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先行者”江蘇奮力開啟現代化新征程

2020年12月23日07:25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梅綻江南傲霜開

風雲變幻,行遠自邇,方知踏平坎坷成大道。

在“兩個百年”歷史交匯、“兩個五年”承前啟后的關鍵節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后第一次到地方考察,習近平總書記殷切期望江蘇“在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春山可望,篤行不怠,更待八千裡路雲和月。

為全國發展探路,是黨中央對江蘇的一貫要求。從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到“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江蘇始終沿著指引方向,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以創新舉措貫徹新發展理念,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又奮力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見事早敢擔當,

錨定新發展階段時代坐標

11月初,74歲的新冠肺炎康復患者黃根本上演了一出現實版“千裡走單騎”,5天時間從武漢騎行到南京,隻為兌現當面感謝江蘇援鄂醫護人員的諾言。

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作為支援人數最多、參戰最早、最不講條件、做得最好的省份之一,“蘇大強”不僅在黃根本們心中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也在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戰場”迸發強大勢能。

常住人口超8000萬、流動人口超2000萬的人口大省,如何實現新冠肺炎患者“零病亡”、醫務人員“零感染”?

在全國率先停發武漢方向客車,率先建立大數據研判專班加強核查管控,非必需公共場所等一律取消和關停……沿著時間軸回溯,江蘇不僅見事早、行動快,牢牢把握住防疫主動權,還立足大數據、利用網格化、發揚“鐵腳板”,建立起全流程追溯、立體化防控體系。

泰州市海陵區錦繡社區1000多戶居民,沒人不知道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陳霞雲。一天要接上百個外來人員線索電話並上門排查,向喜歡扎堆的老年人宣傳防控要求,個子嬌小的陳霞雲與同事日夜奮戰,為社區筑起一道“防疫牆”。

在江蘇,像陳霞雲這樣的平安志願者有380萬人。全省近2億人次排查走訪,鑄就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堅固防線,28天就實現本地確診病例“零新增”。

經濟總量近10萬億、市場主體超1100萬的經濟大省,如何率先復工復產、加快轉型升級?

昆山用專列、包車、包機等方式,點對點解決企業用工難和外來員工返程難﹔鎮江助企政策出台僅3天,魚躍醫療就拿到了10.8億元貸款﹔加快智能工廠改造、推出系列新產品,江蘇德和絕熱科技10個月就超去年生產銷售和利潤指標……

疫去“春”來,江山無恙。今年前三季度,江蘇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2.5%,在經濟大省中居於前列。城鎮新增就業、實際使用外資規模、新增境內上市公司和科創板上市公司等均居全國首位,實現高基數上的穩中有進、轉型升級,為中國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率先恢復正增長作出突出貢獻。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亮眼的“江蘇答卷”離不開接續奮斗。“十三五”期間,“強富美高”的大寫意日益成為精致細膩的“工筆畫”。

“強”的潛力加速激發,高質量發展成為主旋律。地區生產總值連邁三個萬億台階,今年將破10萬億元,13個設區市全部躋身全國百強﹔制造業總量佔全國約1/7,90家企業上榜中國民企500強﹔南京獨角獸企業數量挺進全國前五,蘇州生物醫藥產業競爭力蟬聯全國第一,全國超過20%的高新技術產品來自“江蘇制造”。

“富”的成色愈發飽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居民人均年收入翻一番,255萬建檔立卡低收入人口實現脫貧,蘇北農房集中改善惠及20萬農戶﹔基本公共服務標准化超90%,15分鐘文化圈、健康服務圈、養老服務圈觸手可及﹔南京等8地上榜“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美”的神採盡顯氣韻,環境質量從局部好轉邁向整體改善。姜堰“倒貼”8億元關閉化工園區、張家港“壯士斷腕”關停年稅收2.58億元的化工園……江蘇“刮骨療毒”整治淘汰落后產能,減少工業產值4000多億元。騰退修復長江岸線超60公裡,長江生態型岸線提高到62.1%,一處處生態公園令人流連忘返,水韻江蘇詩意再現。

“高”的境界持續攀升,文化自信更加堅定。蘇州近千家博物館、美術館、圖書館以文化人,揚州24小時城市書房燈火長明,大運河文化帶建設成為樣板……江蘇努力構筑思想文化引領、道德風尚建設、文藝精品創作“三個高地”, 28個全國文明城市數量居榜首,社會文明不斷升華,美德善行融入生活。

6年前視察江蘇,提出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殷切期望﹔進入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又賦予“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一系列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既一以貫之、一脈相承,又包含更高期望、賦予更大責任。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中央有重托,江蘇有基礎,干群敢擔當,奮進正當時。”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表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江蘇自覺對標對表,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以創造性落實交出合格答卷,奮力譜寫“強富美高”新篇章。

