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打造“秋白書苑”文化IP

2020年12月23日07:25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常州打造“秋白書苑”文化IP

85年前,瞿秋白唱著《國際歌》走向刑場,為了心中信仰,不惜洒下熱血﹔80多年來,秋白精神的一代代傳承者們,不忘初心,踐行著勇爭一流的城市精神。22日,常州市第十家“秋白書苑”揭牌,遍布城市的“秋白書苑”,正成為這座城市的精神地標。常州市委書記齊家濱表示,運河文化、名人文化、紅色文化交相輝映,常州運用平台化思維和互聯網思路打造的“秋白書苑”,打造城市IP,模式可復制、空間可推廣、流量可轉化。此舉正是要從瞿秋白“我是江南第一燕”的人生篇章中,汲取“為銜春色上雲梢”的精神力量,激勵全市人民“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

彰顯紅色元素,點亮初心燈塔

作為千載讀書地,常州不斷探索“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共建共享”新模式,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躋身江蘇省“書香城市”建設示范市,居民綜合閱讀率連續多年領跑全省。常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濤表示,為了彰顯秋白精神的當代意義,常州打出思想理論、文藝精品、紅色陣地、文旅融合“組合拳”,提供更豐富、更精彩、更有特色的文化服務,不斷滿足廣大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凝聚強大的文化力量,到2021年年底,常州將再新建20家“秋白書苑”。

常州市文廣旅局局長榮凱元介紹,“常州三杰”是常州最具代表性、影響力的紅色資源,常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實施《常州老城廂復興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綱要》,打造名人文化、運河文化、紅色文化等城市文旅品牌。從“秋白書苑”新名片切入,努力把常州建設成為紅色基因傳承標志區、紅色文化弘揚示范區、紅色文旅發展先行區。

紅色文化,濃墨重彩彰顯常州作為江南名城的文化底蘊、文化自信。去年以來,召開“常州三杰”精神座談會﹔開展《文旅融合視域下常州紅色旅游轉型升級發展研究》﹔推出電視紀錄片《初心》、錫劇《燭光在前》等文藝精品﹔打造青果巷、大廟弄、溧陽新四軍紀念館等旅游景區﹔溧陽、金壇、武進、新北和天寧5個轄市區被列為全國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加快“常州三杰”紀念館改造提升,串珠成鏈推出“跟著名人游常州”精品文旅線路﹔“秋白書苑”應運而生……照耀龍城的“文化燈塔”,繪就出城景相融、人文和諧的高質量發展畫卷。

創新共建機制,讓讀書成為生活方式

造燭求明,讀書求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推動全民閱讀、建設書香社會作出重要論述,強調要提倡多讀書,建設書香社會,不斷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就能更加厚重深邃。

30名小讀者一同夜宿。睡前,在領讀人的帶領下,他們於書中探尋秋白故事﹔起床后,齊聲晨讀秋白作品…… “共讀秋白奇妙夜”活動讓秋白精神潤物無聲,每年接待讀者超10萬人次,使圖書的年流通率達450%﹔每年開展親子閱讀會、書式精讀會、旅行沙龍、書香下午茶等幾十場閱讀推廣活動。

作為城市閱讀服務新空間,“秋白書苑”探索有限空間的無限可能,從“政府單方建設”向“多方合作共贏”轉型。其首創的“政府+社區+企業”機制,整合資源補齊公共服務短板,探索滾動式可持續發展。江蘇書式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程洪科告訴記者,“秋白書苑”實行社會力量主體市場化運營,舉辦讀書沙龍、閱讀分享、陪伴閱讀等活動提高服務黏性。

線上線下融合,雲端飄揚書香。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與讀書場景深度融合,“雲端閱讀”“智能閱讀”正逐漸成為常態。

一體化服務圈,打開城市文化窗口

常州持續深耕打造書香城市,讀書、藏書,成為許多家庭日常生活的必選項﹔年輕人走進半山書局、南大街青果書房、雲溪澗,閱讀的種子在內心生長﹔“常讀”“拆書幫”等閱讀組織借助微信和APP,讓愛書人聚在一起。在老城廂,“秋白書苑”散落於運河兩岸、歷史街區,一脈書香浸潤千年時光﹔在美麗鄉村,“秋白書苑”與四時風光、農事體驗相映成趣,成為閑逸山水間一抹亮色﹔在產業創新集聚區,“秋白書苑”與高科技企業跨界聯姻,為“智造之都”注入書香動能﹔在基層社區,“秋白書苑”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緊密結合。

陶冶是河海大學的教師,也是江蘇首批全民閱讀推廣人之一。作為“秋白書苑”公益朗讀者的一員,她策劃的真人圖書館活動頗具新意。“把身份各異、有態度、有智慧的凡人英雄請到讀者身邊,同步分享到喜馬拉雅FM等音頻平台,成為有聲讀物。”陶冶介紹說。

常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副局長嚴旭華介紹說,從“15分鐘閱讀圈”到“全民閱讀全域書香”,30家“秋白書苑”全域鋪開,覆蓋470萬常州市民。“書香+”與旅游、體育、會展、科技、農業、交通等領域深度相融,打開了一扇城市文化的窗口。

瞿秋白母校常州覓渡橋小學校長吳毅認為,“覓渡,覓渡,秋白為的是辟一條光明之路。在‘秋白書苑’讀書、求知,讓學子們覺得離秋白更近了,更好地讀書、做人、成才、報國,讀懂這片千古讀書地。”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