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減塑”成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中新任務

2020年11月20日07:3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減少白色污染,加快“還綠於田”

在漣水縣漣城街道胡新村胡尚年家庭農場,近200畝西瓜、青椒等瓜果蔬菜長勢旺盛。“多虧農業部門推廣‘地膜減量替代’新技術,不但節約了生產成本,還減少了環境污染,這正符合我們發展生態綠色農業的路子。”農場主人胡尚年感慨地說。

繼“減肥”“減藥”之后,“減塑”成為當前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新任務。

“薄膜”易破碎,廢舊農膜回收處理難

江蘇農膜使用量處於全國中等水平,其中地膜年使用量約4.3萬噸,使用中呈現“兩多一少”的特點——地膜覆蓋作物種類多,涉及番茄、辣椒、花生、玉米等50多種作物﹔地膜應用茬口多,地膜覆蓋技術應用幾乎貫穿全年農業生產,包括露地蔬菜、花生及設施蔬菜秋延后、冬春、越冬等間套種茬口﹔地膜覆蓋規模化面積少,土地資源緊缺、小農戶佔比較大導致農膜回收無法實現機械化、需要人工撿拾,這給農膜回收推進、新型技術推廣等增加了不少難度。

“以前農民把廢舊農膜堆積在田間,一二十年都分解不掉。比如鹽都生態草莓種植大棚附近的廢舊農膜已經堆了好幾年了,這次開展回收工作才終於全部清理掉了。”鹽城市蔬菜技術指導站站長倪宏正說,現在回收廢舊農膜每畝地補貼10元,以爭取農民對這項工作的支持。

廢舊農膜回收處理,具體難在哪?“農膜中的棚膜會有加工塑料粒子的企業回收,而易造成殘留污染的‘薄膜’——地膜才是農膜回收處理工作的重點難點。”倪宏正表示,地膜因使用后強度減弱,且缺乏適用回收機械,容易破碎在地裡,即便是符合農膜新標准0.01毫米的地膜也存在回收困難的問題。此外,地膜回收后裹扎了大量泥土和植物秸稈,加工處理極易造成二次污染,地方政府對設立和扶持回收加工企業的積極性也不高,目前地膜處理利用途徑不多。

回收“有章法”,試驗推廣新技術新模式

2018年8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廢舊農膜回收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江蘇廢舊農膜回收工作,並將其納入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文件明確了江蘇廢舊農膜回收利用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提出2020年廢舊農膜回收率達80%,2022年達90%,2025年基本實現全回收。

“2018年剛開始回收的時候挺難,這兩年我們把回收補貼從3元/公斤提高到3.5元/公斤。同時開展上門服務,農民打電話預約后,各縣回收網點直接開車到田間地頭,回收工作開展得越來越順利。”昆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馮均科說。

這項工作啟動之初,全省農膜回收率約為60%。截至今年三季度,我省農膜回收率已達82.3%。

為有效防控地膜白色污染,去年省財政列出專項,啟動“地膜減量替代技術試驗示范與推廣”項目,近兩年全省共開展地膜減量替代技術試驗近90個,先后在甘藍、青花菜、大蒜、芋頭、花生等作物種植中廣泛開展生物降解地膜試驗示范推廣工作,並總結出一系列新技術、新模式。

針對邳州大蒜種植等用膜量多的地方規模特色產業,我省聯合有關企業開展全生物降解大蒜專用膜研發。宜興在全生物降解地膜減量替代方面起步早、起點高,為蘇南保供葉菜類全生物降解膜替代技術應用積累了大量經驗。漣水在紅窯、朱碼等鎮街設立可降解地膜試驗示范點9個,在漣城街道建立不同形式的“一膜兩用”示范點2個。“一膜兩用”意在提高農膜利用率,從而實現減量使用。比如,第一年種植秋延后辣椒時鋪設地膜,辣椒採收結束時保留地膜,第二年春季直接種植春提早毛豆,實現鋪設一次地膜種植兩季。

重視“小技術”,持續推廣地膜減量替代

減少農田白色污染,僅靠回收廢舊農膜遠遠不夠,在做好“減法”的同時還要做好“加法”,積極探索全生物降解膜等綠色技術的應用。

“地膜減量替代是融合農業、環境工程的多學科技術,涉及農藝、土壤微生物以及化工原材料等多門學科。”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唐明珍表示,雖然目前看來這是個“小技術”,但它擁有潛在發展空間和科技研究空間,具有大的生態意義。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推廣研究員曾曉萍介紹,下一步,我省將加快推進強化耐候地膜替代普通PE地膜,減少普通PE地膜使用量,確保廢舊地膜可回收,提高回收率﹔加快“一膜兩用、多用”“秸稈覆蓋替代地膜覆蓋”及茬口優化等技術模式的集成創新,提高地膜使用率,直接減少地膜覆蓋面積和使用量﹔加快推進全生物降解地膜在不同區域、不同作物和不同設施條件下的應用試驗,持續推進全生物降解地膜替代PE地膜,推進地膜覆蓋零增長、土壤殘膜負增長。(吳 瓊 洪 葉)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