以人民為中心,

恪守新發展理念由始至終

進入新發展階段,很多事情沒有先例可循,要堅持用新理念解放思想、統一思想,在發展中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天地之大德曰生。京杭大運河江蘇段沿線的人們發現,那條自小就在身邊流淌奔騰的運河又“活”了。眼看著野生蘆根、蒲白等重現江湖,宿遷餐飲老板孔祥亞不僅找回了記憶中的運河模樣,家傳絕活魚頭餃子也成了地方非遺技藝,“魚頭餃子對食材要求特別高,兒時的味道又回來了。”

糾正與新理念不相適應的思維慣性和路徑依賴,江蘇精心描繪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讓更多群眾享受“綠色紅利”。

100多年前,實業家張謇對家鄉南通五山地區的願景是“花園及風景區”。但這段長江入海口的黃金岸線,一度密布碼頭工廠,“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水”。經過四年關停並轉、生態修復,港城“鏽帶”蛻變為“城市客廳”,張謇的夢想終成現實。

不僅修復生態,更重構監管。“有船隻進入一級水源保護區”“有工地裸露土超過50%未覆蓋”……這些以往很難及時發現的問題,如今在“健康長江泰州行動”大數據平台監控中心得以“秒預警”、快處置。一年多來,平台全面覆蓋泰州97.8公裡長江岸線的排口、工業源、干支流水質等生態要素,成為母親河生態“保護傘”。

“砸籠換綠”“騰籠換鳥”“開籠引鳳”……從鐵腕治污、全面禁漁,到生態修復、創新驅動,再到大數據監管、法治化治理,江蘇系統推進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踐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合一”,為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隨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有沒有”轉向“好不好”,江蘇提升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針對性,不斷為人民群眾創造高品質生活。

71歲的常州市民老楚發現,經過兩年慢性病運動干預訓練,“三高”問題得到很大改善。這一運動干預項目,常州市體育醫院已開展兩年。“我們正幫助社區衛生中心建設隊伍,讓更多老百姓在家門口進行科學的運動干預治療。”副院長劉雲清說。

體育人主動出擊,構成健康江蘇圖譜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江蘇近期發布體醫融合意見,加速推動健康關口前移,加快從“治已病”到“治未病”轉變。

健康是“1”,后面“0”越多,百姓幸福感就越強。年初,一部熱播電視劇《幸福院》描述了新型養老社區的老年生活﹔歲末,全國首個國際化適老社會科技創新中心落地南京溧水,“幸福院”照進現實。

人間煙火氣,最撫百姓心。咖啡書店、音樂手工、民坊小食……老舊菜場一經改造便脫胎換骨。“新菜場,老味道。”住在蘇州雙塔市集2公裡外的蔡阿姨不僅喜歡坐公交來買菜,還時而約朋友來喝個下午茶。

新理念貫穿發展全過程,疼痛點成為幸福增長點。從水泥船到岸上平房,再到塑膠運動場、多媒體教室,洪澤湖的水上小學不斷“進化”﹔“家庭醫生”上門服務、“適老化”改造進門入戶,鎮江孤寡老人的日子更加舒心﹔溧陽一號公路變成“網紅”,江寧“小川藏線”韻味悠揚,鄉村生態旅游線路頻成“爆款”……江蘇“民生紅包”越來越大,“美好生活”新圖景日漸清晰。

高品質生活有賴於高效能治理。江蘇增強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系統性,科技賦能、共建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南京市新門口小區的居民們沒想到,老舊小區也用上了人臉識別“高科技”。通過對接水務、燃氣等23個專業系統及公安、民政等14個部門數據,這個智慧網格管理平台能第一時間發現並解決老百姓身邊的困難。

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高效能治理要落實到“每一根毛細血管”。廣場舞協會介入基層治理,很多社區管理者曾頭疼的“廣場舞大媽”成了公益熱心人。

“垃圾分類這麼好的事,我們也要美美地說給大家聽。”城市治理公眾委員、老年舞蹈隊負責人郭愛寧和老姐妹們化好妝,走街入戶宣講垃圾分類。大家議、自發管、智能收、各界督,南京廣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努力在共建共享中畫出最大同心圓。

群眾所呼所盼,就是治理風向標。80多年前,費孝通在《江村經濟》中對中國農村發展提出的很多根本問題,正在江蘇鄉村高效能治理中找到答案。在宿遷市杉荷園新型農村社區,錯落有致的集中住房現代又不失古韻,各類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新型鄉村治理體系輪廓已現。

江蘇省省長吳政隆表示,努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中“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江蘇將在務實功、求實效上下更大功夫,把更多力量和資源向基層下沉,不折不扣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和各項政策措施在江蘇落地生根見效,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高質量發展帶來的高品質生活。

服務全國大局,

構建新發展格局蹄疾步穩

黃海之濱、長江北岸,機器轟鳴,塔吊林立,206公裡長的海岸線一派火熱建設景象,將料峭冬意一掃而空。“江海門戶”南通加速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將打造“公鐵水、江海河”無縫銜接的集疏運體系。

