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蘇經濟回眸:重大項目開工率達96%

2021年01月04日07:23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穩中有進,成如容易卻艱辛

南京消費者在超市選購產品。 本報記者 宋寧 攝

回望過去一年,從年初統籌抓好疫情防控、經濟發展兩個戰場,“於變局中開新局”,到年底疫情防控常態化,“打贏收官戰”,一個個數字,是全力奪取“雙勝利”的一個個扎實腳印,更是一份份在2020年這張“最難考卷”中寫下的高分答案。

過去這一年,我們進行了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經受了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有力落實“六穩”、全面完成“六保”,以保促穩、以穩促進,全省上下用實干奮斗譜寫下高質量發展和“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新篇章。

重大項目:至11月底開工率達96%

□本報記者 沈佳暄

歲末年初,走進連雲港石化產業基地,國內單流程規模最大的盛虹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工地上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整個現場有超過1萬名建設人員,正在同步開展土建施工、設備安裝。”盛虹煉化工程部計劃主任工程師王鵬杰介紹,目前樁基施工已收尾,土建全部出地面。2021年春節過后,估計有兩萬多人進場施工,安裝高峰期將達到三四萬人。

單體投資677億元的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是整個徐圩新區高端石化產業鏈的龍頭。該項目預計將於2021年底建成投產,屆時可實現年產值超900億元,年利稅超200億元。

重大項目是穩投資、促增長、補短板的重要載體和強大引擎。2020年,我省牽牢重大項目“牛鼻子”,項目進度勢頭強勁,項目招引持續發力,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一年來,“軌道上的江蘇”呼嘯而來,蘇北從“地無寸鐵”到“逐步成網”﹔民生工程不斷推出“升級版”,蘇北農房改造實現群眾安居夢﹔生態環保工程擦亮“美麗江蘇”,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現代產業體系加快形成,大批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搶先布局。

2020年,我省計劃新開工省重大項目126個,截至11月底開工121個,開工率達96%,較上年同期高出5.6個百分點,49個項目實現竣工投產或部分投產。

新基建:新建5G基站5.5萬座

□本報記者 付 奇

江蘇鐵塔公司近日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截至去年12月,江蘇鐵塔累計建成超4.6萬個5G基站。“多虧政府政策支持、緊密協同運營商,讓我們打贏全年5G建設的硬仗。”江蘇鐵塔通信發展部總經理王旺感慨道。

一年來,疫情沒有減緩我省推進“新基建”的腳步。去年,我省新建5G基站5.5萬座,累計建成7.1萬座,基本實現全省各市縣主城區和重點中心鎮全覆蓋。僅去年上半年,全省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達6.13萬根,數量全國第三。目前,我省已建設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66個,接入設備1000余萬台。全省人工智能類企業超6000家,排全國第二……

一個個5G基站拔地而起、一條條特高壓加速布設、一排排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走進生活、一座座大數據中心相繼落成……突飛猛進的“新基建”,不斷夯實“數字江蘇”的底座。

“未來3年,我省將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升級,打造‘雲聯數算用’要素集群,構建‘芯屏器核網’全產業鏈,持續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價值化。”省工信廳兩化融合推進處相關人士介紹,我省將深入實施“大數據+優勢產業鏈”行動,實施“5G+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工程,加快構建5G產業生態,力爭3年內5G產業規模達3000億元,以新基建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

外資外貿:前11個月進出口額超4萬億元

□本報記者 丁茜茜

在仁寶資訊工業(昆山)有限公司車間內,一批批組裝完畢的電子書閱讀器“走”下生產線,准備打包發往國外。“電子書訂單幫助我們外貿扭負為盈,隻要產能跟得上,產多少銷多少,出口暢通無阻。”公司關務經理支春華說。去年前10個月,昆山海關共監管驗放電子書閱讀器628.9萬台,同比增長149%。

“宅經濟”出口火熱是江蘇外貿的一個切面。2020年,全省外貿危中尋機、負重前行,持續回穩向好,進出口增長態勢進一步鞏固。1-11月,全省累計進出口40286.6億元,同比增長1.9%,增速高於全國0.1個百分點,佔全國比重13.9%。11月當月我省出口創歷史最高水平﹔全省單月進出口、出口、進口“三大指標”連續5個月全面正增長。

