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十年禁漁"將啟動 江蘇多項工作走在前列

2020年12月31日07:36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為了母親河,水上不捕市場不賣

2021年1月1日0時至2030年12月31日24時,長江流域“十年禁漁”即將全面啟動,其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十年禁漁”是保護長江母親河的歷史性標志性工程,打好長江“十年禁漁”攻堅戰,江蘇多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記者赴多個江鮮餐館、水產市場調查后發現,在“魚米之鄉”的江蘇,“水上不捕、市場不賣、餐館不做、群眾不吃”的氛圍已全面營造。

長江江蘇段38865名漁民全部退捕

“長江干流江蘇段及保護區7392艘漁船、14887名漁民,其他水域列入今年退捕計劃的12632艘漁船、23978名漁民全部退捕,符合社保條件的漁民參保率100%,需要安置的漁民就業安置率100%。”省推進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領導小組相關負責人介紹。

“十年禁漁”,江蘇“亮點”頻頻。長江禁捕退捕,首先夯實的是制度保障。提請省人大常委會修訂《江蘇省漁業管理條例》,是全國首個將長江禁漁寫入地方性法規,條例首次對長江干流禁止垂釣、資源保護、非法漁具監管等作出明確規定,同時在全國唯一出台《江蘇省國有漁業水域佔用補償暫行辦法》,明確補償標准的基數和系數。

江蘇強化資金保障,統籌省以上獎補資金、生態補償、支農惠農、漁業油補、精准扶貧、社會民生等資金用於長江禁捕退捕。截至目前,全省已落實資金60.21億元,其中中央資金13.29億元,省級19.75億元,市縣27.17億元,落實資金總量及地方配套比例均居全國第一。

參照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辦法,江蘇對符合參保條件的漁民百分之百參保登記、百分之百參保繳費、百分之百落實社保待遇,並制定補償安置指導意見,協調“同湖同策”“同湖同步”,同一區(縣)盡量“江湖同策”,發揮好漁民專業特長,支持退捕漁民就近就業創業,積極開發護魚員、護堤員、藍藻打撈員等公益性崗位,拓寬就業渠道,堅決消除退捕漁民“零就業”家庭。

江蘇密集出台禁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依法嚴懲非法捕撈刑事犯罪、非法捕撈刑事案件審理指南等文件,形成“全鏈條”執法監管,迅速開展攻堅會戰,斬斷非法捕撈、運輸、銷售的地下產業鏈。“6月份以來,各級公安、漁政、市場監管等共查辦各類行政案件1846起、2157人,刑事案件470起、830人﹔督促下架(刪除、屏蔽)非法交易信息945條,立案查處違法廣告170件,形成了高壓態勢和強力震懾。”省禁捕退捕執法整治專項組組長、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尚建榮介紹。

江蘇將重點水域禁捕退捕作為專項工作納入政府績效考核,權重1.5分,將禁捕退捕工作列入2020年河(湖)長制工作內容,列入全省2020年長江經濟帶年度工作要點。

江鮮餐館完全不賣江鮮了

“浪裡白餐飲”是一家以江鮮為特色的連鎖餐廳,不過上半年它還叫“浪裡白江鮮館”,南京安德門分店負責人劉金海記憶猶新,人說“無魚不成席”,南京靠近長江,宴席、商務宴請吃的就是江鮮。7月5日接到長江禁漁通知,“我們連夜訂做了新的店招‘浪裡白餐飲’,對菜品進行調整。大眾點評等網絡平台上,店名也更換了。”記者看到,餐館水產品隻有家常的文蛤和香螺等,均為海鮮。浪裡白菜單中原本有長江鰣魚和長江鯽魚,目前已經更改為鰣魚、鯽魚。劉金海說,如今餐廳主要改做河鮮、湖鮮、海鮮等特色菜品。

不以江鮮為主打菜的餐廳也積極配合禁售江鮮工作。江宴漁村南京夫子廟洋珠巷店店長俞貞告訴記者,江宴漁村是淮揚菜餐廳,食材以豬肉、家禽為主,水產用量不大,長江禁漁對餐廳本身菜品影響也不大。現在店內張貼了“十年禁漁”宣傳單頁,對水產類食材進行排查盤點,食材主要是湖魚和河蝦,甲魚也是人工養殖的。市場監管局還常來店裡暗訪,目前店裡完全沒有江鮮了。

水產市場已經進不到江魚了

12月28日,記者來到南京市建鄴區南湖農貿市場,在水產區,“禁售江鮮,有獎舉報”的宣傳標語隨處可見。記者詢問魚販們是否還有渠道能夠買到真正的江鮮,得到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現在長江沿線到處都在禁捕,哪裡也進不到江魚了!”魚販盧鳳霞指了指牆上的“禁售江鮮”標語說。

“賣江魚,新鮮的江魚!”在附近生活了幾十年的居民阮箐的記憶中,在南湖菜場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吆喝”聲了。阮箐說,“現在明令禁止不給賣江鮮,偷著賣風險成本太高。”

建鄴區南湖菜市場水產區負責人李德全介紹,水產區一共有16家賣淡水魚的商販,都是以售賣養殖魚為主。“以前有沒有商販售賣過?”面對記者提問,李德全坦言:“沒有禁捕、江鮮可以買賣的時候,我們菜場也幾乎很少有人賣江魚,主要是因為價格高、買的人少。自從禁售江鮮以后,我們不僅在菜場顯眼位置張貼了醒目標語,還挨戶做了思想工作,魚販們也很支持!”

農貿市場是市民菜籃子的“最后一公裡”,菜場江鮮交易渠道斷開鏈接,是否意味著水產品流通核心區批發市場同樣難見江鮮?

在位於南京市六合區滬江商貿城內的惠民橋水產批發大市場,記者看到,沿著姜宋路兩側分布著幾十家水產商行和一家企業化運作的南京海聚水產品批發有限公司。在這些水產商行中,記者29日通過數小時的走訪得知,以前有小的批發部賣江魚,現在人都不見了。

“這裡是南京最大的淡水魚批發市場,市場每天的交易量能達到40萬斤。”海聚水產品市場相關負責人徐永良介紹,這裡的水產品不僅供應給南京本地各大農貿市場,還銷往安徽、河南、山東等地。

“從市場行情來看,流通、銷售養殖魚一直都是主流。對批發市場而言,無論是否野生魚,價格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偷捕的江魚在這裡賺不到錢。”徐永良說,“所有水產品進入我們市場前必須經過檢測和抽查,也能從根本上杜絕江魚出現。”

根據多年跑市場的經驗,徐永良認為,江魚偷捕者必定有著自己固定的銷售渠道,如江鮮館、私人訂購等。“長江禁漁,銷售終端應該是重點打擊對象,渠道、市場沒有了,也就沒有人偷捕了。”徐永良最后說,禁漁政策是國家大計,是為子孫后代著想,要真正控制源頭,需要消費者“拒食江鮮”的意識不斷提高。

本報記者 王建朋 顏 穎 丁蔚文

通訊員 段 斌

(責編:蕭瀟、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