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回眸

2020年11月19日15:11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這五年,『最』憶是徐州

山巒環繞、溪水圍抱的賈汪區磨石塘村。徐報融媒記者 孫井賢 攝

金龍湖宕口公園。

◎徐報融媒記者 曲美慧

五年,一座城市可以發生怎樣的改變?

五個“最”,是市委書記周鐵根對徐州十三五發展成就的精辟總結——

發展理念轉變最深刻、轉型發展成效最顯著、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治理能力提升最快。

這些足跡,印証了我市的發展成果: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之后首次地方考察時,選擇了徐州﹔

2018年、2019年,徐州連續兩年被國務院表彰為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城市﹔

2020年,首屆漢文化論壇成功舉辦,“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第三年花落彭城……

自信,來自底氣。徐州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重要指示精神作為工作總綱,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市上下聚焦“兩高兩強”,全力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三次現場推進會學先進、找差距、當標杆,各地比學趕幫超、奮勇爭先進的氛圍日益濃厚。

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執行局主席魏禮群認為,五個“最”,已成為徐州發展最鮮明的特色和亮點。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回望轉型路,“最”憶是徐州。

理念一變天地寬

這五年, 徐州發展理念轉變最深刻

“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蝶變”的背后,是發展理念的深刻轉變。

回眸“十三五”,徐州堅定不移匡正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結構調整、開放發展、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在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上取得了扎實成效,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徐州長期以來依托資源發展,重化型產業結構和煤炭型能源結構問題突出。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期間,要求徐州“打造綠水青山,並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對徐州產業發展、生態轉型提出了殷切希望。

這是殷殷囑托,更是行動指南和“軍令狀”。2018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制訂出台鋼鐵、焦化、水泥、熱電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方案,全面打響四大行業整合整治攻堅戰,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持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布局優化。

同時,我市將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大批龍頭型、基地型和強鏈補鏈型產業項目,尤其是重點培育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及新基建領域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市大力實施“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路更暢”“城更靚”五大行動計劃和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以背水一戰的勇氣捍衛藍天白雲,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加大生態保護。今年上半年,全市PM2.5濃度同比下降5.3%,優良天數同比上升2.8%,兩項指標“雙改善”。

五年,時間與空間賦予徐州魔術般的改變。飛馳的軌道交通1號線,拉近了徐州的城市空間,“地鐵時代”這一中心城市的重要標志從此烙在了徐州的城市名片上﹔徐宿淮鹽鐵路開通運行,拉近了蘇北5市的時空距離,徐州作為樞紐城市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對標國際國內一流城市提升發展標杆,徐州,正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引領下,自覺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中汲取動力源,在淮海經濟區拓展徐州發展空間,打造長三角北翼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提升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推動城市 “定位”變 “地位”。

方向一轉前程闊

這五年,徐州轉型發展成效最顯著

“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徐州高質量發展的最美‘注腳’,廣大企業一定可以在‘綠水青山’中收獲‘金山銀山’。”上月底舉行的徐州第23屆投資洽談會上,市委書記周鐵根曾這樣飽含深情地推介徐州。

作為全省唯一肩負資源型城市轉型和老工業城市振興雙重任務的城市,“十三五”以來,徐州搶抓國家政策機遇,主動作為、創新路徑,堅持“工業立市、產業強市”,改造傳統產業、招引新興產業、推動科技創新“三駕馬車”齊發力,新舊動能轉換不斷加速,全力答好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新考卷”,不斷邁向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產業發展新高地。

今年7月1日,徐州寶豐特鋼有限公司煉出最后一爐鋼,正式關停。至此,全市18家鋼企僅剩2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1家短流程生產鋼企在產,其余15家鋼企實現全部關停。

除鋼鐵企業外,11家焦化廠整合為3家綜合性焦化企業,焦炭產能比整合前下降49.3%﹔62家水泥企業壓減至15家,水泥粉磨產能減少約2000萬噸﹔24家燃煤電廠壓減至15家,減少裝機容量75.9萬千瓦……

通過這輪四大行業攻堅戰,全市傳統產業發展質效明顯提升,今年上半年,全市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10.69%,全省排名第一。

與此同時,徐州對新興產業的態度,可以用“渴求”來形容。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珠三角……十三五以來,哪裡發展熱潮涌動,哪裡就有徐州黨政代表團取經學習、熱情招商的身影。

從鄭州、成都、深圳、東莞,到蘇南、杭州、合肥,再到西安、貴陽等地,五年來,徐州解放思想、開闊視野的腳步從未停止。

市委、市政府將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作為主攻方向,瞄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等重點地區,持續加快招商引資步伐。連續三屆徐州—上海大院大所對接合作懇談會,共有265個項目成功對接,74個重點項目現場簽約,54個項目落地實施﹔持續每年舉行的中國(徐州)投資洽談會上,一大批龍頭型、基地型和強鏈補鏈型產業項目落戶徐州,戰略性新興產業佔比持續提升。

從制定產業扶持政策、打造各類平台載體到加快招商引資,如今的徐州,正在傾力擘畫新的發展藍圖。

面貌一新家園美

這五年,徐州城鄉面貌變化最大

五年蝶變,徐州的城市與鄉村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鄉愁,被賦予了更美好的真實圖景。