沿海大省江蘇的“灣區夢”由此起航,不僅為“向海而生”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更致力扭轉江蘇“江強海弱”、長三角港口“南強北弱”格局。

操其要於上,分其詳於下。“十四五”即將開啟,江蘇加強前瞻思考、全局謀劃,以更深層次改革破除瓶頸、匯聚優勢,以更高水平創新驅動發展、自立自強,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爭當表率。

巨輪泊於海岸,貨車忙碌穿行,新亞歐大陸橋東方橋頭堡連雲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一條聯通“連雲港—裡海”的供應鏈通道即將打通。連雲港將成為“中轉站”,實現消費類商品在裡海五國和國內、日韓地區的雙向流通。

連雲港自貿片區只是江蘇改革破冰的縮影。成立一年多來,江蘇自貿區實施全國和全省首創改革舉措60余項,115項制度創新成果中,3項在全國推廣,40項在省內“復制”。截至今年6月底,江蘇自貿區新增市場主體2.91萬家。

展望“十四五”,江蘇省發改委主任李侃楨說,在現代化建設新實踐中,要努力找到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路徑,在沒有路的地方蹚出一條新路,在沒有先例的領域率先做出成功案例,以區域性實踐為全國現代化建設先行探路、積累經驗。

依靠創新驅動實現內涵型增長,攻克“卡脖子”技術是關鍵。對標世界先進,江蘇加速建設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材料科學“姑蘇實驗室”和深海基地裝備技術“太湖實驗室”等科研“重器”,致力突破基礎前沿技術。

GDP佔全國十分之一、制造業佔七分之一,江蘇創造性激發需求引擎,打通斷點堵點,在服務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上爭做示范。

從交通流量中挖掘需求、創造效益,江蘇高速服務區升級后變身“蘇州園林”“商業綜合體”“科普館”等,打破人們“價高質次服務差”認知和“上個廁所就走”習慣,五年時間從虧損2.6億元變為盈利1.5億元。

服務區“小窗口”,透視打通雙循環真功夫。找准用戶高品質服務訴求、回應民營資本投資渴求,江蘇交通控股瞄准“20%車輛進服務區、每車停留20分鐘、單車消費20元”目標,變交通流量節點為消費新增長點。

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江蘇致力打通關鍵堵點,服務全國大循環。12月11日,全球首座高鐵懸索橋五峰山長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連淮揚鎮高鐵全線貫通,江蘇“縱軸崛起”,資源要素流動更為高效便捷。加強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江蘇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一日聯通全球、半日通達全國、2小時暢行全省。

融入國家戰略,重塑競合優勢。“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加快提升揚子江城市群、沿海城鎮帶、沿大運河城鎮帶、沿東隴海線城鎮軸、徐州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發展能級和水平﹔系統謀劃海洋經濟,建設令人向往的沿海生態風光帶、濱海風貌城鎮帶和高質量發展經濟帶,打造“藍色新增長極”﹔加快建設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和徐州國際陸港、淮安空港、連雲港海港“物流金三角”,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通道建成。

履方致遠,踔厲風發。作為小康“先行者”,江蘇高水平決勝全面小康后,繼續風雨兼程在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上走在前列。

小橋流水畔,庭院花香濃。走進建湖縣九龍口鎮收成村,一排排粉牆黛瓦的小樓錯落有致,一改往日“空斗牆、舊瓦房、雜亂無章”的舊面貌。在外打工多年的王澤回來了,空閑之余把家鄉變化拍成100多個短視頻上傳分享,最高點擊量近10萬次。

一個個“收成村”,一次次“好收成”。江蘇重構城鄉關系,加速彌補城鄉區域不均衡短板,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道路越走越寬。

郡縣治,天下無不治。“早上遞交材料,下午就拿到証了。”超高的辦事效率,讓辦理營業執照變更的梅哲奎吃驚﹔“把申請表和病歷給代辦員,不用自己跑腿。”便捷的服務體系,令申領慢性病醫療補貼的村民趙阿姨點贊。鎮村治理“一張網”,政務服務“一窗口”,綜合執法“一隊伍”……江陰構建集政務服務、生活服務等一體的縣域治理架構,探路社會治理現代化。

江陰並不獨行。2019年5月,江蘇在南京江北新區和江寧、無錫江陰、常州溧陽、蘇州工業園區和昆山五地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在打造自主可控產業體系、探索社會治理新模式、提升城市品質等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

不啻微芒,造炬成陽。扛起為全國發展探路的使命,江蘇以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矢志在中華民族由“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作出江蘇貢獻。

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表示,江蘇奮力在“沒有先例”的方面力爭率先做出成功案例,在“普遍在做”的方面力爭做得更好更快,在解決“共性問題”上積累先行經驗,通過新的實踐不斷把“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推向新的高度,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在江蘇實踐的新圖景。

新華社記者 劉 亢 凌軍輝

陳 剛 王恆志

(原載12月22日

《新華每日電訊》1版)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