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泰州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長江流域系統性出發,持續實施“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突出源頭保護、系統治理,扎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釘釘子精神推動我市長江大保護和綠色發展,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后世、惠澤人民。
一、強化系統思維,在綜合體檢中聚焦“全維度”
進一步強化系統思維,長江泰州段開展系統化、綜合性、立體式的大體檢,進一步摸清長江生態家底,系統梳理和掌握各類生態隱患風險。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將傳統理念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綜合運用人員勘查、監測和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無人船監測、智能機器人探測等技術,完成沿江地區排口、工業、農業、航運、碼頭、岸線、生態、水質等八項生態環境要素的全面體檢,創新建立長江“體檢表”。按照水陸統籌、以水定岸的原則,以我市成為生態環境部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全國試點城市為契機,有效管控各類入河排污口,實施水陸統一監管。堅持整體思維籌劃好沿江生態環境保護,從源頭、過程到執行實行“全鏈條”管控,深入排查生態環境問題、風險和隱患,實現整治“一盤棋”,抓好生態空間規劃,構建全覆蓋、全要素的長江“一張圖”。
二、開展專項行動,在對症下藥上提高“精准度”
以改善長江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創新開展“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堅持水陸統籌、標本兼治,突出整體思維,各市(區)、多部門共同發力,形成生態治理合力,打好污染防治“組合拳”,堅決守護好“一江清水”。2019年,全市深入開展沿江水體治理、長江生態修復、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飲用水源地治理、長江清廢、沿江化工行業整治、港口船舶污染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八大專項行動。2020年,專項行動進一步升級擴容,在深入開展八大專項行動的基礎上,將長江禁漁、打擊非法採砂、打擊三無船舶等三個專項行動納入“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全方位保護長江生態環境。同時,強化“三線一單”硬約束,將長江干流及全市重要河湖生態緩沖帶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理,按流域整體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細化控制單元劃分,明晰考核斷面責任,結合實施河長制、斷面長制,構建長江流域控制單元精細化、信息化管理體系,用最嚴格的制度和措施堅決遏制各類無序開發活動。
三、建立長效機制,在健康優美上探索“新高度”
為實現長江生態環境安全從被動應對型向主動保障型、從傳統經驗型向現代高科技型、從單一監管型向立體管控型的戰略轉變,組建“健康長江泰州行動”指揮中心,負責長江泰州段生態環境保護的統一調度。建設“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台,目前已匯聚整合了生態環境、住建、交通、海事等18個部門1.9億多條數據信息,結合雲計算、人工智能、無人機、無人船巡航等技術,充分運用園區和企業監控系統、鐵塔高空視頻等手段,健全長江大保護隱患排查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快速響應機制和長效管理機制,基本實現長江岸線監控的全覆蓋、排口排查整治的全展現、企業生態監管的全周期、長江水質的全公開、專項整治監督的全過程、應急響應的全聯動、生態環境問題投訴的全扎口。目前,生態環境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長江生態監控基地已落戶泰州,還將與省環保集團合作成立長江大保護泰州研究院,探索發布“長江健康指數”,為全省乃至長江全流域保護探路徑、創經驗,推動長江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不斷提升。
深化和諧長江、健康長江、清潔長江、安全長江、優美長江“五江共建”,是我們擔負的歷史使命和神聖職責,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守護好一江碧水,構筑起生態家園,為譜寫新時代“長江之歌”泰州篇章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