“十三五”期間,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強化城鄉統籌發展理念,高質量、高標准、高效率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各項工作,不斷提升城鄉人居環境質量和人民群眾生活品質,讓城市更幸福,讓鄉村更宜居。

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老舊小區、散片區治理實現“紅物業”管理﹔狠抓市容市貌整治,穩步推進垃圾分類﹔深入開展文明創建,統籌推進公共空間治理,努力提升城市顏值……身在主城區,環境的巨變讓市民們幸福感不斷增強。

自2017年拿到“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后,我市始終按照“標准不降、力度不減、隊伍不散”的要求,通過取締、提檔升級、全面改造等方式對各地疏導點進行了專項整治,同時提升背街小巷的環境衛生水平,鞏固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成果,塑造良好的市容環境和生活秩序。

農房改善實現全方位升級,農村道路“戶戶通”工程基本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持續深入,村庄公共空間治理扎實高效,村裡的垃圾實行了分類處置,昔日臭氣熏天、漂滿垃圾的坑塘河流重新變得清澈見底,農村教育醫療條件顯著提升……五年來,隨著廣袤農村大地上呈現的美麗嬗變,農民幸福感與日俱增。

各縣(市)區以鄉村公共空間治理為突破,圍繞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等重點任務,匯聚資源,整合政策,強化措施,農村不再是臟亂差的代名詞,而是成了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家園。今年3月份,在全省涉農縣(市)區2019年度整治工作開展情況綜合評估中,沛縣位居第一等次前列。

城與鄉,都在發生著巨大的改變。在全市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的生動實踐中,在全市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一幅幅美麗和諧的城鄉畫卷正在淮海大地上鋪陳開來。

民心一暖信心足

這五年,徐州人民群眾獲得感最強

老百姓的感受,是衡量民生的重要標尺。“十三五”期間,徐州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人民群眾期盼解決的上學、就醫、住房、出行等問題得到有效破解,民生建設躍上了一個大台階,人民群眾有了真真切切的獲得感。

實實在在的財政投入,務求實效的考核指向,利民為本的統籌安排,是民生改革實踐的新氣象。

近年來,徐州市委、市政府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持續增進民生福祉,城鄉居民收入增幅連年高於GDP增速,基本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老百姓的自信心、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增強了,對黨委政府工作的滿意度提高了。

《徐州市基本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實施方案》頒布,全面實施基本政策、待遇標准、基金管理、經辦管理、定點管理、信息系統“六統一”的職工醫療保險市級統籌制度,實現住院待遇上不封頂﹔

《關於加快推進我市老齡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16個規范性政策文件,基本構建養老服務業政策支持體系﹔

首批組建徐州一中、徐州三中、礦大附中、三十六中、侯集中學等五大教育集團,讓優質教育資源惠及每一個學生﹔

今年7月,2020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文件出爐,這是我市第16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退休、退職或領取定期生活費人員每人每月增加34元……

一攬子利好文件、措施陸續出台的背后,是市委、市政府順應群眾期待的務實作風,是各部門單位改善民生服務的堅定信心。

在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完善社保安全網的基礎上,我市正在全力補足民生“短板”,傾情傾力解決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城鄉居民生活顯著改善。2019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62.78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徐州,正努力交出更有“溫度”、更有“厚度”的民生答卷,讓學有優教、病有良醫、住有宜居、老有頤養的夢想之光,照進千萬人民群眾的現實生活。

四位一體全覆蓋

這五年,徐州治理能力提升最快

民齊者強。近年來,我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德治、自治、法治協同發力,打造出了一套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歸屬感、獲得感與幸福感的“四位一體”社會善治徐州模式,在強力推動徐州蹄疾步穩實現社會轉型的同時,也讓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得到更好滿足。

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離不開黨建統領這個“根”與“魂”。徐州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保障作用,切實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以黨建引領的巨大力量,不斷帶動更多干部群眾參與到社會治理中來,筑牢經濟社會發展的“定海神針”。

德治,引領社會風尚。自2018年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巨大熱潮,在廣袤的中國大地噴薄而出。賈汪區是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市)區。近年來,賈汪區積極探索高質量轉型發展之路,打通了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在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熱潮中脫穎而出。

自治,激發基層活力。我市把抓基層基礎作為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堅持樹牢重抓基層鮮明導向,自覺扛起固本強基政治責任,健全完善村(居)民自治機制,形成了一系列基層民主建設的徐州經驗、徐州典型。

法治,確保正確方向。以城鄉社區網格為基礎,以法治化、信息化、智能化手段為支撐,建好用好網格化社會治理“四張網”,做到監測風險隱患“疏而不漏”、捍衛人民利益“如影隨形”,是我市踐行人民至上價值取向,以網格化社會治理為抓手,強化法治保障的有力舉措。

今天的徐州,“四位一體”社會治理體系正在不斷發揮巨大作用,它匯聚著共建共享幸福徐州“大家庭”的強大力量,促進了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保障了社會大局穩定和諧,也開創了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