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財評:100萬億元,中國經濟“質”“量”同升

洪樂風

2021年01月20日11:3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標題:人民財評:100萬億元,中國經濟“質”“量”同升

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186萬人、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一個個令人振奮的經濟數據,書寫下一份非凡的2020年中國經濟成績單。

大考煉真金。2020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們走出了一條先控制疫情、再局部復工、然后全面復工的最優路徑,我國經濟在短短幾個月間實現止跌回升、強勁復蘇,充分地展現了中國經濟潛力足、韌性大、活力強、回旋空間大、政策工具多等獨特優勢和有利條件。

靚麗的成績單背后是中國經濟“質”與“量”的共同提升。2020年1至11月,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8.6%,快於規模以上服務業7個百分點﹔全年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6.6%、7.1%﹔高技術產業、社會領域投資均比上年增長10%以上﹔天然氣、水核風光電等清潔能源的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全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濃度比上年下降8.3%﹔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和實際利用外資雙雙實現正增長……這無不顯露著,創新的第一動力持續增強,協調內生的特點日益凸顯,綠色發展底色相當亮麗,開放必由之路十分開闊。而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萬億元大關,更是意味著,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又躍上一個新的大台階。

1986年、2000年和2020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從1萬億到10萬億再到百萬億,中國經濟走過了不平凡的三十多年,為未來推動改革、轉型升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立足新發展階段,關鍵還是要辦好自己的事。

當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要正確處理好供給側和需求側的關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經取得重要進展,但面對日益激烈的外部競爭環境,芯片、發動機等核心技術仍待攻關突圍,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引擎的構建、全面綠色轉型的促進,都事關中國經濟在新台階上的新作為。需求側管理針對的是疫情以來蟄伏的消費能力,需要我們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在供需兩側協同配合發力,才能繼續推動中國經濟提質增效、乘風破浪。

成績固然可喜,但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所處內外部發展環境仍然有很大不確定性。一方面,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重塑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各主要經濟體艱難行進﹔另一方面,國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待鞏固,科技創新等高質量發展的能力尚待提升。

看清經濟發展“時”與“勢”,實事求是分析發展中的短板與缺項,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律辦事情,更加注重國民經濟整體效能的提升,我們定能贏得中長期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