跨境電商、市場採購貿易等新興業態發展迅猛。2020年,江蘇新增5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城市,3個城市新列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試點城市。在南京海關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試點的首月,江蘇跨境電商B2B出口1291萬元。

貿易方式、出口產品、貿易主體結構持續優化的同時,國際貿易“朋友圈”更加廣泛,去年前11個月,我省對東盟出口增長8.4%,高於全省平均水平8.5個百分點,佔比提升1.1個百分點﹔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1.2%,佔比26.9%,較上年提升0.3個百分點。

交通運輸:預計完成建設投資1650億元

□本報記者 梅劍飛

2020年12月30日,鹽通高鐵建成通車,G8321次列車從鹽城站駛出向上海飛馳而去,為江蘇鐵路“蘇北突破、蘇中提升、蘇南優化”格局畫上重要一筆。

截至去年底,江蘇省內鐵路營業總裡程4024公裡,其中高快速鐵路裡程2035公裡。12個設區市開通高鐵,設區市全部通上動車。加上即將開通的連徐高鐵,省內鐵路營業總裡程將達4204公裡,其中高快速鐵路裡程2215公裡,比“十二五”末分別增長52.6%、157.9%。“2020年是江蘇鐵路高質量建設、跨越式發展、顛覆性巨變的一年。”省交通運輸廳廳長陸永泉說,滬蘇通鐵路、連淮揚鎮鐵路和鹽通高鐵等多條鐵路先后建成開通,全省高鐵初步成網,“軌道上的江蘇”主骨架基本形成。

2020年,江蘇過江通道建設跑出加速度,陸續建成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五峰山長江大橋、江心洲長江大橋3座過江通道。過江通道累計建成17座,在建6座,沿江兩岸設區市之間均有過江通道直通。公路網絡進一步完善,截至去年底,全省高速公路裡程達4924公裡,比2015年增加385公裡。

2020年,江蘇交通建設投資特別是重大項目進展超過預期,交通投資規模繼續在高位保持增長,全年預計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650億元左右,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升發揮積極作用。

糧食供應:全省糧食年產量增長0.6%

□本報記者 吳 瓊

“我們引進常熟市農科所培育的早熟‘常優早香粳’,市場價賣到每500克5元,‘國慶稻’畝純收入達1500元。”回首過去一年,常熟市海虞鎮虞盛合作農場總經理竇祥龍感慨說,傳統種植附加值低,農場利用團隊技術優勢,積極拓展新品種栽植和種苗培育,實現銷售增長。

2020年,全省“三農”工作從農村地區疫情防控,到四大流域全面抗洪,從穩定糧食生產、恢復生豬產能,到打贏打好長江禁捕退捕攻堅戰,從加快農業農村重大項目實施和復工復產,到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再到持續深化農村改革、促進農民增收……無論是硬任務落實,還是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各項工作均完成較好。

過去一年,全省8000萬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糧食總產量達745.8億斤,較上年增長0.6%,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任務全面完成。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優勢特色產業加快培育,全省優良食味稻種植面積1450萬畝,新增稻田綜合種養超100萬畝。鄉村休閑旅游農業快速發展,全省鄉村休閑旅游農業綜合收入達800億元。美麗文明鄉村建設進展順利,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圓滿收官,農村無害化衛生戶廁普及率超95%。農村改革發展重點任務按時序進度推進,已有99.4%的村(居)基本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居民消費:發放消費券約29.1億元

□本報記者 宋曉華

過去一年,全省上下緊緊圍繞落實“六穩”“六保”任務,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全省累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498.8億元,同比下降2.7%,高於全國2.1個百分點,總量居全國第二,單月社零額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

如何適應、引領、創造新需求?各方在努力。蘇寧易購發布的“2020年度關鍵詞”,包括“造富”“進補”“上鏈接”等,這些詞在展現互聯網零售企業變遷的同時,也展現了當年居民消費的種種變化。

促消費,我省力度持續加大。2020年全省各地累計發放消費券約29.1億元,撬動社會消費330億元。“雙12蘇州購物節”啟用首批10萬個、總額2000萬元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累計讓利超150億元。

推動內循環,生產消費雙升級。我省最新制定出台的“創造新需求”相關實施意見,瞄准生產、消費、流通等環節堵點痛點問題,明確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我省穩定經濟增長的重點舉措和發展方向——實現“人有我有”,適應現有消費需求變化,大力提升供給質量和靈活性,防止消費外流﹔實現“人有我優”,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瞄准專精特新細分市場,引領需求升級新動向﹔實現“人無我有”,聚焦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創造需求新熱點。

