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多所高校舉行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

2020年12月14日07:0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凝聚前行力量,傳遞和平之聲

12月13日,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防空警報再次在南京拉響。銘記歷史、追思同胞,是一種歷史責任,也是一種前行力量。連日來,江蘇多所高校舉行了多種形式的公祭日主題紀念活動。

12日晚,東南大學四牌樓校區和九龍湖校區的師生舉辦燭光祭活動,師生們通過點亮蠟燭、詩歌誦讀、獻花默哀、簽名留言等形式祈禱逝者安息、和平。在四牌樓校區,夜色寒風下,盞盞燭燈圍組成一隻“和平鴿”,寄托學子對同胞的深切哀思,對和平的美好祈願。

“今天的悼念,是為了更好地前行。民族的苦難記憶需要代代銘記。我們有幸生於一個和平的時代,一個強盛的中國,但居安思危、守望和平是永恆的一課。”東南大學黨委組織部黨支部書記陸玲說,隻有銘記歷史,勿忘國恥,方能更加珍愛和平、守望和平,努力為圓夢中華不懈奮斗。

以“燭”寄哀思,成為不少高校青年學子自發行為。南京財經大學外國語學院的同學們齊聚仙林校區德正樓三樓草坪前,手捧蠟燭,臉上貼著國旗貼,庄嚴肅立,為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默哀。該校國際經貿學院的同學們來到大學生活動中心門前,將蠟燭擺成“南京”及“12·13”等字樣。寒風中,同學在燭光旁圍成一圈,低頭靜默哀悼。不少路過的同學紛紛加入緬懷遇難同胞的燭光祭中,閃動的火光在清冷的夜色中照亮了同學們真摯的臉龐。“我們的祭奠,是為了和平與正義長存。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先輩們的艱苦奮斗,追思是為了讓我們更加珍愛和平,珍惜這美好的時光。”該校法語2001班王智說。

以紀念“一二·九”運動85周年和第七個國家公祭日為主題的“四史”學習教育系列紀念活動在南京農業大學舉行。青年學生通過火炬接力、秉燭默哀等方式,用青春之火點亮信仰之光。在點點燭光擺放而成的“12·13”字樣前,同學們庄嚴佇立,為革命先烈和30萬遇難同胞默哀。隨后,同學們還將親手制作的紙花貼在了和平祈願牆上,並齊誦《和平宣言》,表達對和平生活的珍惜。

蘇州大學博物館寬闊而肅穆的展廳內,高大的展板錯落有致地陳設著,黑白老照片向前來參觀的師生們無聲訴說著一段意義重大的歷史。一幅幅審判現場圖片、一段段翔實文字,仿佛把師生們帶回到那段血與火的崢嶸歲月,深切感受到那場歷史審判的驚心動魄。蘇州大學校園內,文學院90名大一新生的《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堂從教室搬到蘇州大學博物館。文學院2020級學生郭桐宇表示,作為新時代青年應該以史為鑒,自強不息。

13日上午8時,南京郵電大學聯合全國66所高校進行線上公祭,讓當代大學生在找尋所在城市當年抗戰史的遺跡或母校辦學足跡的過程中,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今年的在線公祭除原有的宣誓環節外,還增加在線獻蠟燭小程序,通過掃碼進入公祭平台,點擊蠟燭,進入中國地圖界面,選擇相關抗戰史的地點,通過今昔對比圖,緬懷歷史,還可點擊留言,發表公祭感言,保存並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揚州大學商學院的教室裡,青年學生親手制作象征愛與和平的紫金草徽章,一折一疊,紙質紫金草便在指尖綻放,開得朴素頑強。學生胡培淇疊得格外認真,她說:“我的外公是一名光榮的退伍老兵,他常常提起那段硝煙彌漫的戰爭歲月,所以我非常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和平安穩生活。”

“歷史不應該因為太沉重就被遺忘。通過這次公祭活動,同學們不僅了解了紫金草背后的故事,更加堅定了銘記歷史、振興中華的決心,以及永續和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信心。”揚州大學商學院團委書記王成春說。(王 拓 王夢然 楊頻萍)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