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提前完成全年城鎮新增就業目標 筑牢民生基本盤

2020年12月22日06:5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打好就業組合拳 筑牢民生基本盤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也是社會穩定的“壓艙石”。

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內外風險挑戰讓今年的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為抓好民生之本,黨中央把就業放到“六穩” “六保”之首,我省更是第一時間打出“免、減、緩、降、返、補”等一系列援企穩崗政策“組合拳”,幫扶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推動失業保險擴圍提標,千方百計筑牢民生基本盤。

省人社廳12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1月,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20.1萬人,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總量居全國前列。11月末,全省城鎮登記失業率低於全國同期水平,失業風險得到較好應對﹔全省5550戶重點企業用工總量達285.53萬人,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保市場主體,穩住就業基本盤

省人社廳廳長戴元湖表示,每個市場主體背后,都有相當數量的就業崗位和家庭,保住市場主體就能保住居民就業、保住基本民生。為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降本減負、紓難解困,今年2-11月,我省累計減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失業、工傷保險費1083.15億元,實施穩崗返還87.05億元,返還額和受益面均居全國前列。

今年2月,中億豐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沒有提交任何材料的情況下,直接獲得穩崗返還資金115.45萬元。“這筆錢不僅讓企業得到實惠,更讓我們堅定了發展信心!”公司人事經理陳倩說,企業正在蘇州建設蘇博西館、相城區長三角研發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穩崗返還資金保証了工程進度和員工隊伍的穩定,公司還在疫情期間用部分資金慰問湖北籍員工,讓他們感受到第二故鄉的溫暖。

今年國慶節,揚州花園國際大酒店迎來疫情之后首次客房爆滿。“憋了大半年,所有員工都鼓足干勁!如果不是政府100多萬元的穩崗返還補貼,我們根本撐不到10月。”酒店人力資源部經理周靜說,疫情后酒店遲遲不能復工, 241名職工的飯碗成了大問題。“穩崗返還資金就像一場及時雨,幫我們扛住壓力,企業的凝聚力、員工的向心力更強了。”

戴元湖介紹,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我省將不斷擴大政策受益面,推動在投資、消費、金融等方面出台更多援企穩崗措施,及時幫助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外貿企業和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增強抗風險能力、提升發展潛力。

保重點人群,確保家家有就業

今年我省高校畢業生達57.8萬人,受疫情影響,部分畢業生離校時尚未落實工作﹔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等群體一線普工多、靈活就業多,抗風險能力弱,受疫情影響也更為直接。穩定這些重點群體就業,讓千家萬戶端穩飯碗,格外重要。

省人社廳副廳長張宏偉介紹,疫情發生后,我省迅速出台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11條措施,打造全國首家高校畢業生直播招聘服務平台,加大政府購買基層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力度,拓寬招生升學、參軍入伍、國企吸納、基層就業和科研助理“五個渠道”,提前啟動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實名制調查登記和跟蹤幫扶工作。截至目前,9.78萬名離校未就業畢業生中已有9.4萬人實現就業,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96.1%。

為了讓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充分對接,隨著秋季開學,新一屆畢業生招聘活動提前啟動。記者從南京市勞動就業管理中心了解到,該市今年面向高校畢業生的現場招聘會將超過1000場。

自今年2月21日首班載著160名雲南籍務工人員的飛機抵達鹽城后,由政府出資或補貼開通的江蘇農民工返崗復工專機已達25班、專列48趟、專車3001輛,為3884戶企業直達送工8.36萬人,並新增7758名對口幫扶地區貧困勞動力來蘇就業。截至11月底,外省在蘇就業農民工達655萬。

開展退捕漁民就業幫扶。參照失地農民將退捕漁民納入社會保障,人均補助7萬-10萬元,位居長江禁捕退捕省份前列。截至目前,全省41937名退捕漁民中,轉產就業率和養老參保率分別達94.42%、99.19%,其中國家下達的14887人年度剛性任務中,轉產就業率和養老參保率均達100%。

進一步擴大失業保險保障范圍,今年以來先后為61.96萬名參保失業人員發放失業金55.67億元,穩步提高失業保險金標准至人均1620元,並加強與低保、社會救助銜接,切實保障失業人員基本生活。

育新型業態,提供就業新契機

疫情促進網絡零售、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等新經濟、新產業快速成長,催生出更多新職業、新就業形態,為擴大就業規模、增加創業機遇提供新契機。

南京市秦淮區武定新村居民祝良才此前在新街口一家影城工作,春節后因為疫情賦閑在家。4月初,他試著兼職網約車司機,“本來隻想掙點外快,發現收入不錯就全職干了”。祝良才現在每天開車10小時,月收入七八千元。據了解,今年以來,滴滴平台吸納靈活就業人員超過150萬人。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蓬勃發展,網約配送員、互聯網營銷師、大數據管理師、電子競技員、物聯網安裝調試員等一大批新職業應運而生,背后對應著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人才缺口,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就業選擇。

一人創業,帶動多人就業。26歲的王在盛今年4月在句容成立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專門為網店做店鋪問題診斷、圖片視頻拍攝、客服技術指導等方面的運營服務。“疫情發生以來,直播特別受網店重視,有的網店直播效果不佳,就請我們策劃、指導,調整后銷售額大大提升。”目前公司生意紅火,吸納就業8人。

疫情發生后,我省先后出台“促進經濟循環暢通50條”“扶持中小企業22條”“扶持商貿服務企業8條”等政策措施,支持網絡營銷、直播帶貨、在線產業等發展,助力小店經濟、零工經濟、地攤經濟,推動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172萬,同比增長31.4%。 本報記者 黃紅芳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