市場主體:前11個月新登記247.5萬戶

□本報記者 洪 葉

2020年,我省市場主體發展在受疫情沖擊出現短期波動后迅速回升,持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

“這也太快了,我才提交營業執照申請一個小時,公章刻制就完成了。”2020年12月16日,靖江市民陳冬梅申請成立泰州市遠晟電力建設有限公司,在半個工作日內,就完成營業執照申領、公章刻制、銀行開戶、稅務登記等企業開辦全流程。

這一年,江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推進企業開辦“全鏈通”平台應用,實現企業開辦事項“一網通辦”等措施,不斷優化市場准入環境,盡最大努力培育市場主體,新登記市場主體高速增長。

這一年,江蘇全面貫徹落實“六穩”“六保”工作要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其中,“保市場主體”是“六保”的關鍵。對此,省政府出台一系列幫扶中小企業相關政策,減輕企業負擔、指導企業復工復產,精准地對接中小微企業個性化需求,給企業吃下“定心丸”。

據統計,去年前11個月,全省新登記市場主體247.5萬戶,同比增長50.8%﹔全省日均新登記市場主體7387戶,同比增加2475戶。截至去年11月底,全省市場主體總數達1226.5萬戶,同比增長19.2%,較上年底增長17.3%。全省平均每千人擁有市場主體152戶,同比增加22戶,市場主體總量增幅較大。

節能降耗:全省單位GDP能耗下降3%

□本報記者 許海燕

不久前,江蘇省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省級平台上線,首批將1026家重點用能工業企業納入監測。

梅鋼公司正是納入監測的企業之一。走進梅鋼,一座現代化花園式工廠展現在記者眼前,這裡,已成為江蘇省工業旅游區。

“對梅鋼而言,綠色就是責任。”梅鋼黨委書記、董事長施兵介紹,近年來,公司投入45億元,採用最先進的技術,完成燒結、煉焦、熱電廠等主要裝置的超低排放改造。近3年,梅鋼綜合減排率達42%,主要污染物排放水平達清潔生產一級標准。堅持“廢氣超低排、廢水零排放、固廢不出廠”,梅鋼通過多種途徑降低用水損耗,2020年生產1噸鋼所需的水量下降至2.69立方米,全年減少從長江取水112萬噸。梅鋼還把固廢管理納入主體生產組織管理,以項目化管理模式推進固廢減量化、資源化,固廢不出廠率由2017年的69%提高到目前的98.2%。

堅持綠色發展,工業領域是節能降耗主戰場。我省大力推進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174家、綠色園區14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5家和一批綠色產品,綠色工廠和園區數量位居全國第一。

最新數據顯示,去年全省單位GDP能耗下降3%左右,“十三五”時期累計下降20%以上,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17%的任務。

“蘇大強”有“大擔當”

□ 李睿哲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錯綜復雜的宏觀形勢帶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歷史罕見的大疫情和大洪澇,這一年,8000萬江蘇人民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打贏了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及防汛抗洪三場硬仗。

這一年,在堅持“兩手抓、兩手硬”,統籌推動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見証了江蘇經濟的強勁韌性——從一季度下降5.0%、上半年增長0.9%,回升至前三季度增長2.5%,全省經濟走勢劃出濃墨重彩的“V”形反轉。

數據,是最好的歷史見証。前三季度,我省新增就業96.5萬人,實際利用外資220億美元,新增國內上市公司48家、科創板上市企業25家、新三板挂牌公司16家,均居全國第一。

聚焦產業,9大集群入圍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決賽、以一省之力佔據全國兩成席位﹔著眼創新,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4萬余家,數量全國領先﹔調整結構,全省單位GDP能耗“十三五”期間累計下降20%以上,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任務﹔扶貧攻堅,省內低收入戶和經濟薄弱村全部達標,助力對口幫扶支援地區102個貧困縣盡數脫貧摘帽﹔激活消費,前11個月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持續收窄,消費“回暖”的旋律振奮人心……

回首2020年,一組組數據,勾勒出江蘇經濟社會波瀾壯闊的發展圖景。非凡的韌性和絕對的實力,盡顯“蘇大強”的“大擔當”。

本版統籌 杭春燕 付奇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