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下“田地” 農業上檔次

2020年12月19日07:53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數字下“田地” 農業上檔次

  科技賦能邳州農業高質量發展

  智能控制與監控中心大屏。

  ◎徐報融媒記者 張德鶴

  顏子舒 通訊員 魏杰

  種大蒜,借助數字技術,不僅能種出優質大蒜,還能讓收入翻番﹔搞養殖,在這一技術幫助下,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能節省人工和飼料﹔經營大棚,通過運用這樣的技術能實現產量、質量雙提升。如今,數字技術正越來越多地進入農業生產領域。近年來,邳州瞄准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把人力從繁雜勞動中解放出來,一點點改變著傳統農業中農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形象。

  降低成本 提高附加值

  在新河鎮扶貧產業園內,由徐州佑旺養殖有限公司建設的39棟養殖棚舍,共養殖了150多萬隻白羽雞,平均每棟雞舍有4萬多隻,卻隻需1人就可完成管理,靠的是什麼?

  答案就在控制室的大屏上。記者在企業的智能控制與監控中心大屏上見到,每棟養殖棚內料量、水量等信息一應俱全,溫度、濕度、二氧化碳等數據不斷變化。管理者依靠這些信息實現養殖全過程的信息感知,從而實現精准投入和智能作業。“這套系統是我們自主研發的,它能根據養殖所需要的溫度、濕度、二氧化碳、負壓等指標,進行自動調節,並能自動供水、供料,實時監控養殖狀況。”徐州佑旺養殖有限公司運營經理公維磊介紹。

  運用智能化技術,不僅高效省事,還更加科學。白羽雞養殖主要在於對棚內溫度、濕度的把控,有了這套系統,養殖人員可以實時在線監測相關數據變化。一旦出現問題,系統就會立即報警,養殖人員可進行快速處置。公維磊說:“特別是我們的AI監控系統,能採集到小雞的扎堆和張嘴頻率,當小雞出現異常的時候,通過多種方式報警,手機端的APP也能及時提醒我們進行處理。”

  數字化養殖技術的運用,實現了養雞生產環節“無監督、無干擾、無接觸”的智能化管理模式,提高了雞肉品質,有效降低了成本。“原來1人1棟能養八千到一萬隻雞,現在1人1棟能養4萬隻,依靠這套系統,提升收益的同時,還能降低勞動成本。”公維磊表示。

  大蒜是邳州種植的主要經濟作物,產量高、品質好是種植戶一直追求的目標。車輻山鎮新庄村多福山富硒大蒜基地將數字技術運用到種植中,通過水肥一體化設施,對種植基地的風級、風向、土地濕度、土壤微量元素進行自動監測,實行自動補給,既節省了人力,同時也提高了產量和質量。車輻山鎮新庄村村民委員會副主任張可意介紹,電腦系統設置好數據,實現全部自動化,土壤干了自動給水,微量元素少了自動施肥,把硒加到水肥一體化設備裡后,能自動噴施到田裡。目前,多福山富硒大蒜畝產能達到四千多斤,硒含量達到218微克/千克,數字技術的運用有效提升了大蒜的附加值。

  提升產品質量 保証食用安全

  數字技術的運用,除了提升農業種養殖生產模式,在食品安全上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碾庄鎮的歡樂農庄主要經營蔬菜溫室大棚,41個棚舍一天能夠採摘一萬斤。在每批農產品出貨前,除了進行必要的農藥殘留檢測外,還會在外包裝上粘貼一張專屬溯源碼。購買者掃碼便可看到蔬菜的管理信息,包括生長、採摘、加工、運輸全過程,與食品安全物聯網追溯平台相對接,實現了生產可記錄、信息可查詢、責任可追究、質量可追溯。“顧客掃描二維碼,蔬菜具體產地、施肥等信息一目了然。發現問題,顧客可以直接找到我們,我們直接給他們處理。”邳州市歡樂農庄有限責任公司經理黃超介紹。

  得益於追溯管理系統,企業將數字化的技術逐步運用到溫室大棚的管理種植上,對大棚內的光照、溫濕度等環境參數進行實時採集記錄,實現在各個環節對土壤墒情、水肥、虫害等進行精細化管理,嚴格保証蔬菜品質。“張貼專屬溯源碼倒逼我們加強種植管理,提升產品質量,給顧客提供放心蔬菜,也提高農庄知名度。”黃超說道。

  記者從邳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年來,邳州大力推動數字技術向農業農村滲透融合。目前全市已建有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點18處,其中種植業13處、養殖業5處。物聯網在農業多領域應用,有效地解決了畜禽突發疫病及時處置難問題,大大降低了養殖風險﹔全面提升了港上、新河兩鎮果蔬生產基地兩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的智能化農業建設水平﹔以八路、新河為核心的黃河故道優質果蔬示范區“萬畝葡萄、萬畝瓜、萬畝蔬菜、萬畝花”的智慧農業應用平台建設規模初具﹔在以燕子埠鎮、車輻山鎮等為核心建設的全省最大高亢地區萬畝日光溫室中,數字技術也起到了巨大作用。數字技術作為農業生產要素,用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對象、環境和全過程進行可視化表達、數字化設計、信息化管理,有效轉變農業生產方式,助推傳統農業走向高質量發展道路。

(責編:李子佩、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