢買空間’的時候,必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讓綠色成為長江的鮮明底色。”泰興市委書記劉志明說。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江蘇發展根本遵循,日益凝聚全社會共識。在南京市浦口區,45歲的楊金龍結束漁民生涯,和其他100多名漁民一起上了岸。如今,楊金龍已從“捕魚人”變身“護豚員”。

  新理念,正在重塑長江經濟帶發展新格局。隨著一系列加減並舉、破立相伴的舉措不斷落地,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在常州,新型碳材料先進制造業集群正在崛起,集群去年產值高達823億元﹔泰連錫生物醫藥和新型醫療器械先進制造業集群內擁有企業2400余家,總產值達2600億元,約佔全國總產值10.88%……

  從新型碳材料到大醫藥健康產業,從物聯網到集成電路, 沿江八市地標產業相繼崛起,揚子江畔的產業高峰正成為別樣風景。兩年前,江蘇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的指導意見》,遴選13個產業集群作為重點培養對象,如今成果豐碩:工信部組織的2020年先進制造業集群競賽初賽結果揭曉,我省9個集群入圍,數量全國居首。

  集中火力抓整治、加大投入抓修復、加速轉換新舊動能,“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成為江蘇兒女的共識。(許海燕)

(責編:黃竹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